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民警察田继宗:满怀一腔赤诚 守护一方平安

作者:看看航空公司

通讯员 帅刚社 张涛 杨世君

近日,一场抓捕行动即将展开。

“开始行动!”随着一声令下,一线抓捕组迅速行动,各指挥席位目光齐聚大屏。瞬间,平凉市崆峒区公安分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安静的似乎能听到心跳声。

“报告指挥员,抓捕成功,通过比对纹身及突审,确定正是命案逃犯杨某!”捷报从千里之外传来,一阵热烈掌声打破了中心大厅的宁静,大家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负责这次抓捕行动的现场指挥员正是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区分局副局长田继宗。多年来,这样的抓捕他不知经历过多少次,每一次出击他用智慧、胆识和谋略,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战绩,让人民警察的浴血荣光,在守护的陇东大地上高高飞扬。

每次与毒贩周旋,就像在刀尖上行走——“用胆量与毒贩较量,拿使命与毒贩过命”

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自古有陇东“旱码头”之称。特殊地理位置,禁毒形势严峻复杂。

2013年8月,田继宗从侦查员升为禁毒大队负责人,肩上担子更重了,面对巨大的压力,他无所畏惧,激情“满格”。

为尽快进入角色,他不断充实自己,翻阅近10年来的卷宗,从一件件侦办案件中总结贩毒特点,梳理毒案侦办规律,还请老干警介绍贩毒组织体系、线索获取、运输方式等情况。

巨大利益诱惑面前,毒贩变得穷凶极恶,每一次与毒贩较量,就像在锋利的刀尖上行走,需要过人的胆识和超强的心理素质,因为随时会付出鲜血和生命代价。

第一次抓捕毒贩至今记忆犹新。当年,几名毒贩沿福银高速从湖北到甘肃,据分析可能会在途中某地交易,为抓获这伙毒贩,田继宗与战友驾车追踪多日。

狡猾的毒贩为了逃避打击,时而在高速路上飞奔,时而又走国道绕行,与民警开始了无声的较量。毒贩使用假牌照在高速上狂飙,时速一度达到180码,民警紧追不舍。

当车行至崆峒区一下坡转弯处,禁毒民警前后夹击逼停毒贩车辆将其抓获,由于转弯车速快、刹车猛,车辆侧滑险些冲下深沟,事后每每想起后怕不已。

前些年,平凉市以崆峒区毒情最为复杂,分局禁毒大队承担着全区乃至全市禁毒案件侦破任务。田继宗与战友并肩作战,先后三次乔装打扮冒着生命危险孤身打入毒贩团伙内部,他用胆量与毒贩较量,与毒贩过命。

狭路相逢勇者胜。有一次,南方某省一伙毒贩携带新型毒品潜入平凉欲打开市场。接到线报后,为了将毒贩及毒品一网打尽,避免新型合成毒品流入社会,田继宗决定化装成贩毒人员接近。

“咚~咚~咚”……当敲开毒贩房门时,忽然,一支黑洞洞枪口顶到田继宗的头上。他十分镇定,以买毒品为诱饵与毒贩周旋,反复交涉毒贩逐渐打消疑虑。掌握犯罪证据成功打掉这个贩毒团伙,抓获3名毒贩并缴获新型毒品近百克。

“工作中他注重学用结合,善于从兄弟单位破获的大案中寻找破案方法和灵感。”同事小马说:2020年7月,田队长带领我们从吸毒人员排查入手,利用毛发检测技术查处6名吸毒人员,深挖毒品来源破获团伙贩毒案和零包贩毒案两起,涉及平凉、山西等两省三地贩毒网络。

近几年快递行业迅猛发展,贩毒分子也将目光投向快递行业,他们通过快递或“打卡埋毒”等方式零包贩毒、以贩养吸。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运毒方式发生新变化,也让田继宗不断调整办案思路,他采取打网断链的办法,先后打掉了以单某为骨干的5人贩毒团伙通过快递贩毒这一典型案件。

在审讯时单某闭口不言。田继宗从一张微信图片入手,分析梳理出单某的上线人员,专案组分成多个小组,分头奔赴西安、汉中等地摸排吸贩毒团伙信息相继抓获刘某等6人犯罪团伙,缴获冰毒4.2千克,毒资4.98万元以及制毒工具等物品。

每一次行动,就像是一场战斗,田继宗始终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了禁毒民警誓与“毒魔”战到底的无畏精神。据统计,打击毒品犯罪16年来,他先后侦破90余起重特大案件,以及300余起零包贩毒案,累计缴获各类毒品60余千克,抓获吸贩毒人员近千人,全大队参战干警保持了零伤亡。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接不住积案接力棒,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2017年5月19日,是田继宗人生的高光时刻。

当天,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暨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田继宗被表彰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舍生忘死、勤奋工作的褒奖,也为他工作立起新标杆。

2022年5月,田继宗被任命为分局副局长。从战斗员到指挥员,从大队长到副局长,变的是工作环境和职务,不变的是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这是田继宗常对民警常讲的一句话,也是他工作的最高标准。他说:“命案要100%的破获,这是警察对使命的庄严承诺,更是对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去兑现!”

