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岫岩石廟子鎮走出“紅綠融合”鄉村發展新路徑

作者:鞍山雲
岫岩石廟子鎮走出“紅綠融合”鄉村發展新路徑

春末夏初,正是賞花踏青的好季節。時下,走進岫岩石廟子鎮丁字峪村,修葺一新的黃顯聲故居迎來了衆多遊客,或觀賞、或寫生、或拍照、或打卡,幾名佩戴紅領巾的少先隊員正在講紅色故事……這就是時下丁字峪村紅色美麗村莊的真實寫照。

岫岩石廟子鎮走出“紅綠融合”鄉村發展新路徑

近年來,岫岩石廟子鎮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黃顯聲故居、丁字峪村紅色教育中心、岫岩紅色教育展館三大紅色核心景點帶動,利用自身優勢發展紅色旅遊,全面延伸紅色旅遊鍊條。大力推動生态文明建設,走出一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紅綠相融”的鄉村振興發展道路,守綠換金、添綠增金、點綠成金的實踐得以實作。

岫岩石廟子鎮走出“紅綠融合”鄉村發展新路徑

在岫岩石廟子鎮丁字峪村龍月花卉種植基地暖棚内,品類各異、五顔六色的鮮花争芳鬥豔,四溢的花香沁人心脾,吸引了很多周邊居民前來選購欣賞。種植基地經營者李忠義是丁字峪村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的受益者,也該鎮“紅綠融合”發展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李忠義過去是個道地地莊稼漢、土把式,“向土地要錢、從土裡刨金”一直是他的夢想。随着丁字峪村紅色美麗村莊成功建設,前來參觀的遊客日益增多,加之當地黨委政府鼓勵引導,李忠義覓得了商機,成功開辟出新的賺錢領域。現階段,李忠義的花卉基地占地面積50餘畝,擁有暖棚12棟,按照花期的不同種植了月季、牡丹、百合、海棠、劍蘭等多品種花卉。在現場出售的同時,他還通過微信、快手等網絡平台将花卉銷往北京、内蒙古、吉林、黑龍江各地,年收益20餘萬元。龍月花卉種植基地已成為該鎮“紅綠融合”發展典範,為丁字峪村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發展,增添了不可或缺的底色。

岫岩石廟子鎮走出“紅綠融合”鄉村發展新路徑
岫岩石廟子鎮走出“紅綠融合”鄉村發展新路徑

在岫岩石廟子鎮丁字峪村附近的山野菜刺嫩芽種植戶關磊家,刺嫩芽長勢喜人,前來購買的人群絡繹不絕。“你可别小看這刺嫩芽,它可有山野菜之王的美譽,它是山野菜系列中價錢最高、最受歡迎的産品,不僅在周邊地區供不應求,更是有來自南韓的訂單”。關磊一邊忙着采摘一邊笑着說。

岫岩石廟子鎮走出“紅綠融合”鄉村發展新路徑

石廟子鎮位于岫岩北部山區,森林覆寫率在80%以上,近些年以來,該鎮依托本地豐富的山林資源,不斷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一方面結合生産方式、餐飲文化等特點,推進特色農業發展;另一方面,積極建構因地制宜發展體系,打造經濟适用的農業項目,努力拓展種植規模,推進品牌化建立,逐漸形成了以紅松套栽刺嫩芽加地上山野菜的立體發展模式,曆經十餘年時間,從一開始的幾戶參與到現如今400餘戶參與種植面積達8000餘畝,覆寫全鎮9個行政村,年産值500餘萬元,成為該鎮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農業産業的有力代表。

岫岩石廟子鎮走出“紅綠融合”鄉村發展新路徑

在做好産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石廟子鎮還深入開展藍天、碧水、淨土攻堅戰,将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突破口,在改善人居環境、提升人的精神面貌方面開動腦筋、下功夫、出創意,找到了一套以黨建引領、群衆參與、文明實踐并融的人居環境整治做法。石廟子鎮還在黨員中開展“亮身份、作表率、當先鋒”活動,105名黨員穿上志願者紅馬甲,深入田間地頭,帶頭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聚焦房前屋後、庭院、道路、河塘溝渠“四大區域”,緊抓村口、門口、路口、河口“四大關口”,重點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杜絕垃圾亂堆亂放,實作溝塘清潔;大力推進“五清一改”專項整治行動,做到屋内屋外、村内院外同步清理、徹底整治,并拆除無功能建築,做到村莊清潔有序。今年以來,全鎮共整治主幹道9條,村内道路、巷道57條,全長21公裡,清理溝塘5個、垃圾200餘噸。

岫岩石廟子鎮走出“紅綠融合”鄉村發展新路徑

下一步,石廟子鎮将持續推進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力度,不斷發揮生态資源優勢,盤活生态資源,好山水的滋養、好生态的轉化,繼續奏響“兩山論”的最強音,堅持走好“紅綠相融、生态共富”之路,讓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不斷為全鎮高品質發展賦能。全媒體記者 趙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