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作者:苍笙客栈

嘉庆帝自继位起,便以“倡导实政”为要务,多次在谕令中严明为政“不可虚应故事”、“不在多言”,为政应追求实际,厌恶虚言敷事,注重实践。

嘉庆帝主张“为政之要无欺无隐,为臣之要我君臣应共勉之”,强调无论是君还是臣,都应该坚定自身原则,杜绝欺瞒隐匿的作风。

嘉庆帝十分重视奏报的真实性,在处理政务时,注意从实际出发,深恶痛恨不务实政、惯会粉饰升平的官员,力图扭转歪曲不正的官场风气。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嘉庆十三年,台湾镇总兵武隆阿参奏台湾府知府邹畏避铺张,不务实政。

于是,嘉庆帝委派阿林保秉公详查。

不久后,查明情况的阿林保据实奏报嘉庆帝:“邹翰于朱清匪船窜至沪尾,并不亲往会营堵,及至贼退之后,复捏称雇募商船义勇,调集屯番,每月雇船价值番银八九千圆,义勇屯番口粮银四千六百余两,详请作正开销”。

实际上,“该处将弁等所带雇募商船仅有五只,雇集义勇屯番不满六百名”,和邹翰奏报的商船和义勇屯番数目“多寡悬殊”台湾府知府邹翰掩过为功,“种种捏饰,竟以全无影响之事,任意铺张,实出情理之外”。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对此,嘉庆帝气愤不已,下令严惩不贷,以示警醒。

自然灾害的出现是对统治者统御能力的考验。

灾情的处理关乎民众对于朝廷的信赖度是上升还是下降,从而影响统治稳固,嘉庆帝深知这一点。

因此在继位后,凡地方出现地震、水、旱、蝗、雪、潮、雹、风等灾害时,他都会做到心系灾情,感念灾民疾苦,积极开展赈灾救灾,尽可能地动用人力物力有挽救灾民性命。

比如嘉庆九年,阜宁、铜山、、丰、沛、睢宁、宿迁、桃源、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海门、兴化等地遭遇水灾。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嘉庆帝得知灾情后,下令缓征受灾地区的“新旧额赋,及蠲赈有差,并截留徐州府属萧、砀山等七州县本年漕粮备赈。”

事实上,纵观嘉庆一朝,若地方遇灾,除了上述缓征新旧额赋之外,嘉庆帝还会根据当地的受灾的实际情况,采取减免受灾地本年额赋、旧欠额赋、新旧额赋一并免除、向灾民无偿发放一个月的口粮果腹,以及为灾后重建提供钱粮和等物资支持等举措,缓解灾情,救济灾民。

务实的嘉庆帝十分厌恶官员们粉饰灾情的虚伪行径。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乾隆晚年开始,清朝吏治腐败愈演愈烈,文恬武嬉,官员多置民于不顾,即使地方出现疫情,官员也是多加粉饰,视民命为草芥。

嘉庆在位期间,因民间教匪作祟,使得四川连年遭受兵火纷扰。

嘉庆二年七月,嘉庆出巡热河时,大规模降雨席卷京师,平地水深可达二三尺不等。

留京王大臣等却奏报嘉庆帝:“初二日旋即开霁,即或因此时庄稼俱已长成,高阜之处,晴霁后水势全消尚无妨碍,其低洼地方,被淹甚少,不致成灾”。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留京王大臣们皆不据实奏报,就连科道官员也是三缄其口,对灾情真相“亦无一字奏闻”。

嘉庆帝得知事情原委后,明确表示留京王大臣玩忽职守,粉饰太平,以至民隐无由上达的卑劣行径“不可不示以惩创”。

于是,嘉庆帝勒令相关人等尽快查明灾情,据实奏报“京一带田禾有无妨碍?及低洼处所是否淹浸之处?”并且将所有涉事的留京王大臣、顺天府尹、总管内务府大臣等皆著交部议处。

嘉庆帝倡导“有天下国家者,尚慎旃哉”,以谨慎小心为要务,力求“慎终如始。”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嘉庆四年,嘉庆帝召见刑部侍郎熊枚时说道:“罪名大小,律有明条,自应勘核案情,援引确当,务使法足蔽辜,不致畸轻畸重,方为用法之平”。

倡导“国家慎重刑名,因有三法司会议之制所有刑部会题各案,都察院大理寺堂官,均当悉心酌核,其有未协者,或改轻为重,或改重为轻,惟期情法之平,合众论以成一是,若漫无可否,一味随同画诺,亦安用多此会议为耶”。

嘉庆帝这般费尽口舌,一再告诫群臣的目的是敦促和告诫大小官吏们应该谨慎办案,遵守律法规定,不可滥用刑罚。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嘉庆帝绝非喜怒无常的暴君。

他认为贤明的帝王应该谨慎利用律法,从而实现以宽柔并济的手段治理天下。

刑罚事关人命,不可轻率。嘉庆帝坚信“弼教化,正风俗,皆从慎刑始,”将慎刑视为事关宣扬教化和端正风俗的要事。

“慎用刑”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嘉庆帝在位期间,多次以实际行动证明他对于刑罚的慎重态度。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自乾隆末年开始,白莲教叛乱风起云涌,持续蔓延数省,朝耗费巨额军费和兵力,嘉庆帝用时九年,方才将其平息。

天理教叛乱成为嘉庆帝治国理政的一大困扰。

嘉庆帝深恶痛绝各路为首的贼目及实系党恶者,下令将被获擒的贼目“均须悉数严办”。

但对教匪中大量被贼胁诱的人员,嘉庆帝网开一面,认为“尚可从宽者,应免其一死,分发伊犁、回疆、黑龙江等处为奴”,如有能缚献贼首,悔过立功,过往罪过既往不咎,“或潜行散去,或临阵投降,亦必释回乡里,俾安生业”,得以善终。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嘉庆帝“本人素习俭朴,”“天性不喜珠玉”“在藩邸時一切服御起居从简”,不争口腹之欲,不以劳民伤财为荣,“无声色狗马之娱,而且以崇俭黜奢自律”。

亲政后,嘉庆帝“时以崇俭黜奢,倡导寰宇,以冀亿兆阜康,风俗淳懋,”,“凡珍异华美之物皆所不取”以身作则,躬行节俭,是学界公认的节俭帝王。

鉴于明朝中后期皇帝消极怠政,以致宦官乱权的教训,清历代帝王无论个人能力强弱,皆恪尽职守,勤勉为政,严于克已。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嘉庆帝一生勤求治理,克已自律,待已严苛,惟日孜孜,不敢稍自暇逸。

嘉庆帝是大陆历史上出了名的勤勉帝王。

嘉庆四年,大臣奏修缮盛京夏园行宫。

嘉庆认为盛京是龙兴之地,用于恭谒陵寝和思慕先祖。

为免日后屡增行殿,奢靡泛滥成灾,嘉庆帝责令所有夏园行宫不可过度修缮,以至徒增华费。

清朝十二帝中,功绩排名前三的皇帝,嘉庆榜上有名,谁说他无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