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突发!美国欲对华加征4倍关税,或对光伏“网开一面”?

作者:南丰县传媒中心

去年10月,英媒路透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给美国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价格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采取措施。美国正寻找机会,对华实行“一揽子加税”,以“挽救自身利益”。总之,不能让中国产品继续畅销。

欲对华加征4倍关税

当地时间10日,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拜登政府准备最早于15日(周二)发布一项新的加征关税公告,该公告旨在扩大对华贸易战的打击范围,特别针对电动汽车、电池、光伏太阳能板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

突发!美国欲对华加征4倍关税,或对光伏“网开一面”?

具体来看,拜登政府计划将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从现有的27.5%提高到惊人的102.5%,这几乎是原来的4倍,其他产业则增加1-2倍。若消息属实,此举或将成为拜登政府对华“经济竞赛”中做出的最大举措之一。

2017年-2021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便常以“国家安全”之名,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之实,2018年3月,其更是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挑起中美经贸摩擦。

拜登上台后,尽管多次声称“考虑削减对华关税”,但却没有任何实质行动,

2021年以来,拜登政府不仅严格执行前政府301关税等政策,还鼓噪对华“脱钩断链”“去风险”,打造“小院高墙”,严重破坏全球经贸体系。4月,拜登总统提议对中国钢铁和铝征收25%的新关税,作为在选举年支持美国钢铁行业和吸引工人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对此,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彭博社分析认为,这一提议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因为中国目前对美国出口的这两种金属都很少。

光伏方面同样如此,中国几乎没有向美国直接出口此类产品,绝大多数中国光伏产品都是通过东南亚转道进入美国市场。况且,中国光伏无论在生产还是出口方面都不依赖美国,相反,美国以及许多西方国家却需要依赖中国。尽管此前频繁对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加征关税,但这并不能改变全球市场的基本面貌。

突发!美国欲对华加征4倍关税,或对光伏“网开一面”?

光伏有望豁免?

对于中国光伏,拜登政府显得十分犹豫,一方面想“打”,另一方面又担心后续没有新的产品能用。

近日,有多方消息源透露,拜登政府已经向美国光伏产业发出信号,会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生产设备等产品排除在本次加税产品之外。

报道称,美国太阳能设备制造商一直在寻求这种豁免,他们发出警告,目前的关税削弱了美国试图与中国的清洁能源供应链较量的努力。

这一“豁免”传闻不禁让人想起去年5月,拜登行使总统否决权,推翻国会投票决议,继续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产品进行关税豁免。拜登当时表示,他之所以对法案进行否决,是因为美国承担不起由此为太阳能行业的美国企业和工人所带来的新的不确定性,美国将继续专注于扩大美国的产能来强化美国的能源安全。

面对白宫内部的质疑,拜登解释说,自其上任以来,已经宣布新建和扩建太阳能设备制造厂51家,美国现在有望将国内太阳能电池板制造能力提高8倍。拜登称,事实上,这些产业刺激政策正在起效。

对于拜登总统的决定,美国工业界大为赞赏,他们认为太阳能电池板进口至关重要。目前,在美国本土制造的太阳能面板只占全国用量的不到30%。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比盖尔·罗斯·霍珀表示,参众两院要求加征关税的立法威胁到多达30000个美国就业机会,同时削弱了美国的能源安全。霍珀说,“在这个关键时刻限制太阳能产品的供应会伤害美国企业,并阻止我们在短期内部署清洁、可靠的能源。”

行业专家表示,拜登此举是出于对美国无法与中国太阳能“脱钩断链”的清醒认识,是对美国工商界做出的妥协,客观上也是对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妥协”。

当今光伏市场,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采用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组件,如果大幅提高关税,美企就要付出多达一倍的成本来采购。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拜登政府将国内竞争产品的优势提上来,生产出和中国差不多价格的太阳能电池板,才能缓解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如果美国无法做到这点,对华加税自然也很难谈起。

中方回应

5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时,有记者就拜登政府将宣布加征对华新关税进行提问。

突发!美国欲对华加征4倍关税,或对光伏“网开一面”?

“具体情况请你向主管部门询问。”林剑指出,美国上届政府对华加征301关税,严重干扰了中美正常的经贸往来,已被世贸组织裁定违反世贸规则。美方不但不纠正错误做法,反而继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所谓的301关税复审程序,要进一步增加关税,这是错上加错。

林剑表示,我们敦促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更不得增加关税。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5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在内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在持续技术创新、完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市场竞争之上,取得的领先地位是比较优势和市场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来自所谓“补贴”。我们奉劝美方摒弃心口不一的虚伪和双标,不要再重蹈保护主义的覆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