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话全感互娱创始人图拉古:用AI打造下一代超空间影院

作者: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电影最初兴起,伴随着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下行的背景。当时歌剧院大量倒闭,经改造后,换上大银幕开始播放电影。当时的电影院对外收费5美分,是相当便宜的价格,而这5美分在当年并不是电影票钱,而是茶水费。因为可以提供休息和玩乐,加之足够便宜的票价,当时大量的人涌进电影院。从改良剧院再到改良内容、改良标准、改良技术,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电影院和电影产业。

“今天,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视听产业的制作流程和工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人们需要一个新的、便宜的、能够让他们待一整天的、可以休闲社交的地方,我们认为‘超感影游’就是新一代的‘电影’产业。”全感互娱创始人图拉古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近日,北京天图万境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永川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双方投资设立全感互娱(重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感互娱”),作为“超感影游”商业化实施的运作主体,共同推动自主研发、以人工智能为底层支撑的新型消费业态产品“超感影游”的加速落地。目前,全感互娱已经获得超1000万元首轮融资。记者在近期对话了图拉古和他的“超感影游”项目。

新一代的“电影”产业

《中国经营报》:怎样的契机促使你们去做“超感影游”这个项目?

图拉古:从我个人的从业经历来看,最早在美国好莱坞拍科幻片,回国后希望能用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的模式拍电影,但是发现走不通,因为国内电影工业还在发展过程中。因为我会写代码,就尝试写了一些软件,在拍摄现场实时合成视频,这样让整个拍摄制作进程变得非常快。这让我觉得用技术的方法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于是我们开发了一套科幻领域实时合成视频的技术。

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不想只做电影工业化了,因为电影工业化相对太小了,我们希望做视听工业化,因为在中国的整个视听行业中,电影只是一部分,MV、综艺都属于视听领域,还有新兴的元宇宙、VR、AR、XR都是视听领域的一部分。

我们要做的是从屏幕叙事到空间叙事的整体方案解决提供商。屏幕叙事是二维的,空间叙事是三维的、立体的。

我们理解的空间叙事空间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带穿戴设备的空间叙事,例如苹果VR眼镜体验的内容。第二种是为线下已有的空间提供内容和设计以及装备,这也叫空间叙事。

《中国经营报》:从大环境的角度来看,为什么判断“超感影游”会是新一代的电影产业?

图拉古:曾经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电影院是一个价格便宜的休闲社交场景。2018年前后,剧本杀、密室、桌游开始大范围普及。最近几年,人们其实想要更便宜、更好玩的、能社交的新场所。“超感影游”就是这样的一个新物种,并且我们认为它就是下一代的“影院”。

在“超感影游”中,从大银幕变到了小空间,从观看变成了交互,每个人都可以玩自己的角色,并且可以决定故事走向。是一种集电影感视听、线下交互游戏和情感社交于一体的全新体验,它拓宽了年轻人社交的边界,为电影和游戏行业带来了充分的升级和补充。

从生产制作的角度来看,如今AI的发展让内容生产的成本变得更低,从而使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

对于剧本杀店来说,它需要装修不同风格的店铺,购买几十、上百个剧本。如果把剧本变成一个可视化的内容,比如电影、游戏,需要嫁接不同的视觉效果、音响效果、灯光效果,这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团队。

现在使用我们的AI工具,把剧本文字输进去,等着输出结果就行,中间全是AI自动化处理,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剧本游戏视频。下一步是把视频内容空间化,这部分需要导演参与,这是一种艺术行为,就像剪辑时间线一样,剪好之后确认上传就可以了。目前从剧本给到我们,再到整个游戏上线大概只需要15天时间。

《中国经营报》:听起来和现在的剧本杀很像。“超感影游”和剧本杀的差别在哪里?

