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作者:罗马老穆

上篇文章写了关于晋北的旅行推荐,其中介绍到了晋祠。但由于篇幅有限并未详细介绍晋祠,这篇文章将向朋友们详细的介绍一下晋祠的历史与文化,希望对想去太原旅行、想了解晋祠的朋友有所帮助,感谢您的支持,喜欢请您点赞关注。

晋祠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的西南,是古晋水的源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无考,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曾有关于晋祠的记载,说明晋祠的建设年代不会晚于北魏。

现存的主体建筑圣母殿是在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建设的,是典型的北宋建筑作品。殿前的鱼沼飞梁是大陆现存唯一的十字形桥梁,被梁思成称为“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孤例,洵属可贵”。贞观宝翰亭内的《晋祠之铭并序》碑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并撰书的,是大陆现存最早的行书碑。难老泉、周柏、宋塑圣母殿侍女像被称为"晋祠三绝"。晋祠在宋代大规模重建之后,在元、明、清也有过多次修葺和扩建,是中国现存最负盛名的古建园林。

一、晋祠的历史由来

晋祠即晋侯之祠,原是祭祀西周初期唐国开国诸侯姬虞(即唐叔虞)的祠堂。《晋祠志序》记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祠者何?庙也。祠而曰晋者何?以祠在晋水之源也。晋祠者何?唐叔虞祠也。唐叔虞者何?周武王之子,成王之母弟也。叔虞而曰唐者何?成王灭唐乃翦桐叶以封于唐也。既为唐侯,都于晋阳,后人感其德泽,立庙于晋水之源以祀之,故曰晋祠。"

这座本来是以祭祀叔虞为主的庙宇后来由于地震毁圮遂迁址另建,而建立在叔虞祠原址上的圣母殿后期则因"祈祷有应",故演变为现存以圣母殿为主、叔虞祠偏居一隅的状况。

我们现在虽无法确定晋祠的始建时间,但根据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对晋祠的描述,可以确定晋祠在北魏时已是一处殿堂巍峨、溪流成沼、水上架桥、游人济济、名冠三晋的胜景,且以“唐叔虞词”为名。

晋祠历史上曾多次易名。北齐初年称为“晋王祠”。北齐皇帝高纬在位时改为“大崇皇寺”。唐代称为“晋祠”。五代的后晋时期,由于后晋高祖石敬瑭敕封叔虞为“兴安王”,晋祠又有“兴安王庙”的称谓。宋朝初期复名“晋祠”,后因地震导致晋祠大多建筑被毁,在宋仁宗时期予以复建,但祭祀邑姜的圣母殿占据主位称为主体建筑,叔虞祠则偏居一隅。元朝时被称为“惠远祠”。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称为“广惠祠”,明英宗复名“晋祠”直到今日未有变化。历代虽对晋祠的称呼易变较多,但古往今来仍多称“晋祠”。

二、晋祠的整体布局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整个晋祠分为晋祠胜景和晋祠博物馆。古代所说晋祠就是现在的晋祠博物馆。本篇文章中介绍的晋祠指的就是现在的晋祠博物馆。

晋祠内树木茂盛,很多古树都在上千年的树龄。晋祠经过上千余年的补葺、建设,已由最初祭祀西周唐国开国诸侯叔虞的祠堂而发展成为包括各类寺庙在内的奉祀诸多人、神、佛、道的庙宇群。

同时,祠内还有宋、金、元、明、清历代兴建的各种殿、堂、楼、阁、亭、台等。已成为一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并且有着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中国古代园林。

晋祠的古建筑群由北、中、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群是晋祠的主体建筑,以圣母殿为中心,形成一条东西走向中轴线。自祠东大门入内,中轴线上自前至后依次布列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中部建筑群布局严谨,造型别致,以风格独特、艺术与历史价值甚高而著称于世。

北部建筑群东自文昌宫起,有东岳祠、昊天神祠(关帝庙)、钧天乐台、唐叔虞祠、莲池、善利泉亭、松水亭、朝阳洞、云陶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祖阁等构成。这组建筑依地势错综排列,崇楼高阁,参差叠置,以宏丽壮观、幽静飘逸取胜。

南部建筑东自胜瀛楼起,有源碧榭、白鹤亭、同乐亭、傅山书画馆、三圣祠、真趣亭、分水堰、不系舟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台验庙、公输子祠等构成。这组建筑既有楼台耸峙、亭桥点缀,又有泉水穿流,风光绮丽,颇具园林特色和诗情画意。