命案攻坚行动中,他凭借敢打必胜的使命担当、一往无前的信心勇气和攻坚拔寨的硬招实招,打出了崆峒公安一套“组合拳”,也赢得了业务标杆和办案能手美誉。

上任分局副局长后,田继宗多次召集分管部门,先是对久侦未破命案积案全面梳理,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攻坚专班,又对全区所有命案积案、网上逃犯开展集中研判,在统筹部署一体调度的基础上,形成攻坚破案的强大合力。

1996年6月13日,嫌疑人杨某在平凉三里塬一院子偷盗时,正巧被回家的女主人碰见,于是就拿砖头把人砸死后潜逃。二十多年来,侦办民警锲而不舍,先后在新疆、内蒙等地发现杨某踪迹,但受当时技术和条件限制,侦破几度陷入了僵局,此案被省厅列入督办命案。

“命案积案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代人手中,只要犯罪分子还活着,就必须将其绳之以法,以告慰逝者英灵和亲人期盼!”田继宗对专案民警说:“如果我们再破不了,那就是历史的罪人!”

调阅早已泛黄的卷宗,查验现场遗留的物证,专案组民警反复在卷宗字里行间和物证查验中寻找蛛丝马迹。那段时间他与民警吃住在单位,他说案子破不了回家都睡不踏实。

2022年7月,根据前期侦查的模糊线索,田继宗带领侦查民警前往泾川、灵台、榆林等地进村入户摸排,几经努力最终打听到杨某可能藏匿于内蒙古阿拉善某镇,他又带队前往抓捕。

由于该镇地处沙漠中的一小片绿洲,甘肃、宁夏移民人口多,情况比较复杂,经过数日秘密调查,始终不能确定其住处,如果打草惊蛇很可能前功尽弃,抓捕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田继宗认抓住逃犯爱打麻将的特点,决定在路口蹲守。7月酷热难耐,中午街道上几无一人,他与民警忍着酷暑在车内观察麻将馆周围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日14时许,一男子出现在去麻将馆的路上,手腕上的纹身与逃犯特征吻合,民警将面部照片传回分局指挥中心人像比对确认后,成功将潜逃26年的杨某抓获。

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今,信息技术为破案提供了有力支撑,不断提升了大要案侦办效率。身处西北小城,眼界思维始终放眼全国,田继宗用信息技术思维助力命案侦破。

“技术民警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经常对命案积案逃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为弥补知识和能力欠缺,田继宗带领民警学习攻关应用网络研判新技术,为办案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2023年4月在田继宗精心指导下,分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成功比中上网15年的命案逃犯马某在我省某地出现,由于藏匿地敏感复杂他带队前往抓捕。民警奔袭千里仅用22小时便成功将马某抓获,破获命案积案1起。

一日为警,终生为民。从警以来,田继宗用英勇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在他参与和带领下累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0余名和各类网上逃犯220余名,侦破省督大要案30余起、部督案件4起,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诱惑检验人性,更考验党性——“一人如果走错了路,影响的是队伍形象”

身处基层办案一线,走在打击犯罪前沿,各种诱惑常常检验着人性,更考验着党性,田继宗用磊落的行动,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展现了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高尚情怀。

2018年4月,时任禁毒大队大队长的田继宗带领禁毒民警破获宁夏籍某母子贩毒案,当场缴获海洛因10多克,她将面临十几年的有期徒刑。

“警察也是人,我就不信他不爱钱!”毒贩的丈夫马某得知妻儿被抓,多方打听托人找到案件负责人田继宗,拿出巨额现金请求从轻处理。

面对钱财诱惑田继宗严词拒绝,毒贩丈夫的行为引起田继宗警觉,他根据经验分析得出结论:这可能是个全家贩毒团伙,于是又将目光转移至马某身上,他迅速组织民警布控,等待这条大鱼上钩。

不出所料,两个月后以帮妻儿请律师为幌子,马某多次来平凉想打通贩毒通道。一次,马某在辖区某处给下线郭某贩卖毒品时被民警抓获,缴获海洛因100余克,一举摧毁了这个贩毒家族。

“虽然咱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但一定要用定力营造廉洁自律的真空环境。”田继宗常告诫战友:“咱们做了再多对人民有益的事,但如果一人违纪就会毁掉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

言出必行。多年来,田继宗从未办过一起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更未让一个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他用一身正气,把一件件经手的案子,办成了经得起时间检验和历史考验的铁案,负责禁毒大队近十年,全队民警始终零违纪。

在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父子、有兄弟、有夫妻,有的甚至还是一家5口,每当这时田继宗对犯罪行为和犯罪分子既痛恨又惋惜,但心中正义的天平始终保持平衡,毕竟法不容情。

工作中,他遇到过嫌疑人当面威胁,也遇到过嫌疑人亲属扬言打击报复,还接到恐吓电话和信息,甚至有嫌疑人亲属说:“报复了田继宗,他倒成了烈士,要报复就报复他妻儿和父母!”

恐吓犹如家常便饭,田继宗从不畏惧。他说:“当初,自从选择当警察,早就做好了流血牺牲的准备,如果胆怯退缩就不配穿这身警服,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与犯罪分子斗到底!”

缉毒、破案、追逃,这是田继宗从警近20年来的生活常态,由于工作繁忙牺牲了很多节假日,对此,亲人多少有些埋怨,但时间久了,家人也就理解和习惯了。

可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失的父爱,这位钢铁硬汉言语间眼角噙满泪水,田继宗说:“陪伴是孩子成长中最好的礼物,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心系家国,这才是给孩子做出的最好人生榜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