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20临近,赖清德的两岸政策已定调,称4大原则下可与大陆对话

作者:孙绪闻

就在520即将来临之际,外界对于赖清德的施政演说和两岸政策高度关注。近日,赖清德心腹林俊宪在接受采访时,就赖清德520的就职演说进行了吹风。

他说,赖清德的两岸政策已经定调,强调两岸确实有重启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两岸对话缺少政治基础,就可以通过农产品和旅游业先开始,最重要的是双方先坐下来谈,通过海基会和陆委会来谈也可以。

林俊宪还称,赖清德是一个“务实”的人,在两岸上同样也会采取务实的做法。在当前的两岸局势下,大陆和台湾展开交流没办法回避民进党,所以大陆要谈的话,应尊重台湾的立场。所以赖清德在520的就职演说中,会对大陆释放出一定的善意,希望外界对赖清德的就职典礼保持关注。

520临近,赖清德的两岸政策已定调,称4大原则下可与大陆对话

赖清德

除此之外,在5月12日举办的哥本哈根“民主高峰会”上,赖清德也以视频的方式发表了演讲,他表示未来在自己任上,将继续推动“国家希望工程”,并且愿意继续维持台海现状,在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尊严且不设定前提的四个原则下,与大陆展开对话。

赖清德心腹和赖清德的表态,被岛内普遍解读为,赖清德可能在两岸问题上态度出现软化,这一点在520的就职典礼中会得到体现。赖清德作为“台独金孙”以及“务实的台独工作者”,做出这种表态实属不易。但从本质上来看这种变化,其实是外力施压的结果,而不是说赖清德政治理念出现了转变,转向了偏蓝的立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从去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开始,美国就一直在敲打赖清德,因为美国一直担心赖清德在当选之后,直接宣布“独立”。对美国来说,目前台海维持现状依旧是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未来不论台湾走向统一还是“独立”,最终的结果要不是和平统一,要不是武力统一,前者意味着美国将彻底丧失介入台湾问题的能力,美国的印太战略将会因此出现一个巨大的漏洞,最终导致对华遏制战略的崩盘。

520临近,赖清德的两岸政策已定调,称4大原则下可与大陆对话

如果是后者,美国将会面临介入还是不介入的问题,介入则意味着中美爆发正面冲突,美国是否愿意为了台湾付出巨额的代价,不介入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完成统一,两者的影响对美国的意义基本一样。所以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预热开始,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前后五次跑到台湾,目的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对赖清德进行敲打。所以在美国的施压之下,赖清德必须要在自身的执政理念与美国之间选择一条中间路线,以保证美国对他的支持不断。

除此之外,大陆对台湾的施压也是赖清德态度转变的一个关键原因。按照赖清德此前的两岸立场,外界舆论几乎都认为,如果赖清德的两岸立场不发生软化,大陆一定会在赖清德在任的4年时间里采取更多手段打压,甚至不排除武力手段。

除此之外,对台湾的双反调查,也给岛内企业施加了大量的压力,这种压力迫使赖清德必须正视两岸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模式,否则台湾经济可能面临巨大冲击。同时来自大陆和美国的压力,很可能是赖清德软化自身立场,寻求中间路线的直接原因。

520临近,赖清德的两岸政策已定调,称4大原则下可与大陆对话

但是,赖清德在两岸问题上的立场并未发生本质变化,赖清德的软化目前还只是体现在“语气辞令”上的软化。比如赖清德愿意在四个原则之下与大陆进行对话沟通,他的用词并不是大陆,而是“中国”。除此之外,林俊宪的吹风也表示,要求大陆尊重民进党,尊重台湾的立场,而民进党的立场相信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知道是个什么底色。

所以,不管是赖清德还是林俊宪,其表达的“不设前提”地与大陆展开对话,实际上已经是预设了立场,立场就是两岸互不隶属,台湾与大陆的沟通和交流是对等的“国与国”,而不是台湾作为一个省。

对于赖清德要求近日多次表达愿开展两岸对话一事,国台办在回应中就提出了“两个只要”,陈斌华强调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同我们交往都不存在障碍。民进党只要放弃“台独”立场,对话交往就可以进行。

520临近,赖清德的两岸政策已定调,称4大原则下可与大陆对话

国台办

但很显然,对于我们提出的“两个只要”,民进党当局根本做不到。比如即将卸任的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近日就在美国媒体上刊文称,台湾问题并不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是一个“国际问题”。他呼吁赖清德将台湾问题当作是“国际问题”处理。除此之外,台湾还应该加强防务建设,以实现吓阻战略,因为只有做到这两点相结合,才能维持现状。

一言以蔽之,赖清德在两岸问题上的确出现了态度软化的情况,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出于自身立场的调整,而是碍于各方的压力。因此在台湾问题上,绝不能听赖清德这么说,而要看他接下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