三、晋祠主要建筑的介绍

1、圣母殿

圣母殿在晋祠中轴线西端,坐西朝东,自宋仁宗天圣年间在唐叔虞祠殿旧址上新建了圣母殿后,晋祠面貌一改旧观,新建大殿取代唐叔虞祠殿,成为祠内主体建筑。此后宋朝时太原地区又经历两次大地震,祠内建筑损毁严重,宋徽宗时晋祠又进行了大规模重修或增扩,今存圣母殿即此次重修之物,殿内脊博下有"大宋崇宁元年九月十八日奉敕重修"墨书题记。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圣母殿

圣母殿是宋建殿堂的典型代表,是祠内存留的最古建筑,建于砖构台基之上,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身四周围廊,两山及后檐廊深一间,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为唐、宋建筑中所独有。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殿周围廊之前廊进深达两间者,此乃现存最早的一个实例。

前廊八根柱子上每柱雕饰木质蟠龙一条,共计八条,蜿蜿自如,盘屈有力,其中六条系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年)原物,两条为徽宗崇宁初年补施。蟠龙柱形制曾见于隋、唐之际石雕塔门和神龛上,在中国古代建筑已知的大型木构实物中,此乃最古老的木雕蟠龙艺术品。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晋祠蟠龙柱

殿内共有彩塑43尊,其中圣母像1尊,宦官像5尊,身穿男服的女官像4尊,侍女像33尊。除神龛内的2尊小像为明代补塑外,余皆宋代原作。

供奉的主像圣母为邑姜。邑姜太公(姜子牙)之女女,唐叔虞之母。圣母邑姜盘膝端坐于凤头椅中,衣蟒袍,戴凤冠,著霞帔,挂珠璎,雍容华贵,凝重端庄,面型圆润丰腴,外显安详而内蓄威严,是一尊贵族妇女的典型形象。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圣母邑姜

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被称为“晋祠三绝”。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侍女像

2、鱼沼飞梁

圣母殿前有鱼沼飞梁。鱼沼为晋水三泉之一。沼上架十字形板桥,问世时间不少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有"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之记载。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岁次庚戌重修。1955年照原样翻修,其建筑结构具宋代特色。

沼内立小八角石柱共34根,柱础覆盆式,雕宝妆莲瓣。柱首微有卷杀,犹如殿堂之柱。中心柱上设置大斗,斗上施十字拱,以承梁额,通达沼岸。沼西岸与圣母殿基座交错垒砌,可见是与大殿同期所建,当系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遗物。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石柱

桥面东西高且平阔,是连接圣母殿与献殿的主道,长15.04米,宽5.08米,距地平高约2米,隆起如鸟之身躯;南北长16.6米,宽3.3米,下斜如翼,两端与地面相衔接,为左右之通道,犹如大鸟的双翅。整个桥身造型似大鸟展翅,故曰"飞梁"。

桥正面望柱北镌"鱼沼"二字,南刻"飞梁"二字,桥头两端各有一躯宋代石狮,桥东月台上置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造型生动,精美逼真,高1.58米,围1.16米,铸造于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胸前铭文尚存,当系珍贵文物。

类似鱼沼飞梁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式虽然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在古画中偶有所见,但现存实物国内仅此一例,确乎是海内独有,举世无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极有价值。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鱼沼飞梁

3、金代献殿

献殿在晋祠中轴线中部,东接对越坊,西连鱼沼飞梁,是祭祀圣母、供献祭品的殿堂。《晋祠志》卷三记载:"献殿,金大定八年建,明万历二十二年重修,国朝(清朝)道光二十四年补葺"。1955年对献殿进行了落架翻修,仍保持金代始建时之形制。

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四椽,平面布局为长方形。殿内建筑大梁架构外露,殿身四周无墙壁,在宽厚的槛墙上设栅栏围护,殿的前、后设置门供穿行,很像凉亭。殿顶琉璃为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山西文水县马东都匠师张稳等人制作,年款、姓名留题其上,更增强了时代感。殿内敞朗,四隅分别保存石碑一通,其中东北角为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重修献殿碑记,另三通为明太祖朱元璋、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三位皇帝为祈祷圣母御制的诰文或者祝文。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中国的陵寝、祠庙建筑设祭亭、献亭、献殿等祭祀性建筑物者虽然屡见不鲜,但是大多数属于明、清两代所建,金代木结构献殿则只有晋祠所独有,因此,弥足珍贵。

