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作者:5分钟快读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文|写过月亮

在许多子女眼中,父亲如高山,坚实而深厚,母亲则如清泉,温柔而持久。

曾经,对于孩童时期的我们来说,父亲仿佛超人,无所不能,既能赚钱养家,又能化作最坚固的堡垒,为我们遮风挡雨,抵御一切伤害。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然而,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数年,曾经的孩子也做了父亲,才知道那永远挺直的脊梁下,掩藏的是脆弱且疲惫的灵魂。

恍然明白原来父亲竟一直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家庭的铺路人

我从未见过姥爷,他去世在母亲20岁那年,关于姥爷的所有印象,都来源于母亲怀念的讲述。

母亲生于60年代末,虽然出生在城里,但因为是城中村的缘故,家中依旧有田地要种,家里五个孩子,母亲排行老四。

那时候大部分人家里都穷,尤其孩子多的,基本是大的照顾小的,父母每天都要出去赚钱,条件好的能进厂上班,一般的都是务农。

母亲说,小的时候基本每天都见不到姥爷,她还没起床,姥爷就出门打零工,多数是帮菜站卸货,基本干的都是苦力活。

天亮后,就赶紧到自家地里忙活,地虽不多,但基本只有姥爷一人照料。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姥爷虽没什么文化,但他却把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

家里孩子多,但姥爷凭着连轴转,拼命挣钱积攒下来的一点钱,也供母亲兄妹几人都上了学。

无奈那时母亲上完初中,正好赶上村里一起帮年轻人联系进厂工作,急于减轻家里经济负担的她,坚决不再读高中,自己报名要参加工作。

一向好脾气的姥爷,第一次对她发脾气,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为此母亲挨了一耳光。

可两人的争吵,依旧没有改变母亲执意工作的决心。

再后来,几个孩子陆陆续续都参加了工作,只剩下年纪最小的舅舅还在读书。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母亲参加工作没几年,姥爷就因为常年的过度劳累,患上严重的颈椎病,过几年又得了肝病,仿佛一夜之间,人一下苍老了许多。

那时的姥爷,也不过才刚过50岁。

由于想给家里节省开支,姥爷总是不愿住院,每次看完病,即使医生坚决要求住院,姥爷也总是拿了药偷偷离开。

后来,姥爷的病越来越重,每天大部分时间几乎都躺在床上,那时的姥爷仿佛像个小孩,偶尔会闹,还会跟孩子们撒娇。

说到这,母亲的脸上露出笑容,她说这是第一次看到自己如此鲜活的父亲。

回想起自出生以来,父亲总是不苟言笑,每天都在为生存奔波,虽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好像感觉真正相处的时间很短暂。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那是一个冬天,姥爷的病情急转直下,送到医院时人已经陷入昏迷,没撑过几天,就走了。

母亲说姥爷走前嘴里总是念叨一句话,这辈子没让孩子们真正过上好日子。

哽咽的哭腔里,是对姥爷浓浓的思念和深深的不舍。

她说父亲就像这个家庭里最底层的存在,一辈子为子女铺路,只想穷尽毕生精力,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社会的“牛马”

曾看过一个纪录片,记录远在深圳打工的贵州年轻父亲,艰难的过年回家路。

男人出生在贵州大山里,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在媒人的介绍下结了婚。

妻子比自己小1岁,没到法定年龄的两人只是摆了酒席,只等到年龄了再领证。

婚后一年两人就有了女儿,妻子却在生下女儿没多久后离家出走,从此消失,再也联系不上。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男人为了养活年幼的孩子,只能将女儿托付给父母,独自一人外出打工挣钱。

电子厂的工作繁重且乏味,可男人却不敢停下,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担压的他喘不上气。

为了方便出行,他攒钱给自己买了一辆二手摩托。

眼看一年的忙碌又到尾声,终于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往年回家他总会为回家的路费心疼。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对他来说,那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节省下来,他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零食玩具,还可以给父母买一身过年的冬衣。

看着眼前的摩托,他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定,今年要靠它带自己回家。

深圳到贵州老家1200公里,一路顺利的情况下男人要骑4天才能到家。

奈何天不遂人愿,越到回家的路越难走,寒冬腊月,一路不是下雨就是下雪,路滑难行,男人在路上不知摔了多少回。

最严重的一次整个人摔出去几米远,缓了好一阵才重新爬起来。

一路坎坷,男人终于赶在除夕到家。

看到焦急等待的女儿,此刻作为父亲的他来不及休息,马上拿出给孩子精心准备的礼物。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在外奔波的心酸,都化成浓浓的父爱,只想全部给孩子。

男人只是无数父亲的缩影,奔波在社会最底层,虽不能给孩子世界上最好的,却已经将自己最好的一切,毫无保留的付出。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被忽略的无声父爱

父亲在家庭中总是不善于表达,比起口头上的爱意,他们更倾向于行动派。

随口一句想吃的菜肴,晚上回家就会出现在餐桌上,喜欢的礼物,也总是会在某个清晨出现在卧室门口。

虽然父亲做了很多,却总不是家中“讨喜”的那个人。

相比起父亲的威严,孩子们都会更喜欢温柔善解人意的母亲。

可父亲却从不会为自己辩解,习惯了爱意的沉默表达,恍惚间会让人忽视他们心底其实也有脆弱的一面。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辛苦从来不在家里抱怨,或许是觉得抱怨无用,反而还会给孩子带来负能量,他们只会选择咬牙忍下,默默承受。

父爱无声,却无声胜有声。

长大后才会明白,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结语

父亲虽是“底层人”,父爱却是恒久不熄的。

作家梁凤仪曾说:“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或许你的父亲没有达到你所希望的高度,但请相信他一定付出了全部努力,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少一些怨怼和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