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业余女诗人的七律,充满农家生活气息,行家里手如何评价?

作者:谈诗论词

初夏时节,天气不冷不热,景色却显得非常美好。纵然不见桃李春风,也难觅海棠花影,可是婆娑的柳枝垂临溪水,挺拔的青竹直上云天,还有田野中的各色野花也都在散发着阵阵幽香,令人心情极其舒畅。

到了傍晚时分,夕阳晚照、余晖满天,明月初升、拂照千里。农家也到了忙碌的时候,即使浑然不见春、落红半随尘,不过麻叶苘叶光、煮茧一村香的场景却更让人欣喜。下面介绍业余女诗人的七律,充满浓郁的农家生活气息,行家里手如何评价?

业余女诗人的七律,充满农家生活气息,行家里手如何评价?

夏日农家

作者:陈佳欣

高树蝉鸣晚气清,残霞照柳映飞尘。

青青萍叶静浮水,阵阵蛙声闹彻明。

野老闲吟待客至,渔家稳舵隔溪听。

炊烟袅袅风吹尽,独上竹楼观月升。

业余女诗人的七律,充满农家生活气息,行家里手如何评价?

陈佳欣是一位在读的女大学生,她在中学时代就非常喜欢读书,还踊跃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诗社,与大家一起探讨和研究古诗词。进入大学之后,她虽然在理工科学习,却依然对诗歌创作怀有浓厚的兴趣,并不时地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

诗人出生于贫苦的乡村家庭,她学习刻苦,经常获得各种奖学金,还曾在一些全国竞赛中得奖。她有一次回家探亲,与长辈们亲切交谈,和儿时的玩伴们纵情欢笑,并用诗行记录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业余女诗人的七律,充满农家生活气息,行家里手如何评价?

开篇描述天气状况以及暮日景象,“高树蝉鸣晚气清,残霞照柳映飞尘。”天清气爽,枝头的鸟儿大清早就开始不停地歌唱,树上的鸣蝉似乎也不甘落后,即使歌喉没有黄莺美妙,却依然不知疲倦地进行表演,夜幕即将降临时,它就更显得非常卖力。

傍晚时夕阳西坠,残霞斜照在溪畔的柳树上,远远望去,更能看见空中弥漫的细细灰尘,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上下飞舞,又毫无规律。正因为“气清”,阳光也不强烈,作者才能清晰地分辨那些小颗粒。

业余女诗人的七律,充满农家生活气息,行家里手如何评价?

颔联显得动静结合,“青青萍叶静浮水,阵阵蛙声闹彻明。”水波不兴,青萍漂浮,如果不是几只野鸭和一些游鱼,人们还以为这是一幅凝固的画面。

此时耳畔又传来阵阵的蛙鸣声,虽然不见这些小动物们的身影,却还是可以觉察到它们也是极其给力。仿佛不为美好的夏夜添加一点情趣,它们就觉得枉自活在大自然中。

这两句静中有动,闹中显静,“彻明”二字,更是传达出一份夏夜中特有的感受。

业余女诗人的七律,充满农家生活气息,行家里手如何评价?

联转而刻画人物活动,“野老闲吟待客至,渔家稳舵隔溪听。”村中的一些老人颇有文化,他们喜欢吟诗作对,所以诗人与其交流,也常会被耳濡目染。老人们虽然常年生活在乡村,却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外面的情况。乡邻们也会经常相互走动,热情交谈,更会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傍晚时分,渔家也开始收工,他们满载而归,心情舒畅,一边用力地摇橹,一边高声地唱着小调。“隔溪听”三字,展现出歌声悠扬,离得很远都能听得清楚。同时“闲吟、稳舵”对仗精巧,抒写了乡村生活的悠然和质朴。(隔,乃是入声字)

业余女诗人的七律,充满农家生活气息,行家里手如何评价?

结尾更显出一幅田园生活画面,“炊烟袅袅风吹尽,独上竹楼观月升。”夜风微凉,吹面不寒,袅袅炊烟,如梦如幻。诗人缓步登上小楼,倚栏听风,仰首观月,心情应该极其放松。至于她此时此刻正在想些什么,还是留给读者们各自想象。

纵览业余女诗人的这首七律,清新流畅,描写手法多种多样,虽然缺少了一些修辞手段,也不见任何典故,却并非无病呻吟,反而显得颇有农家生活气息,值得人们赞赏。行家里手们,如何评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