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期间:苏联建小师,德军建标准师,日军建大师,美军建整编师

作者:辣辣U

抗战时期,国军一个师的满编人数在10000人左右,绝大多数部队都缺乏技术兵种,比如步兵炮、迫击炮乃至机枪,通讯器材等,补充时,往往也就是能把一线步兵充实。

常备情况下,国军一个师也就6000人左右,3000支步枪,100多挺机枪,少量迫击炮,这就已经是国军一线嫡系部队的装备水平了。

同时期的苏军是小师,德军是标准师(严谨,有战术专家),日军是大师(师团制),美军是整编师。

苏军小师的优点:规模小,一线作战兵员比例高,附属单位少,组建快。

苏军小师的缺点:持续作战能力差。

抗战前,国军编练的德械师是按照德军思路编的,因缺少重武器,直属队规模小,多编一个团弥补,兵力在15000人左右。

1939年以后,国军基本上都是小师了,毕竟工业水平有限,直属队配不够,有限的重武器集中到军一级使用,投入一个师,打残后撤回修整,轮换新的师上去。

此时国军基本战术兵团从师变成了军一级,师规模缩小,旅就没有存在必要了。

抗战后期,又学习了美军编制,出台了整编师计划,再次把师作为基本战术兵团。

二战期间:苏联建小师,德军建标准师,日军建大师,美军建整编师

二战期间,美军的理念:

第一,美军比较注重医疗队建设,从连到团,都有大量担架队和卫生员,团下属的医疗队都有几百人,师一级会附属战地医院,全师上下医疗人员加起来有几千人。

第二,美军比较重视机动性。有大量汽车、装甲车、牵引火炮。这些装备也需要大量人员维护。

第三,美军重视装备应用,直属队规模大。师下属有炮兵团、防空营、反坦克营、防化部队等等;团一级有炮兵营,反坦克连,防空连等等分队。

第四,美军比较重视后勤生活,士兵们要想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喝着咖啡,就需要庞大的后勤保障能力,美军一个师会配属上千人的后勤人员。

美军一个满编的师,大约15000人左右,再配属预备队,通信,后勤,维修,医疗等附属单位,很容易超过20000人。

美军编制的优点:士兵能及时救治,降低伤亡率,预备队庞大能及时补缺;物质生活好,体现打仗和旅游一样;装备武器多,火力强;机械化率高,机动强。

美军编制的缺点:附属人员多,过于庞大,进攻或者撤退的效率低下。

由此可见,整编师的名义人数很多,但战斗兵员反而少的可怜,打起来特别吃亏。

实际上还是得看指挥能力以及通讯器械装备水平,1941年,苏军师跟德军师编制上基本一致,都是15000人左右,但很快,苏军就把师的人数下降到10000人左右,师编制内的重装备被大幅缩减。

日军其实也在适应战争,大编制师团被改的越来越小,撤销旅团或联队这种中间层级,还编制了不少独立的旅团或者支队。

二战期间:苏联建小师,德军建标准师,日军建大师,美军建整编师

作为国军来说,整编师虽好,却并不符合实际:

第一,工业基础弱,没有大量的机械化装备支撑,即使进口买了,后期零件坏了,没办法快速生产补充。

第二,后勤维护能力不够,美军拥有强大的汽车运输队,还有空中运输机投送。

而国军几万人集中一起,后勤跟不上,还不如分散成数个小师,每个小师都是独立单位,后勤投送压力小点。

第三,最重要的还是缺乏各种专业人才,维持机械化,需要大量专业人才。

例如,汽车修理工,技术工种,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训练。

解放战争的整编74师,被围在孟良崮,插翅难飞。

抗美援朝战争的陆战一师,一直有空中支援,空投了大量物资,就能长期坚持。

二战期间:苏联建小师,德军建标准师,日军建大师,美军建整编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