4、对越坊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对越坊

对越坊在晋祠中轴线中部,三门四柱三楼,坊名出自自《诗经》“对越在天”一语,意为报答和显扬周文王的功德。

5、金人台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金人台

金人台位于晋祠中轴线中部,东接会仙桥,西连对越坊及献殿,古称莲花台。台平面呈方形,高1米,周筑砖花栏墙围护。

台中心有小型歇山顶琉璃阁一座,高约4米,下部施砖构台基,周雕龟背花纹图案,上部施琉璃勾栏、望柱及栏板,阁身四面设廊柱,每面各四根。

台上四角各置铁人一尊,铁为五金之属,故铁人亦称金人,台因以为名。分别建于宋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8年)、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祠为晋水源发之区,镇以金神,亦谓金能生水,有金则水愈旺矣。

铁人的正式名称为"铁太尉",其一曰"灵应侯",二曰"福柘侯",三曰"忠正侯",四曰"顺柘侯"。四角铁人高逾2米,每尊重250公斤,较真人略大,身穿甲胄,孔武有力,威风凛然,各具神采,均为珍贵文物。

其中以西南角铁人为最佳,姿态威武雄壮,铁质晶莹不锈,光亮耀目,右足迈半步立,足面有斧凿痕。传说铁人半夜欲走,才举半步,庙祝见而叱止,遂凿其足。

6、水镜台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水镜台

水镜台是进入正门后的第一座建筑,建在高逾期1米、周设勾栏的石砌平台上,是三面敞露的戏台。

7、李世民墨宝

在晋祠中轴线北侧有贞观宝翰亭,内存《晋祠之铭并序》碑,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撰文并书写。《晋祠之铭并序》碑通高3.9米,其中碑首高1.28米,碑身高1.95米,碑座高0.67米,宽1.2米,厚0.27米,以石灰岩雕造,方座螭首,额书飞白体"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

全碑计有序文21.5行,每行40-50字不等,共1003字;铭文4.5行,200字;全文总计1203字。碑文辞藻华丽,气势雄浑,歌颂了宗周政治及唐叔虞的建国方略,赞美唐叔虞"承文继武"、"经仁纬义",称颂了晋祠建筑的精巧和自然风光的秀丽,揭露了隋炀帝杨广的昏庸残暴,颂了李唐王朝的文治武功,提出了"兴邦建国"、"以政为德"等治国思想。

碑文字体为行书,深得王羲之之神韵,飞逸洒脱,骨骼雄奇,遒劲挺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通行书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晋祠之铭并序》碑历经千余年,下部字迹因风蚀而漫浊,清代邑人杨亭墳于高宗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照原拓本摹钩重刻,今存亭内西侧,供游人对照阅读鉴赏。

8、偏居一隅的叔虞祠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唐叔虞祠在晋祠中轴线北侧,坐北向南,左右分别与静怡园及关帝庙为邻,祠前建八角形莲池。

因祠内供奉周武王次子、周成王胞弟、春秋晋开国诸侯唐叔虞,故以"唐叔虞祠"为名。唐叔虞祠本来是晋祠的主体建筑,其故址当在今圣母殿所处之位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称"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可作佐证,且其时晋祠以"唐叔虞祠"为名。

到了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以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金人台等建筑为主体的东西向中轴线次第形成,致使曾经煊赫一时的唐叔虞祠偏居一隅,因宾、主错位而渐受冷落,一度甚至不复存在。

直到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始建汾东王庙,晋祠之内才为湮没多年的唐叔虞祠找到了可供容身的一方天地,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唐叔虞祠的雏形。此后经明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及清康熙和乾隆年间的数度补葺、重修和扩建,才形成现状。

今唐叔虞祠前部建山门三楹,门外台阶高耸,门内建有享殿,将祠宇分隔成为前、后一进两院。前院围廊环绕,花木幽深;后院左右各建配殿三间,正北为叔虞殿。叔虞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前檐插廊,局部仍保留元代建筑结构与手法。殿内神龛中奉祀唐叔虞像,面容丰润,修目美髯,身着蟒袍,手捧玉圭,神态温良敦厚,文质彬彬,俨然帝王之相。两侧有辅国大臣塑像,亦皆各具情态,生动传神。

正殿内有侍女像12尊,分列左右,是从别处移置于此,高度于真人相近,身躯比例匀称,面部眉眼传情,姿态优雅自然,手持长笛、琵琶、三弦、鼓、钹等乐器,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管、弦、打击乐队,系明代作品,是研究中国器乐发展及音乐史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9、难老泉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难老泉

