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發!美國欲對華加征4倍關稅,或對光伏“網開一面”?

作者:南豐縣傳媒中心

去年10月,英媒路透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太陽能電池闆給美國制造商帶來了“巨大的價格壓力”,迫使他們不得不采取措施。美國正尋找機會,對華實行“一攬子加稅”,以“挽救自身利益”。總之,不能讓中國産品繼續暢銷。

欲對華加征4倍關稅

當地時間10日,援引知情人士說法稱,拜登政府準備最早于15日(周二)釋出一項新的加征關稅公告,該公告旨在擴大對華貿易戰的打擊範圍,特别針對電動汽車、電池、光伏太陽能闆以及醫療器械等領域。

突發!美國欲對華加征4倍關稅,或對光伏“網開一面”?

具體來看,拜登政府計劃将中國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從現有的27.5%提高到驚人的102.5%,這幾乎是原來的4倍,其他産業則增加1-2倍。若消息屬實,此舉或将成為拜登政府對華“經濟競賽”中做出的最大舉措之一。

2017年-2021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期間便常以“國家安全”之名,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之實,2018年3月,其更是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挑起中美經貿摩擦。

拜登上台後,盡管多次聲稱“考慮削減對華關稅”,但卻沒有任何實質行動,

2021年以來,拜登政府不僅嚴格執行前政府301關稅等政策,還鼓噪對華“脫鈎斷鍊”“去風險”,打造“小院高牆”,嚴重破壞全球經貿體系。4月,拜登總統提議對中國鋼鐵和鋁征收25%的新關稅,作為在選舉年支援美國鋼鐵行業和吸引勞工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對此,全球最大的财經資訊公司彭博社分析認為,這一提議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因為中國目前對美國出口的這兩種金屬都很少。

光伏方面同樣如此,中國幾乎沒有向美國直接出口此類産品,絕大多數中國光伏産品都是通過東南亞轉道進入美國市場。況且,中國光伏無論在生産還是出口方面都不依賴美國,相反,美國以及許多西方國家卻需要依賴中國。盡管此前頻繁對中國生産的光伏産品加征關稅,但這并不能改變全球市場的基本面貌。

突發!美國欲對華加征4倍關稅,或對光伏“網開一面”?

光伏有望豁免?

對于中國光伏,拜登政府顯得十分猶豫,一方面想“打”,另一方面又擔心後續沒有新的産品能用。

近日,有多方消息源透露,拜登政府已經向美國光伏産業發出信号,會将太陽能電池闆元件的生産裝置等産品排除在本次加稅産品之外。

報道稱,美國太陽能裝置制造商一直在尋求這種豁免,他們發出警告,目前的關稅削弱了美國試圖與中國的清潔能源供應鍊較量的努力。

這一“豁免”傳聞不禁讓人想起去年5月,拜登行使總統否決權,推翻國會投票決議,繼續對東南亞四國太陽能産品進行關稅豁免。拜登當時表示,他之是以對法案進行否決,是因為美國承擔不起由此為太陽能行業的美國企業和勞工所帶來的新的不确定性,美國将繼續專注于擴大美國的産能來強化美國的能源安全。

面對白宮内部的質疑,拜登解釋說,自其上任以來,已經宣布建立和擴建太陽能裝置制造廠51家,美國現在有望将國内太陽能電池闆制造能力提高8倍。拜登稱,事實上,這些産業刺激政策正在起效。

對于拜登總統的決定,美國工業界大為贊賞,他們認為太陽能電池闆進口至關重要。目前,在美國本土制造的太陽能面闆隻占全國用量的不到30%。美國太陽能産業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比蓋爾·羅斯·霍珀表示,參衆兩院要求加征關稅的立法威脅到多達30000個美國就業機會,同時削弱了美國的能源安全。霍珀說,“在這個關鍵時刻限制太陽能産品的供應會傷害美國企業,并阻止我們在短期内部署清潔、可靠的能源。”

行業專家表示,拜登此舉是出于對美國無法與中國太陽能“脫鈎斷鍊”的清醒認識,是對美國工商界做出的妥協,客觀上也是對中國太陽能産業的“妥協”。

當今光伏市場,幾乎所有國家都在采用來自中國的太陽能元件,如果大幅提高關稅,美企就要付出多達一倍的成本來采購。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拜登政府将國内競争産品的優勢提上來,生産出和中國差不多價格的太陽能電池闆,才能緩解行業内的競争壓力。如果美國無法做到這點,對華加稅自然也很難談起。

中方回應

5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時,有記者就拜登政府将宣布加征對華新關稅進行提問。

突發!美國欲對華加征4倍關稅,或對光伏“網開一面”?

“具體情況請你向主管部門詢問。”林劍指出,美國上屆政府對華加征301關稅,嚴重幹擾了中美正常的經貿往來,已被世貿組織裁定違反世貿規則。美方不但不糾正錯誤做法,反而繼續将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所謂的301關稅複審程式,要進一步增加關稅,這是錯上加錯。

林劍表示,我們敦促美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取消全部對華加征關稅,更不得增加關稅。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5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包括電動汽車、锂電池、光伏産品在内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快速發展建立在持續技術創新、完善産供鍊體系和充分市場競争之上,取得的領先地位是比較優勢和市場規律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非來自所謂“補貼”。我們奉勸美方摒棄心口不一的虛僞和雙标,不要再重蹈保護主義的覆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