天天看點

鳳縣:這裡的礦山“生綠”又“生金”

作者:西北資訊報社

從“蠶食”青山綠水,到反哺生态環境,十餘年間,鳳縣越來越多的礦山在實作生态、經濟、社會效益有機統一的基礎上,奏響建設綠色礦山主旋律,寫下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鳳縣:這裡的礦山“生綠”又“生金”

提到礦山,你會想到什麼?機器轟鳴,碎石遍地,塵土飛揚,滿山瘡痍……然而,初夏的五月走進陝西震奧鼎盛礦業有限公司礦區,滿目青翠,鳥語花香……這樣的自然美景早已是常态。早在2019年,該礦區已成功建立為國家級綠色礦山。

鳳縣:這裡的礦山“生綠”又“生金”

綠色礦山不是簡單地搞綠化,而是在礦産資源開發全過程中做到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保護生态環境、礦地和諧等。近年來,鳳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讓礦山企業發展既有“面子”又有“裡子”。有“面子”就是要達到進礦區,就要像進花園,進景點。為此,鳳縣已先後投入治理資金2.07億元,治理面積283.38公頃,治理率達到96%以上。有“裡子”就是要科學化開采方式節能減排,提升投入産出比。鳳縣已累計投入資金68.5億元提升改造開采技藝,先後實施礦山企業自動化生産系統、采選工藝更新等重點技改項目50個全縣礦山企業機械化率達到80%。

鳳縣:這裡的礦山“生綠”又“生金”

據介紹,截至目前,鳳縣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4家,省級綠色礦山6家。通過綠色礦山建設,鳳縣正在給礦區重新穿上“綠衣裳”。如今由黑轉綠、由綠生金,生态修複的效益顯而易見。

鳳縣:這裡的礦山“生綠”又“生金”

如果說礦區治理是綠色礦山建設的初階段,那麼鳳縣廟溝尾礦庫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則是借“光”生金,開啟了綠色礦山建設的“2.0時代”。

走進留鳳關鎮廟溝尾礦庫,昔日尾礦庫如今已變了模樣,不僅綠草茵茵,一片片藍色光伏闆鱗次栉比,閃閃發光。這些光伏闆即将把太陽能轉化為綠電,通過電網系統輸送到千家萬戶。據國家電投陝西黃河能源公司規劃發展部經理劉國慶介紹,“鳳縣廟溝尾礦庫綜合智慧能源項目選址在此是因為這裡面積比較大,可實作光伏發電的連片建設,也可讓閉庫尾礦庫變廢為寶,再次利用。”

鳳縣:這裡的礦山“生綠”又“生金”

而在此前,這裡還是一個堆滿廢泥廢砂的閑置尾礦庫。如今,近98畝的場地内鋪設了10290塊光伏發電闆,讓其成為寶雞市首個利用閑置尾礦庫建光伏發電的項目。該項目6月中旬投産後,預計年發電量超達570萬度,每年減排3198噸,節省标準煤1726噸,不僅實作礦山生産用電自給自足節能減排,還可向國家電網輸出近230萬度綠電。從遍地廢渣,到“闆上光伏發電、闆下生态恢複、土地立體利用、綠電助力采礦”的綠色生态新模式,鳳縣讓尾礦庫也唱起綠色低碳歌,走出了尾礦庫退庫利用的新路子。

以廟溝尾礦庫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為試點示範,鳳縣還将繼續探索更多生态利用新模式,推動礦山産業由“黑色”變為“綠色”,礦業布局由“地下”轉為“地上”,奮力為縣域經濟轉型更新和高品質可持續發展增添新動能。

(通訊員 孫文芳 白星利 郭政霖)

責任編輯:安心 稽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資訊報微信公衆号(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