晋祠之胜,全赖晋水。晋水之源,有"难老"、"善利"、"鱼沼"三泉。除鱼沼之上建飞梁外,难老、善利二泉源上分别建亭,其始创时间据现存资料稽考至少可以追溯到北齐文宣帝天保年间(550-559年),今存者为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年)遗构。

两座泉亭结构相同,亭檐不高,均为八角攒尖顶,亭顶隆起,外观近似古塔,造型之特殊在中国现存亭式建筑中极为少见。难老泉亭内高悬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所书"难老"二字竖额一幅,字体俊秀,笔力遒劲。晋水主源难老泉自亭下石洞中滚滚流出,不舍昼夜。泉取《诗经·鲁颂》里"永锡难老"句子中的末二字为名,喻泉水川流不息,奕世长清,永续利用。

难老泉水晶莹透亮,碧波如玉,长生萍四季青绿,泉水保持恒温17℃。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诗句赞美之,历代文人如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元好问等亦皆留有题咏。

善利泉亭与难老泉亭南北对峙,为圣母殿左右翼。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利"之名取义于此。亭有楹联,为邑人刘大鹏撰、书:"水自地中生,善始善终,大善浩浩流千古;泉从山下出,利人利物,万利溶溶济一方。"楹联对仗工整。切题切意,寓意深刻。

10、水母楼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水母楼

水母楼在圣母殿南侧,坐西向东,背山面水,西依悬瓮山,东邻难老泉亭,是奉祀晋源水神的祠堂,又名"水晶宫",俗称"梳妆楼"。建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重修。

楼身二层三开间,两檐歇山顶,灰色筒板瓦覆盖,施雕花琉璃脊饰,是砖砌窑洞与楼阁建筑的有机组合,楼身上下四周环廊,底层施石砌台基,周筑石雕望柱、勾栏围护,结构严谨,形体秀丽,彩绘装饰皆系明代原作。

楼身下层施石窑洞三窟,左洞竖碑,右洞设蹬,中洞有金妆水母像,绾发为髻,束发未竟,神态自然,朴实无华,若村妇模样,端坐于瓮形座上,高1.06米,周1.1米,铸造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

上层神龛内亦有水母娘娘塑像,左右有侍女像各三尊,神龛两旁塑侍女像各一尊,衣带飘逸,如鱼之鳍,前为女形而背为鱼身,造型别致,姿态优美,人称"鱼美人",亦明代遗物。

11、周柏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周柏

周柏就是晋祠的三绝之一,相传,这棵柏树为周初所植。18米长的周柏向南倾斜生长,像一条横卧的巨龙。因此,周柏有“卧龙柏”之美誉。树干粗壮,得几人才能合抱。树皮厚实、皲裂,犹如一身鳞甲。树干的一面已经腐烂,被今人填上了水泥。

明傅山先生曾立石上书:“晋源之柏第一章”。无疑,周柏是晋祠的根。周柏不仅是晋祠三千年历史的见证,也是晋祠三千年连绵不绝的庇护神。宋欧阳修曾感叹道:“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12、天下王氏出太原

晋祠中南部有晋溪书院,书院西端为王琼祠。王琼,字德华,号晋溪,太原市晋源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后进郎中,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帝,为人正直,居官清廉,政绩卓著,官至户、兵、吏三部尚书,因功连进"三孤"、"三辅",明朝所罕见。王琼病逝,后人为纪念其政德、军功,遂于晋溪园西建造祠堂,即今王琼祠。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重修祠堂。祠东即晋溪书院,二者浑然融为一体,是由王琼别墅晋溪园改建。

晋溪园建成于明世宗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选址幽静,建筑适中,园内正厅溪翁堂曾为王氏祖堂,王琼病故后改建晋溪园为晋溪书院。20世纪八九十年代应海外太原王氏寻根谒祖之要求,经反复考证,查明书院溪翁堂即王氏祖堂。由"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于1992年10月15日修缮完毕,为海外太原王氏后裔回乡寻根谒祖、参观旅游及进行商贸经济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书院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正门保留"晋溪书院"原额,外院为炊事、事务等用房。原作为讲堂的三间过厅今已改作太原王氏接待室,两侧各五间厢房陈列太原王氏之各种资料。作为王氏祖堂的三间正厅溪翁堂内新塑了太原王氏开族立姓之始祖周灵王太子晋王子乔像,两侧耳厅今祀王氏列祖灵位。厅后辟门,与王琼祠相通,院北有圣母殿,内祀周武王妻唐叔虞母邑姜。将周武王二十二世孙太子晋王子乔奉祀于此,地最相宜,俨然王氏家庙,确是名实相符之太原王氏谒祖圣地,海外王氏来此祭拜者一年四季络绎不绝。

