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香港地名要不要“去殖民化”?网友争论太激烈了!内地网友:最重要的是心里和思想“去殖”,不是名字!

作者:粤港澳观察

香港自回归中国已近27载,然而在其法律条文中,仍留有大量“女皇陛下”、“国务大臣”等具有殖民色彩的表述。而在上周,香港政府正式公布了《2024年成文法(杂项规定)条例草案》,并于5月22日提交至立法会进行首读。该草案旨在修订一些条例中过时的条文或表述,如“女皇陛下政府”、“总督”、“维多利亚”、“立法局”等词汇,以去除其殖民色彩。正如本栏前文《再下一城,香港律法终于不再效忠“女皇陛下”了!网友:何时才能摘掉法官头上的“方便面”!》所写,这次修例将是在香港法律界“去殖民化”进步中的重要一步。

香港地名要不要“去殖民化”?网友争论太激烈了!内地网友:最重要的是心里和思想“去殖”,不是名字!

而随着此次法律条文中的“去殖”成功,大家的视线开始关注香港众多充满殖民意味的街道名称,香港许多地名仍深深烙印着殖民时代的印记,如维多利亚公园、英皇道、砵甸乍街等。过去,已有民间团体建议将维多利亚公园更名为“人民公园”。那么接下来,这些街道名称是否也会进行类似的变革呢?

香港地名要不要“去殖民化”?网友争论太激烈了!内地网友:最重要的是心里和思想“去殖”,不是名字!

对于香港街道等地名“去殖”的问题近日引发了网友广泛且的激烈的讨论。相对于教育界和司法界的“去殖”,大家似乎对香港换地名方面的“去殖”会网开一面,即便是对香港“去殖”态度坚决的内地网友,也有多数人认为这方面可以做为香港特色进行保留。有内地网友表示:为什么要改变。多元文化是开放和包容,不自信才会想要去殖民化。自信的态度是铭记历史的基础上超越历史而不是试图抹去历史。中国内地已经有太多的人民路,解放路,何必让香港大街小巷也如此呢。香港的不同在于被殖民两百年留下的中西文化遗产。不要自以为是的强加改变。保留过去遗留的产物也能体现另一种融合性。

香港地名要不要“去殖民化”?网友争论太激烈了!内地网友:最重要的是心里和思想“去殖”,不是名字!

还有网友认为这些富有异国风情的地名及建筑是香港的一种旅游资源,认为:“地名不要改,老建筑不要拆,游客喜欢的就是异域风情。”更有内地网友表示:去殖要去的是思想,是心理,不是名字。

的确,香港拥有超过四千条街道,从地域历史与文化变迁的角度来看,街道名称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它们不仅是地区特色的体现,也承载着复杂的人文内涵。从文化角度看,保留殖民时期特色的建筑和地名,有助于展示香港的历史连贯性,并促进香港在社会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和健康。有一种社会观点认为,每逢“改朝换代”就要将前一个时代的所有痕迹都抹去,但这种做法会切断历史,只留下文字和照片,而失去实物证据。

香港地名要不要“去殖民化”?网友争论太激烈了!内地网友:最重要的是心里和思想“去殖”,不是名字!

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宝地,其街道命名充满了历史和文化沉淀。街道名称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人物纪念、地方名、地区工业或植物等,这些都凸显了香港街道命名的多样性和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香港的华洋交杂不仅体现在建筑美学和语言交流上,就连街道的命名也充满了历史的韵味。这些特色街道名称不仅是香港独特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其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香港地名要不要“去殖民化”?网友争论太激烈了!内地网友:最重要的是心里和思想“去殖”,不是名字!

民建联议员周浩鼎也认为,香港最大的魅力在于中西文化的交融,如果抹去这些文化特色,将难以向国际社会展示香港的多元包容。他主张在文化层面应持宽容态度。此外,也有人指出,许多内地游客喜欢到这些具有殖民时代特色的建筑和路牌前打卡,这是香港文化历史的一部分,与法律性质有所不同。许多人相信,香港要保持其国际化特色,除了体现在赛马和舞蹈等文化活动中,保留如皇后大道和旺角等具有“历史感”的地方名称,也是没有必要进行更改的。

香港地名要不要“去殖民化”?网友争论太激烈了!内地网友:最重要的是心里和思想“去殖”,不是名字!

而支持对香港地名“去殖”的网友却认为:推翻满清必须剪猪尾巴辫子、放脚,收回香港必须补上去殖民地化这一课!被侵略、被殖民,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和痛,留着伤疤不是光荣。部分网友表示必须改掉这些洋名字。也有网友认为不必要一刀切:太浓烈的殖民气息可以去掉!有特点的就不要去了。

香港地名要不要“去殖民化”?网友争论太激烈了!内地网友:最重要的是心里和思想“去殖”,不是名字!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友们的争议中,认为接下来最应该“去殖”的是法官头上的那顶假发。大家觉得香港地名有没有必要“去殖”呢?欢迎留言评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