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药用有“期”,“陈”之有道

作者:药安早知道
药用有“期”,“陈”之有道

“中药饮片会不会过期?”“中药饮片是不是放的越久越好,怎么理解陈者为佳的说法?”药师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常被问到以上问题。那么中药饮片陈放后疗效是不是会更好?“陈放”的药品会不会超过有效期?针对“期”和“陈”的问题,药师为您一一解答。

一、药用有“期”

药品一般不说保质期,而是用有效期或失效期来表示,药品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证药物质量的期限。需要着重注意的是药品有效期不等于保质期。有效期是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持质量合格的期限,如贮藏条件不当,药品也有可能在有效期内发生变质或被污染而不能使用。一般药品贮存于室温即可。如指明“阴凉处”或“凉暗处”,是指不超过20℃。“冷处”则是指2~10℃。中药的具体有效期与中药饮片的生产工艺、炮制方法、存储、养护方式等有关。药用有“期”,这个“期”会涉及到规定的存储条件、包装材料等限制。

二、“陈”者为佳

在中医临床上,有些药材采收后需要马上使用效果更好,称为“中药鲜用”。而有些药材采收后则应当放置几年再使用,这样药效会更好,称为“中药陈用”。

大陆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最早提出用药须分新陈,但没有涉及具体药物。而《孟子·离娄上》有载:“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这里说的七年之病是指大病、难治之病。而三年之艾是指三年以上的陈艾。这是最早记载需要陈用的中药。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明确记载“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首次提出了“六陈”的存在。金元四大家李东垣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记载了“六陈歌”:“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再次强调了六陈之药并广为流传。“陈”,具体有何作用?下面以“六陈”为例介绍。

1.陈皮

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其味苦、辛;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元代王好古有言“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

现代研究认为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陈皮的挥发油发生聚合和氧化反应,黄酮类物质含量增加[1],外观表现为颜色加深,苦、辛味减少,气味更加香醇。故陈皮入药,陈久者长于理气,贮存期较短者袪痰效果更佳[2]。

2.枳壳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其味苦、辛、酸;性微寒。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效。《本草图经》记载“医家以皮厚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须陈久者为胜。”这里提到了枳实和枳壳为同一来源,也需陈用。

现代研究认为枳壳含有较多挥发油类成分,辛温行散,极易耗气伤正,故采用陈放的办法能使其辛散之性即刺激性明显下降。挥发油成分多为不饱和醇、烯和萜类,对温度和日晒较为敏感,通过放置久后,挥发油散失较多,从而降低燥性[3-4]。

3.吴茱萸

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其味辛、苦;性热;有小毒。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效。

现代研究认为吴茱萸的挥发油含量很高,性味辛烈燥热,容易使人走动火气,昏目发疮,陈放后,其挥发油含量减少,可缓和辛温燥热之性而减少副作用[5]。

4.麻黄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其味辛、微苦;性温。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效。

麻黄是发汗解表之要药,但若使用不当,其辛温宣散极易耗气伤正,导致发汗过多亡阳。麻黄经陈放之后变得温和,发汗而不易伤正,不出现过汗之象。

现代研究证明麻黄中的麻黄碱有中枢兴奋作用,存置一两年后,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便会降低[6]。

5.半夏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其味辛;性温;有毒。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效。

半夏辛温有毒,新鲜者毒性强,经过辅料炮制后毒性降低,存放日久可使辅料祛除毒性的作用发挥得更彻底,毒副作用更小[7]。

6.狼毒

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或狼毒大戟的干燥根。其味辛;性平,有大毒。有散结、杀虫之功效。

梁代陶弘景言“狼毒陈而沉水者良。”狼毒有大毒,经炮制陈化后,毒性降低[2]。

三、“陈”之有道

中药“陈”用可以减轻或去除一些药物的燥烈之性、毒副作用,增强临床疗效。像陈皮、枳壳、麻黄、吴茱萸之类都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多有燥烈之性,刺激性强,服用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像半夏、狼毒经过长时间放置后,挥发油挥发,燥烈之性变弱,毒性也会降低,不易出现副作用。

不过中药“陈”用是有时限的,并非越陈越好。“陈”的主要目的是使药材的一些效果弱化,如果无限期的放置,则药性可能过度丧失,从而失去功效。“陈用”是依据药物的自身特点、功效和所治疾病的要求而提出的,如陈皮入汤剂时,用以袪痰应以贮存期较短者为好,用以理气则以陈久者良。

此外,并不是所有药材都是陈久者良,大多数中药材陈放后效果并无显著变化,像乌头、大戟等药物的毒性或刺激性成分并不具挥发性,对日光、温度不敏感,尽管陈放也并不会起到降低毒性的作用。另外需注意的是,药材陈放都有规定的工艺,自行陈放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如自行陈放陈皮,若环境湿度控制不好,则易产生霉菌,不仅不能提升药效,反而增加了安全风险。

来源:药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