图拉古: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剧本杀是一种很好的社交形式,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剧本杀的时间很长,少说也得四五个小时的时间,坐着来玩。第二是价格高,在北京玩一场剧本杀游戏需要两三百块钱。第三个是得凑人,还得阅读理解大量的文字。从各种综合因素来看,传统剧本杀的门槛高,需要非常热爱剧本杀游戏的人才能够坐下来玩这个游戏。

“超感影游”集剧本杀、密室桌游、叙事可视化和游戏互动等优点于一身,它不仅让人们成为角色,还通过心理学和游戏互动设计让玩家的情绪有所释放,让角色之间实现丰富的游戏交互、情感互联。玩一场“超感影游”,等于同时“看了一场电影+玩了一把剧本杀+打了一局游戏+听了一次音乐会+体验了一把舞台剧……”

其实我们自己是希望摆脱和剧本杀的对比,所以在后续的业务推广中,从店面装修到整体风格都会逐渐摆脱剧本杀的风格。

5年要做7万家店

《中国经营报》:目前“超感影游”是否已经落地?落地经营情况如何?

图拉古:目前在做一些体验店。例如在重庆永川做了1个体验店,大概有19个厅,每个厅和电影院的小厅差不多,19个厅每天有排场。

在北京,还在很多业态上进行项目尝试,第一类是在电影院,保利天安门店电影院里也在做尝试,共同推出了超空间·超感影游项目,探索沉浸式的“第三代影院”。第二类是在酒吧业态上,让酒吧在唱歌喝酒之外有剧本故事,提供社交的机会。第三类是剧场,我们在里边做一些小型的视听体验。第四类是体验店,目前在奥体中心有一个体验店。第五类是KTV,我们尝试把KTV变成一个游戏空间,因为KTV现在年轻人去的少了,我们尝试给KTV增加内容故事,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中国经营报》:“超感影游”这种声光电项目的大规模复制落地和电影院的落地有什么差别?

图拉古:为什么电影院可以全球复制,而剧场不行?因为电影院是标准化的,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格式,并且标准化的东西更便宜,相比而言,剧院的成本就太贵了。

“超感影游”落地需要的设备也是标准化的,布置一个小厅只需要5万—6万元,成本很低。

电影院讲平效,我们叫立方米效益,把空间的高度也计算在内。把我们的一个小厅布到电影院去的话,可以装下的消费者是电影院现有观众群体的1.3倍。

我们一场“超感影游”的时间最长是120分钟,平均是90分钟,和电影的时间差不多,在价格上我们的定价是一般电影票的两倍——78元,在北京是88元,因为普通电影票大概是35元。

但我认为“超感影游”不应该跟电影院比,因为两者形式不太一样,电影不注重社交和互动性,是纯观赏的,“超感影游”应该跟沉浸式话剧、沉浸式剧院、歌舞剧、开心麻花这一类做对比,这种剧类表演一场是200—300多元不等,而且大部分表演和观众没有任何交流,而“超感影游”的体验更多元。

《中国经营报》:目前在项目落地上有具体的规划吗?

图拉古:希望今年能做到1000个终端店,明年可能就是4000—5000个终端店,在5年时间内做成7万个终端店。

我们会跟大量的剧本杀店以及KTV合作,把它们全部升级一遍,转成“超感影游”这种新业态。剧本杀店我们已经在开始做策划推广,KTV我们找了福建的一家KTV代理商,他们的点歌系统在全国占了较大的份额,通过他们,可以把我们的“超感影游”系统覆盖到这些KTV去。

此外,我们要做平台。面向内容创作者,一个是创作者平台,一个是发行平台。创作者平台相当于Adobe的软件,利用这个软件可以做出影片,做好的影片可以发行到我们的发行平台,发行平台上面有很多类型的不同游戏。

还有面向用户的平台。用户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打通,让“超感影游”这个娱乐产业从B to C变成C to C。用户通过平台可以在全世界寻找内容、场地、玩家,做成一个线上线下打通的社交平台。

《中国经营报》:全感互娱主要是卖技术还是卖内容?商业化的路径包括哪些?

图拉古:内容不是我们的主要的构成,我们主要为大家提供工具和案例,大家都可以来生产,然后一起分账、一起来赚钱。

当然,我们也会签一些好的工作室和作者,帮助一起生产内容。目前我们已经有《大陆传奇:永恒号》为代表的“超感影游”,已规划了11大系列世界观、多关卡故事,包括冒险题材《命运之海》《幽灵堡垒》,浪漫爱情题材《主角学院》,探险解谜题材《太阳神的诅咒》,现实题材《新的城》等。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张国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