13、奉圣寺与舍利生生塔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奉圣寺

晋祠中轴线南侧有奉圣寺,全称"十方奉圣禅寺",又名"释迦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今已与晋祠风景、文物区融为一体。寺原为初唐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别墅,为唐高祖李渊所赠,尉迟敬德因一生打仗杀生过多而致晚年"谢宾客不与通"。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鄂国公尉迟恭捐别墅建寺,寺宇虽屡经兴废,但初唐所建大殿仍保留始创时之形制。但于20世纪50年代初却毁,80年代初予以重建。

寺院山门遗址上矗立景清门,系1980年自祠北东侧迁建于此,门名取自窦庠《太原送穆质南游》诗:"今朝天景清,秋入晋阳城"句。

中殿原为山西汾阳二郎庙过殿,1982年迁建于此。在被毁的初唐所建正殿遗址上建太原马庄芳林寺大殿,系1980年迁建于此。

寺内建筑虽非原建而多是从别处迁建于此,但布局仍保留原有形制,完整、严谨而紧凑。

寺内两侧长廊陈列唐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镌刻之《大方广佛华严经》石碣64方(原为126方),系武则天请于阗高僧实叉难陀所译经卷,共八十卷。石刻佛经由武则天本人亲自作序,诗人宋之问具体经办,著名书法家吕仙桥等书丹,原藏太原西山的太山脚下风峪沟之风洞内,今陈列于奉圣寺,是国内罕见的珍贵文物。

奉圣寺北有浮屠院。建于清乾隆十三年。浮屠院即"塔院",舍利生生塔就坐落在院中央,坐北朝南,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重建。

你知道三晋之胜的晋祠吗?

舍利生生塔

相传善修和尚重建此塔开挖地基时于离地丈许处挖得石匣和石碣各一个,石匣内藏金瓶和银瓶各一只,瓶内装舍利子千百粒,光彩夺目。《高僧传》中考证,隋开皇间敕晋阳舍利仅一粒也。到宋宝元三年(公元1040年)重建,亦未听说舍利有增加。而到数百年后,增加到数千粒。可谓生生不息,故名"舍利生生塔”。

舍利生生塔虽然在清高宗乾隆年间重建之后脱胎换骨,被打上了清代建筑的印记,但仍旧保留着隋文帝开皇年间问世时的品格,何况塔下地宫内所埋藏的舍利子乃隋文帝敕赐晋阳之原物!自它问世后的千百年来以佛家所独有的"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宽容、飘逸和潇洒远离热闹的中轴线,偏处晋祠南端,冷眼旁观着人间时序的更替和晋祠兴衰的变易,确乎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明史和三晋文化发展史的晋祠庙宇群的最佳见证。

晋祠是从以祭祀西周初期因"翦桐"而致"封弟"的第一代诸侯姬叔虞的祠堂,逐渐演变成为以太原为郡望的姬姓王氏子孙们的"家庙",并进而成为以唐(桐)——即太原——为根据地成就大事业的封建统治者的精神依凭和心灵圣地,晋祠所建立的血统因缘显而易见。

"翦桐(唐)封弟"是周成王翦灭唐(桐)这个小国而将其封赐给胞弟叔虞的,而并非太史公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望文生义地解释为剪桐树叶为圭而戏封其弟,故叔虞祠亦即晋国创始人唐叔虞的祠堂理当建在唐(桐)这块土地上,晋祠所建立的地域因缘也是显而易见的。

晋祠建立的血缘与地缘关系,是晋祠文化的基础。就像彭海先生在作品《晋祠文物透视》一书中所言:"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和家庭。同时由于农业社会的血缘关系从一开始就带有地缘关系的性质,因而远在历史的早期就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宗法观念。

就是说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传统的强大力量和长期延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晋祠文化的基本特色。充分理解和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明了为什么晋祠——唐叔虞祠久经历史的'选择'而牌位不倒。圣母为何被最终消融在'子母'关系的孝亲观念之中。为什么儒家文化统治晋祠宗教成为其文化的一大特色。为什么晋祠的山水人格化最终以叔虞、圣母的面貌出现以及晋祠唐、五代以降浓烈的乡土崇拜的长期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