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镇平县高丘镇:聚焦五星支部创建 点亮“文明幸福星”

作者:纵观新闻

今年以来,镇平县高丘镇以“文明幸福星”创建为抓手,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高位谋划,精心组织,定准“争文明幸福星”目标,细化“评文明幸福星”标准,注重“创星”过程,以“五星”促“融”,以“创建”赋“能”,不断提高村民文明水平,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使创建活动走深走实。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利用阵地提升服务,整合阵地资源,常态化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用好党员联系户制度,鼓励党员深入党务村务、便民服务、文明实践等服务功能,实现便民利民,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运用主题党日、村规民约、一约四会、三会一课等制度,凝聚各方面等力量,积极开展“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活动,广泛开展“五美庭院”“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文明商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使村民学有榜样,比有标杆,共评选出“星级文明户”150户,“乡村光荣榜”先进人物29名。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以“五星”创建为主题,利用宣传标语、广播、文化墙、法治广场等途径,积极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的好风尚,注重发挥“红白理事会”、“巾帼志愿者”团队作用,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和红白事大操大办,引导村民文明节俭贝纳利婚丧嫁娶事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先进典型,深化文明实践,“百姓宣讲团”“志愿服务乡村行”等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理论、科技助农、普法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已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余场次,新建党建文化墙、文化长廊、村史馆等40多处,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已经蔚然成风,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

发挥阵地作用,提升服务温度。积极争取筹措资金,加强村文化广场、乡里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棋牌室、书画室等建设,新修建了5个文化广场,安装了LED大显示屏,购置了音响、锣鼓、舞蹈服、折扇等器材和道具,成立了广场舞、锣鼓队等“三自”组织,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利用春季物资交流会,积极与县剧团对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积极邀请县乡医疗专家定期到村开展“义诊”活动,受到群众欢迎,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文化课堂、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等平台,开展各类文体活动80余场次,惠及群众6000余人,在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把文明风尚理念送到千家万户。

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县委“三专”建设思路,坚持因地制宜,挖掘基础优势,走好“精准棋”,打好“特色牌”,念好“品牌经”,将地域特色、合作社创新、品牌战略、“一村一品”、群众增收有机集合起来,集中打造“茶、菌、薯”特色产业,形成山上采茶、山下种菇、平地种薯的立体化产业布局,确立了红薯粉条、香菇种植、林果种植、烟叶、茶叶、文旅、规模化养殖作为全镇主导产业,成立工作专班,重抓重推,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实现了增加群众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利用7个扶贫车间,为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60个,增加群众收入,带动集体经济15万元;韩营、史岗等村利用1800余亩荒山荒坡与南阳晶科公司合作,安装光伏5000千瓦,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黑虎庙、周盘、拐沟等村引导村民种植连翘、天麻等中药材,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完成土地流转4500亩,发展高标准农业示范方2个,新增新型经营主体15家,完成绿色食品认证1个,培育省级知名农业品牌2个、市级知名农业品牌1个,注册品牌商标5个,进一步擦亮“产业兴旺星”,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抓实环境整治,打造宜居乡镇。以农村环境“六清六治”、农村户厕改造、空心宅院治理、村容村貌改善、垃圾分类等工作为抓手,带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整体提升,打造生态宜居村。截至目前,全镇排查拆危房122座,清理断壁残垣52处,转运陈年垃圾50余车、清理垃圾“死角”20余处,疏通下水管道2500余米,拆除240省道违章建筑4处,广告牌7处,实施沿线公路环境整治12余公里。对22个村3740个户厕进行了全部摸排,整治问题厕所312个。整治坑塘12个,实施污水管网改造8000余米,清理河道4500余米,建公厕15个,垃圾中转站5个,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取缔小散乱污企业6家,采取集镇每天洒水除尘、全天候保洁等措施,预防污染源,空气质量持续提升,营造了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活环境,打造了生态宜居乡镇。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文明幸福星”创建就是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下一步,我们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持续做好民生实事,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让群众共享“文明幸福星”成果,高质量打造一批文明和谐和美乡村,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丘镇党委书记邢新峰信心满满地说。(刘振伟 王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