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作者:深圳光明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下称“百千万工程”)

是广东牵动全局、惠及长远

根深叶茂的“头号工程”

楼上创新楼下创业

科研产业双向奔赴

文旅美食跨界融合

集体经济迎来春天

深化协作、优势互补、区域协作

渐入佳境……

这一幕幕

汇聚成了深圳光明

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画卷

自“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光明区从“全局谋划,构建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协作,助力区域协作发展破题起势”三方面入手,抢抓机遇、争先进位,持续增强综合竞争力、资源承载力、区域辐射力,与协作地区一体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协同、民生协同,有力有序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近日

光明区获评2023年度

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

考核结果“优秀”等次

(点击文字看详情↑)

新引擎

特色优势产业乘势崛起

推进“百千万工程”

壮大县域经济是关键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

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光明科学城创新资源丰沛

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动能强劲

光明区因地制宜

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

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闯出有光明特色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楼上”的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研究,“楼下”的创业人员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1.2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里包含了入驻企业办公室、共享实验室以及会议室等配套设施。光明区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架起了科研与产业的“双向车道”。自运营以来,创新中心已组织12个批次,超300家全球各地企业报名参加遴选,吸引落地46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7家,毕业企业15家。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一大批创新载体

共同构建了强大新引擎

推动经济实现稳步增长

2023年,光明地区GDP实现1526.64亿元,增长9.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全部超预期完成年度目标。如今,光明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已超六成。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智能传感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等一批产业集群其势已成、其兴可期。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企业是经济大潮中的主体

为了让企业安心扎根,光明很拼

光明区公明街道抓住辖区工业园区内企业数量、工业产值占总数70%以上特点,创新实施“园长六管”,组建起64名园长+112名“三人小组”精干团队下沉服务园区,做实“管党建、管空间、管准入、管服务、管招商、管安全”六项职责,扎实开展企业服务。2023年,为全区贡献挖潜产值122亿元,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2.9个百分点。

新路径

集体经济蓬勃兴盛

八百年历史的黄氏大宗祠

百年古树、特色餐饮民宿……

行走在光明街道迳口社区

犹如闯入一个慢生活的“世外桃源”

从一个几乎全域位于生态控制线的落后社区

到如今的市级特色文化街区

迳口社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方面

迳口社区通过成立迳口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接市政府返还的土地和资金,以土地作价入股,引入社会资本合力打造2.2平方公里的光明云谷项目,推动迳口社区村集体经济总规模实现快速发展。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另一方面

光明区引导迳口社区以社区股份公司为开发主体,利用自身特色和优质资源,紧紧抓住“千年绿野隐村”等魅力特征,以迳口古村市级特色文化街区创建为契机,累计投资超4300万元,通过对古村瓦房进行微改造,打造一批特色民宿和创意工坊;统租迳口古村沿街闲置物业并进行整体改造升级,引入公明下村烧猪、光明乳鸽、公明烧鹅、越南小食等光明本土美食,发展围炉煮茶、私房菜等特色餐饮,打造独具特色和风味的美食一条街;用美食街串联起社区内黄氏大宗祠、茶文化馆、陶艺手工馆、特色文化民宿等一系列打卡点,形成“文旅+美食”跨界融合的生活圈。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2023年“五一”“国庆”黄金周期间,迳口社区服务游客68939人次,较2022年同期游客42110人次,同比增长63.7%。

通过积极打造“科学家休憩后花园、田园文化体验综合体、特色文化创意小镇、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特色文化街区,迳口社区形成了“走乡村,进田间,促文旅”的集体经济良性发展态势。

除了迳口社区外

光明不少社区

也迎来了集体经济蓬勃兴盛发展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凤凰街道东坑社区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由社区股份有限公司与区属国企合作建设东坑社区返还地“工业上楼”项目,激活社区“造血”新功能,预计贡献高质量产业空间14.4万平方米。

新风貌

城市宜业宜居宜游

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

光明区不仅宜业还要宜居

光明区作为宜居宜游的“公园之区”

全区共有279个公园

公园绿地面积达1845.68万平方米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85平方米

公园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此外,还有虹桥公园、红花山公园等众多网红公园。可以说,在光明随时随地都能在公园走起。露营、观鸟、科普研学……光明区还持续打造“Fine光明·Yuan生活”公园品牌,每一季都带给市民不一样的公园新体验。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断完善。2023年光明区全年新改扩建学校9所、幼儿园11所,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1.67万座,累计开展“十大文化品牌”活动590场,新增社会办医院1家、社康中心3家,建成保障性住房8065套。

光明区把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

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不断丰富“百千万工程”的内涵

光明区共有37个社区

由于城中村“三小”场所数量较多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基层管理人手紧张等原因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面临多重挑战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马田街道创新探索“社区大网格+红色小分格”一网统管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将治理资源和力量下沉到基层“最后一米”,持续探索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管理和服务、经济服务和管理与“小分格”深度融合,着力破难题补短板,开辟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新湖街道新羌社区辖区有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高校、科研机构,人口数量和结构都面临巨大变化,给基层治理带来新问题。为此,新羌社区吸纳中山大学师生、科研人员、企业人才等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营造“党建亲邻、校社融合”氛围,推动“大学府”“小社区”共融共生。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一系列探索带来良好社会效应。新羌社区、东坑社区获评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基层治理“小分格”模式获评全国2023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方面,光明区入选全国首批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区县、2023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前三强。

新桥梁

对口帮扶协作地区迈上新台阶

深化协作、优势互补

南粤大地上

激荡着组团发展、共同奋进的

火热激情

一方面

全年选派10名干部赴对口帮扶地区挂职,选派45名教师赴对口帮扶地区开展支教工作,安排4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汕尾市城区、汕头市金平区打造共建园区、新建修葺学校医院等产业、民生项目。

另一方面

聚焦产业协作,与省内对口帮扶地区—汕尾市城区、汕头市金平区分别合作共建的“飞地”产业园区与研发创新基地均顺利揭牌并启动建设,助力两地分别在汕头市、汕尾市“百千万工程”年度考核中排名第一。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时间回到2023年5月26日,光明、金平两区政府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七个区县中,率先签署了《对口帮扶协作框架协议》,探索打造“创新共同体”,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的协作关系。

2023年12月7日,深圳光明—汕尾城区共建产业园在汕尾市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揭牌。园区产业规划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为主导,构建“1+2+2”产业体系。

不仅如此,光明区还在光明科学城片区云智科园建设研发创新基地,建筑面积2048.92平方米,由光明区政府提供三年免租。首期10家金平头部或重点企业挂牌入驻,设立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利用光明科学城科研、创新、人才、政策等方面优势,助力金平区重点企业在光明区研发、创新和孵化,打造金平企业技术创新、招才引智、合作交流的前沿阵地,和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重要平台,探路“科学城飞地”经济新模式。

跨越山海

来自科学城的力量

为对口帮扶协作地区的经济发展

注入了“原动力”

在这项“头号工程”中获评优秀,光明的秘诀是?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光明区将全面贯彻落实

省委“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

将“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

用心用情用力

与对口帮扶地区协同发展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

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内容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李可

校审:靳峰 陈圆圆 谢燕丽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