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作者:瓜田吃瓜侠

在这个信息爆炸、多元交融的时代,我们的价值观、信仰系统经常面临着考验。就在哈尔滨的一趟地铁里,一段关于信仰与文化自信的对话,成了网络上热议的中心。一位大妈在公共车厢里鼓吹外国信仰,而一位大学生的回应,不仅仅是对特定信仰的辩驳,更是对中国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彰显。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大学生的话语清晰、有力:“你现在讲这个东西属于文化入侵,我们中国讲究的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我们中国的文化从来没有没落过。”他的言论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和维护本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视频加载中...

这位大学生表达对本土文化自信和自强的方式是理智和有力的。他面对鼓吹外国信仰的言论,不通过激烈的反驳或个人情绪的宣泄,而是选择了以阐述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不曾没落的文明历史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他提到,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绵延不绝,以及中国神话故事的丰富性,暗示着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样的自信来自于对中国历史、文学和哲学等领域蓬勃发展的认识,以及深刻的文化自豪感。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这位年轻的学生没有盲目排外,也没有拒绝文化的多元交流,他所表达的,是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自信——这份自信源自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切认同。他毅然挺身而出,向地铁上的大妈发起了挑战,坚定地表达了对中国神话的信仰:“与其追随耶稣,何不敬仰女娲创世造人的智慧?中国的神话世界深邃而辉煌,其文化底蕴远超西方。我们的文明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历经风雨而依旧璀璨,中国的文化,从未有过真正的没落。”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网友观点:

读书不一定能飞黄腾达,功成名就。但能言出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三观端正!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我老公的姑姑都是信的走火入魔了,有一次骑车出去摔倒腿摔断了,他就说是他的神可怜他太累了让他休息呢。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不管信什么,都是一种信仰,只要不做违背道德,害人的事,心存感激,国强民富才是大家所想看见的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信耶稣的人都不会去扫墓的,我家可以扫,就是不能买香和纸钱。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我婆婆天天说神保佑她,我说神连西方人都保佑不了哪有时间保佑你,你吃的用的都是你儿女给你的,你应该感谢你的儿女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就我这没文化的,就算在车上不服那个老太婆,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去怼她,所以还是多读书。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信仰不同而已,信仰什么是自由只要不犯法,但是不能公共场合去宣扬。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这场发生在地铁上的小插曲,实则不仅仅是关于信仰选择的争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们深刻意识到,坚守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不仅是每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国家软实力的必备素养。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思考:在尊重个人信仰自由的同时,如何在公共场合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这位大学生就用他的理性和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贵的样本。

中华5000年文明岂容外侵?大学生怒斥大妈地铁鼓吹外教,群众叫好

我们可以看到这不仅仅是关于信仰的思考,更是关于如何在多元化世界中保持文化自信,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表达自我,如何在震荡的信仰面前坚持自己的内心信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