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成语故事66:杯盘狼藉丨齐威王设宴款待功臣,淳于髡借机以酒劝酒

作者:香茗史馆

杯盘狼藉,意思是桌上的杯子、盘子放得乱七八糟,形容饮宴时或者酒宴后餐具杂乱的情景。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

成语“乐极生悲”亦出自该典故。

成语故事66:杯盘狼藉丨齐威王设宴款待功臣,淳于髡借机以酒劝酒

淳于髡是齐国黄县人,他虽然是赘婿出身,且身高不足七尺,但却是稷下学宫里十分著名的学者,他不仅学识出众、能言善辩,而且说话十分风趣。后来,齐威王在稷下学宫招揽学者,淳于髡被征任为客卿大夫。

齐威王在位初期,“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怠于国政的他,将朝政事务都交给了卿大夫们,而官吏们则怠工腐化,导致齐国国力衰退,屡遭诸侯国侵犯,即使如此情形,也没有一个大臣敢出言劝谏。

成语故事66:杯盘狼藉丨齐威王设宴款待功臣,淳于髡借机以酒劝酒

淳于髡知道齐威王喜欢隐语,便决定用隐语来劝谏,他说道,“国内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大王的宫廷里,三年不飞也不鸣叫,大王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齐威王明白淳于髡的用意,便也用隐语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齐威王上朝召集各县令县长七十二人,按照他们的政绩,奖励了一个,处死了一个。从此以后,齐威王振作了起来,开始亲自治理朝政,收复失地,使齐国重新强大了起来。

成语故事66:杯盘狼藉丨齐威王设宴款待功臣,淳于髡借机以酒劝酒

齐威王八年(前349年),楚国对齐国发动大举进攻,齐王派淳于髡携带礼物到赵国去请救兵。淳于髡见到礼品只有黄金百斤、车马十套,仰天大笑不止,笑得就连系在冠上的带子都断了。

齐王问:“先生是嫌它少吗?”

淳于髡说:“怎么敢呢?”

齐王说:“那你是笑什么呢?”

淳于髡说:“臣刚从东方来,见到大路旁有百姓在祈祷农事,拿着一只猪蹄,一盂酒,祷告说,‘易旱的高地粮食装满笼,易涝的低洼田粮食装满车,五谷茂盛丰收,多得装满了家’。臣见他拿着那么少的祭品,却想要得到那么多,所以在笑他呢。”

成语故事66:杯盘狼藉丨齐威王设宴款待功臣,淳于髡借机以酒劝酒

齐威王立即明白了淳于髡的意思,连忙增加了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一百套。淳于髡这才辞别动身,最终成功说服赵王出动精兵十万,战车一千乘,楚国得知消息,连夜撤兵离去。

楚国退兵之后,齐威王大为高兴,在后宫置办了酒席招待淳于髡。淳于髡到了之后,齐威王问他,“先生能喝多少才醉?”

淳于髡回答说:“臣子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成语故事66:杯盘狼藉丨齐威王设宴款待功臣,淳于髡借机以酒劝酒

齐威王有些奇怪:“先生既然喝一斗就醉了,又怎么能喝一石呢?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淳于髡回答说,“在大王面前喝酒,执法官在旁边,御史在后边,我心怀恐惧,不过一斗就已经醉了。

如果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小心的在一旁伺候他们,他们不时赏我点多余的清酒,那么喝不到二斗也就醉了。

如果朋友故交久别重逢,酒桌上谈论起往事,互诉衷情,大概喝到五六斗也就醉了。

成语故事66:杯盘狼藉丨齐威王设宴款待功臣,淳于髡借机以酒劝酒

如果是乡里间的节日盛会,男女杂坐,无拘无束,喝酒的同时,还有六博、投壶等娱乐活动,想和谁喝就和谁喝,握了异性的手不会受罚,盯着人家看也不受禁止,前有姑娘掉下的耳饰,后有妇女丢失的发簪,我喜欢这样的场景,恐怕喝到八斗才有两三分醉意。

天色已晚,酒席将散,于是男女众人,促膝而坐,鞋儿相叠,杯盘散乱,厅堂上的烛光熄灭了,主人留住我而送走其他客人。女子的薄罗衫儿解开了,隐约能闻到香气,这时我心中最快乐,能喝一石酒。

所以说,酒喝得太多就容易做出乱七八糟的事情,欢乐到极点就会感到悲哀,世上所有事情都是如此。”

成语故事66:杯盘狼藉丨齐威王设宴款待功臣,淳于髡借机以酒劝酒

淳于髡的意思是凡事都要有分寸,不能做得太过极端,太过极端就容易招致祸患,以此来劝谏齐威王,表示喝酒应该有所节制。齐威王听懂了淳于髡的意思,点头说道,“说得好!”

于是,齐威王便停止了通宵达旦的酒宴,并任命淳于髡担任诸侯主客的职务。此后,凡是王室宗族举办酒宴,都由淳于髡常在一旁陪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