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岫岩石庙子镇走出“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径

作者:鞍山云
岫岩石庙子镇走出“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径

春末夏初,正是赏花踏青的好季节。时下,走进岫岩石庙子镇丁字峪村,修葺一新的黄显声故居迎来了众多游客,或观赏、或写生、或拍照、或打卡,几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正在讲红色故事……这就是时下丁字峪村红色美丽村庄的真实写照。

岫岩石庙子镇走出“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岫岩石庙子镇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黄显声故居、丁字峪村红色教育中心、岫岩红色教育展馆三大红色核心景点带动,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红色旅游,全面延伸红色旅游链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红绿相融”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的实践得以实现。

岫岩石庙子镇走出“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径

在岫岩石庙子镇丁字峪村龙月花卉种植基地暖棚内,品类各异、五颜六色的鲜花争芳斗艳,四溢的花香沁人心脾,吸引了很多周边居民前来选购欣赏。种植基地经营者李忠义是丁字峪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受益者,也该镇“红绿融合”发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忠义过去是个地道地庄稼汉、土把式,“向土地要钱、从土里刨金”一直是他的梦想。随着丁字峪村红色美丽村庄成功建设,前来参观的游客日益增多,加之当地党委政府鼓励引导,李忠义觅得了商机,成功开辟出新的赚钱领域。现阶段,李忠义的花卉基地占地面积50余亩,拥有暖棚12栋,按照花期的不同种植了月季、牡丹、百合、海棠、剑兰等多品种花卉。在现场出售的同时,他还通过微信、快手等网络平台将花卉销往北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各地,年收益20余万元。龙月花卉种植基地已成为该镇“红绿融合”发展典范,为丁字峪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发展,增添了不可或缺的底色。

岫岩石庙子镇走出“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径
岫岩石庙子镇走出“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径

在岫岩石庙子镇丁字峪村附近的山野菜刺嫩芽种植户关磊家,刺嫩芽长势喜人,前来购买的人群络绎不绝。“你可别小看这刺嫩芽,它可有山野菜之王的美誉,它是山野菜系列中价钱最高、最受欢迎的产品,不仅在周边地区供不应求,更是有来自韩国的订单”。关磊一边忙着采摘一边笑着说。

岫岩石庙子镇走出“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径

石庙子镇位于岫岩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近些年以来,该镇依托本地丰富的山林资源,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一方面结合生产方式、餐饮文化等特点,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因地制宜发展体系,打造经济适用的农业项目,努力拓展种植规模,推进品牌化创建,逐步形成了以红松套栽刺嫩芽加地上山野菜的立体发展模式,历经十余年时间,从一开始的几户参与到现如今400余户参与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覆盖全镇9个行政村,年产值500余万元,成为该镇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的有力代表。

岫岩石庙子镇走出“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径

在做好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石庙子镇还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突破口,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的精神面貌方面开动脑筋、下功夫、出创意,找到了一套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并融的人居环境整治做法。石庙子镇还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活动,105名党员穿上志愿者红马甲,深入田间地头,带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聚焦房前屋后、庭院、道路、河塘沟渠“四大区域”,紧抓村口、门口、路口、河口“四大关口”,重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杜绝垃圾乱堆乱放,实现沟塘清洁;大力推进“五清一改”专项整治行动,做到屋内屋外、村内院外同步清理、彻底整治,并拆除无功能建筑,做到村庄清洁有序。今年以来,全镇共整治主干道9条,村内道路、巷道57条,全长21公里,清理沟塘5个、垃圾200余吨。

岫岩石庙子镇走出“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径

下一步,石庙子镇将持续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力度,不断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盘活生态资源,好山水的滋养、好生态的转化,继续奏响“两山论”的最强音,坚持走好“红绿相融、生态共富”之路,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不断为全镇高质量发展赋能。全媒体记者 赵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