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价酸奶“瞄准”便秘人群?医生说不需要通过酸奶补充益生菌

作者: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姚抒廷 视频/杨绎霏):如今,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宣称有“清宿便”“通肠道”功效的产品,比如“缓解便秘”的西梅汁、每杯含有5000亿活性益生菌的酸奶等,长长的配料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部分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饮用后产生腹泻的经历,直呼“简直是新型泻药”,甚至还有网友因急性肠胃炎进了医院。

于先生是一位酸奶爱好者,乐于尝试不同口味、不同种类的酸奶。于先生几乎每周都会购买某品牌酸奶。“那天我本身肠胃就有些不舒服,就想着补充一些益生菌,清清肠,没准把肚子里不干净的东西排空了就好了。然后我就喝了含有5000亿活性益生菌的这款酸奶,没想到加剧了腹泻。直到晚上,身体甚至出现痉挛的状况,一直发抖,浑身无力,后来补充了一些电解质才好一些。”

于先生的想法并非个例,不少人出现肠道问题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清肠”。小菲被便秘问题困扰很久,她听说西梅汁有助于排便,于是立马购入了一款销量极高的西梅汁。“酸酸甜甜的,喝了一杯感觉没什么反应,我就又喝了一杯,结果没过多久就开始腹泻,感觉像吃了泻药一样。第二天去了医院,头晕眼花、胸闷气短,在医院检查时,钾低于正常水平,挂了四瓶水,翻个身心率都会变快。”自此之后,小菲再也不敢随便喝西梅汁了。

“高腹泻率”饮品究竟是不是缓解便秘的正确选择呢?对此,央视网《新闻+》记者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光探讨相关问题,以下为采访实录。

视频加载中...

《新闻+》记者:益生菌是什么?摄入过量益生菌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李光: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总称,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人体内有很多益生菌,能够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微生态环境的作用。富含益生菌的食品通常以奶制品为主,比如奶酪、酸奶等。益生菌还可以改善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的症状。

许多益生菌株在胃肠道内可以产生消化酶,可帮助人体消化摄入的食品和吸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益生菌本身也可以产生一些重要的营养物质,比如各类氨基酸、维生素、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等,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益生菌的安全剂量一般是十亿到数百亿之间,很显然,一杯所谓含有5000亿活性益生菌的酸奶中的益生菌剂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常规剂量。正常人体在健康状态下并不需要特别补充益生菌,仅在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不适症状时,可以适量补充益生菌进行调节。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过量补充益生菌都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破坏肠道的微生态环境,从而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产生一系列消化道不适的症状。因此,我建议消费者在选择这类酸奶时,还是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

《新闻+》记者:哪些人群需要额外补充益生菌?

李光:根据国内外多个权威机构建议,每日益生菌摄入量应为10亿至1000亿CFU(活菌数量)之间。对于肠道健康的成人来讲,肠道菌群具有自调节的特性,只要日常保持膳食营养结构的均衡,就能很好地维护肠道菌群健康,不需要额外通过酸奶或者药物来补充益生菌。

对于胃肠不适的患者,出现腹泻、腹痛、便秘、排便不成形等症状时,可以适当服用益生菌,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恢复肠道生态平衡,改善消化道不适症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额外补充益生菌,起到维持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不过,益生菌种类不同,作用也有所不同,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新闻+》记者:为什么有些人一喝西梅汁就腹泻?

李光:西梅的营养还是比较丰富的,含有果胶、果糖、柠檬酸、铁、镁、钾、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物质,适量食用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西梅汁的口感酸甜,饮用后会刺激唾液腺的分泌,起到增加食欲的作用。

适当进食西梅或饮用西梅汁对胃肠道有调节作用,有益身体健康。但是有些人在食用或饮用后出现腹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西梅含有大量纤维素,可以吸收肠腔内的水分,增大粪便的容积,刺激肠蠕动加快,促进粪便的排出。

第二,西梅在体内会合成山梨糖醇。山梨糖醇被称为“没有刺激性的泻药”,具有调节肠道菌群、软化粪便的作用。

第三,西梅汁一般制备为冷饮,或是放在冰箱里冷藏,或是加入大量的冰块,短时间内饮用大量温度过低的西梅汁也会刺激肠道,加速肠道蠕动,从而导致腹泻。

第四,如果西梅汁在制作过程中,上面的细菌、病毒等物质没有清洗干净,进入人体后,也可能导致肠道炎症,引发腹泻。

《新闻+》记者:依靠西梅汁或酸奶解决便秘问题,是否科学?

李光: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服用西梅汁或含有大量益生菌的酸奶对于便秘患者来说,既不治标,也不治本,长期服用甚至会有反作用,因此不建议作为治疗便秘的方法。

那么,正确避免便秘的办法是:

首先,要有合理的饮食。补充膳食纤维是目前公认有效、安全的功能型便秘的首选治疗方法,能改变粪便性状、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容易排出。高纤维的水果主要包括苹果、香蕉、梨、柑橘等;富含纤维的蔬菜有西蓝花、芹菜、韭菜、金针菇、南瓜等。同时,还建议食用粗粮,如藜麦、燕麦、全麦面包等。

其次,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至少1.5L—2L,能增加粪便中的含水量,使粪便松软,排出更容易。

适量运动,比如慢跑、游泳、跳绳等,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如清晨或餐后2小时,建立生物钟。不要抑制便意,且排便时要保持注意力集中,减少外界因素干扰,将排便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如果通过生活方式的调节依然存在便秘的情况,建议大家前往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通便药物种类和剂量,不要盲目自行服药。

《新闻+》记者:如何正确维护肠道健康?

李光:肠道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具有消化、吸收、排泄等多项功能。

首先,合理膳食,尽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少吃腌制、油炸的食物,避免进食不新鲜、过期的食物。尽量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新鲜的蔬菜水果。

第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狼吞虎咽。

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适当参加运动。

最后,保持心情愉快也很重要,肠子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会影响肠道功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