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犹药也

作者:中华书局
书犹药也

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想,“书犹药”,还因书的脾性与中药的脾性神似。

中药性子慢,擅长不动声色不温不火地从根上溯源祛病,因此疗程长。喝一剂中药就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只出现在传说或文学作品中。读书也一样。书对人思想和气质的影响,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调,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本书就不必说了,就是一口气读上十本八本《红楼梦》之类的大部头经典,也不一定就一下子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气质。欲速则不达。中药治病急不得,读书也急不得。一个人唯有持续不断地阅读,天长日久,才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犹药也

摄于戚继光纪念馆

中药熬之前需要泡,泡过的中药再微火慢熬,才能充分地熬出药物的有效成分。读书也需要“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泡”进书中,反复品咂,才能领会书中之精华。靠狼吞虎咽搞突击,想一口吃出个胖学问家,可能性微乎其微。

深知“泡”书之道理的不乏其人。杜甫小时候读书,总是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得滚瓜烂熟,因此,他写起诗来得心应手。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二十多页,他颠来倒去念了半年多,充分领会其意后才拿去指导自己的工作。

书犹药也

[宋] 刘松年《山馆读书图》(局部)

大火猛熬的中药,疗效不能令人乐观;囫囵吞枣读下去的书,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二者都需要充分地“泡”,慢慢地“熬”。

有人说,读书如饮蜜糖,是快乐的事。我认为这个观点不全对。有些专业书,啃起来还是很苦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说的也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满足感官的愉悦,我们满可以刷手机、看电影或其他直观形象的方式去获得,似乎没必要非读书不可。中药有辛、甘、酸、苦、咸五味,中药加了糖会改变其药性继而影响疗效。读书,如果只贪图安逸,一味地追求“甜”,跟中药一样,不下“苦”功夫,是读不出来个名堂的。

书犹药也

[宋] 刘松年《秋窗读书图》(局部)

中药是个“大杂烩”,“用药须合君臣佐使”,四者相辅相成——《神农本草经》中如是说。读书也同理。一个人要想全面发展,必须读不同类型的书。专业方面的书好比中药里的君药,提高自身修养的书宛若臣药,哲学政治文学方面的书类似佐药,而社会常识类的书恰似使药。读书忌“偏食”。鲁迅先生在谈读书时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中藏经》写道:“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说的是治病,也可以说指读书。明白了自己哪方面的知识欠缺,就要有意识地去读这方面的书。书犹中药。我们读过多少书,已经不记得;正如我们生病时喝过什么什么中药,已回忆不起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中药还是读过的书,它们已经在悄无声息中改变了我们的体质与气质,已经融进我们的血液和灵魂。(本文原载《月读》2024年第4期)

书犹药也
书犹药也

《月读》杂志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

书犹药也

订阅方式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9582. 网上购买。登陆“杂志铺”网站(www.zazhipu.com),搜索“月读”进行订阅。3. 如错过邮局统一征订,或欲购买过刊,敬请垂询中华书局伯鸿书店:010-63367362(请在工作日拨打)。

书犹药也

征稿启事《月读》现面向社会征集稿件。征稿分原创来稿和选文荐稿两类。稿件一旦采用,本刊将依著作权法规定向作者奉寄稿酬和样刊,推荐者和原作者本刊亦会奉酬。请将作品发送至[email protected],并注明姓名、电话和通信地址。本刊会视栏目要求对稿件进行一定程度的编辑和加工,如有特别要求,请注明。凡向《月读》杂志投稿的作者,来稿请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以便稿件采用后,奉寄样刊和稿酬。原创稿件请保证首发,一稿一投 ;选文稿件请注明详细出处、原作者姓名。来稿恕不一一回复,在一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本刊同时享有文章的音像与数字出版权及其转授权,授权的种类为独占许可,稿酬中已包含对上述权利的使用收益。(统筹:一北;编辑:旋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