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内折叠屏手机大洗牌:小米跌出前五,第一名独占51.23%

作者:好男人

智能手机市场正在复苏,高端市场持升温

经过连几年的低迷,智能手机市场终于在2023年迎来了回暖的曙光。根据权威机构IDC的数据,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363万台,同比增长1.2%,实现了连10个季度同比下降后的首次反弹。虽然增速仍显温和,但这无疑是行业走出谷底、重拾升势的一个重要信号。

国内折叠屏手机大洗牌:小米跌出前五,第一名独占51.23%

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体市场缓慢复苏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则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售价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出货量占比持上升,预计这一趋势在未来还将延。高端市场的回暖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大屏幕、长航和强劲性能等功能的追捧,折叠屏手机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不二之选。

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持高增长,渗透率不断提高

国内折叠屏手机大洗牌:小米跌出前五,第一名独占51.23%

正是凭借创新的形态和出色的体验,折叠屏手机在高端市场一骑绝尘。IDC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00.7万台,同比大幅增长114.5%,连4年同比增速超过100%。这一增长态势令人鼓舞,折叠屏手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高端消费群体中。

造就这一现象的主因,是安卓阵营厂商和上游供应链对折叠屏技术的持重视和投入。硬件水平的不断改善、软件系统的优化完善,以及价格的进一步下探,都让折叠屏手机的整体体验更加出色,从而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数据显示,2023年1000美元以上高价位折叠屏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从81%下降到66.5%,价格的下探无疑将进一步扩大这一产品的受众群体。

国内折叠屏手机大洗牌:小米跌出前五,第一名独占51.23%

产品形态差异导致消费者偏好分化

在折叠屏手机的两大主流形态中,横向折叠的"大"折叠屏产品一直更受中国消费者的欢迎。IDC数据显示,2023年横折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高达68.1%,同比增长10.4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充明了国内消费者对大屏幕体验的渴望。

竖向折叠的"小"折叠屏产品虽然售价相对便宜,但在使用体验上与普通直板手机的差距仍较为明显,缺乏必需的使用场景。因此,除了携带便利性之外,这一形态暂时难以吸引大众消费群体。对于高端商务人群来说,横折产品在移动办公场景下的重要性则与日俱增,他们对价格的关注相对较低,更愿意选择配置顶级的大折叠屏产品。

国内折叠屏手机大洗牌:小米跌出前五,第一名独占51.23%

华为凭借Mate X5系列一枝独秀,市场份额达37.4%

在2023年的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中,华为可谓是最大赢家。凭借Mate X5系列的强劲表现,华为牢牢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市场份额高达37.4%。这一数据的背后,是Mate X5系列自上市以来一直处于加价购买、供不应求的火爆状态。

华为之所以能在这一细分赛道中独树一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折叠屏技术领域的持投入和创新能力。无论是横向内折、横向外折,还是竖向折叠,华为在每个技术方案上都是开创者和引领者。这种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为华为赢得了大量忠实用户群体,奠定了其在国内折叠屏市场的统治地位。

国内折叠屏手机大洗牌:小米跌出前五,第一名独占51.23%

荣耀和OPPO紧随其后,三星在国内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在华为之后,荣耀和OPPO分别以15.54%和11.48%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位列2023年第四季度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第二和第三名。这两家厂商都在2023年密集发布新品,采取了机海战术来抢占市场份额。

曾经的折叠屏市场领导者三星在国内的表现则有所下滑。数据显示,三星在2023年第四季度国内折叠屏手场市场份额为15.23%,仅比荣耀稍高。全球范围内,三星在折叠屏市场仍占据66%的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一份额已较2022年下滑17个百分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本土品牌的崛起,对三星的市场地位造成了一定冲击。

国内折叠屏手机大洗牌:小米跌出前五,第一名独占51.23%

小米和vivo暂时落后,但未来仍有机会反超

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中,小米和vivo的表现则相对逊色。小米甚至一度跌出了前五名,而vivo以4.02%的市场份额仅位列第五。这两家厂商在折叠屏领域的发力时间相对较晚,产品线也有待进一步丰富,未来仍有机会在这一赛道中东山再起。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已初现格局。华为和三星这两大老牌劲旅分别凭借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影响力占据上风,而荣耀、OPPO等新兴品牌则通过机海战术和性价比优势迅速崛起。随着折叠屏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消费者认知的不断提升,这一赛道的竞争格局还将发生更多变化,行业洗牌将愈演愈烈。

国内折叠屏手机大洗牌:小米跌出前五,第一名独占51.23%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