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

作者:蒼笙客棧

嘉慶帝自繼位起,便以“倡導實政”為要務,多次在谕令中嚴明為政“不可虛應故事”、“不在多言”,為政應追求實際,厭惡虛言敷事,注重實踐。

嘉慶帝主張“為政之要無欺無隐,為臣之要我君臣應共勉之”,強調無論是君還是臣,都應該堅定自身原則,杜絕欺瞞隐匿的作風。

嘉慶帝十分重視奏報的真實性,在處理政務時,注意從實際出發,深惡痛恨不務實政、慣會粉飾升平的官員,力圖扭轉歪曲不正的官場風氣。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

嘉慶十三年,台灣鎮總兵武隆阿參奏台灣府知府鄒畏避鋪張,不務實政。

于是,嘉慶帝委派阿林保秉公詳查。

不久後,查明情況的阿林保據實奏報嘉慶帝:“鄒翰于朱清匪船竄至滬尾,并不親往會營堵,及至賊退之後,複捏稱雇募商船義勇,調集屯番,每月雇船價值番銀八九千圓,義勇屯番口糧銀四千六百餘兩,詳請作正開銷”。

實際上,“該處将弁等所帶雇募商船僅有五隻,雇集義勇屯番不滿六百名”,和鄒翰奏報的商船和義勇屯番數目“多寡懸殊”台灣府知府鄒翰掩過為功,“種種捏飾,竟以全無影響之事,任意鋪張,實出情理之外”。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

對此,嘉慶帝氣憤不已,下令嚴懲不貸,以示警醒。

自然災害的出現是對統治者統禦能力的考驗。

災情的處理關乎群眾對于朝廷的信賴度是上升還是下降,進而影響統治穩固,嘉慶帝深知這一點。

是以在繼位後,凡地方出現地震、水、旱、蝗、雪、潮、雹、風等災害時,他都會做到心系災情,感念災民疾苦,積極開展赈災救災,盡可能地動用人力物力有挽救災民性命。

比如嘉慶九年,阜甯、銅山、、豐、沛、睢甯、宿遷、桃源、山陽、清河、鹽城、安東、海門、興化等地遭遇水災。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

嘉慶帝得知災情後,下令緩征受災地區的“新舊額賦,及蠲赈有差,并截留徐州府屬蕭、砀山等七州縣本年漕糧備赈。”

事實上,縱觀嘉慶一朝,若地方遇災,除了上述緩征新舊額賦之外,嘉慶帝還會根據當地的受災的實際情況,采取減免受災地本年額賦、舊欠額賦、新舊額賦一并免除、向災民無償發放一個月的口糧果腹,以及為災後重建提供錢糧和等物資支援等舉措,緩解災情,救濟災民。

務實的嘉慶帝十分厭惡官員們粉飾災情的虛僞行徑。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

乾隆晚年開始,清朝吏治腐敗愈演愈烈,文恬武嬉,官員多置民于不顧,即使地方出現疫情,官員也是多加粉飾,視民命為草芥。

嘉慶在位期間,因民間教匪作祟,使得四川連年遭受兵火紛擾。

嘉慶二年七月,嘉慶出巡熱河時,大規模降雨席卷京師,平地水深可達二三尺不等。

留京王大臣等卻奏報嘉慶帝:“初二日旋即開霁,即或是以時莊稼俱已長成,高阜之處,晴霁後水勢全消尚無妨礙,其低窪地方,被淹甚少,不緻成災”。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

留京王大臣們皆不據實奏報,就連科道官員也是三緘其口,對災情真相“亦無一字奏聞”。

嘉慶帝得知事情原委後,明确表示留京王大臣玩忽職守,粉飾太平,以至民隐無由上達的卑劣行徑“不可不示以懲創”。

于是,嘉慶帝勒令相關人等盡快查明災情,據實奏報“京一帶田禾有無妨礙?及低窪處所是否淹浸之處?”并且将所有涉事的留京王大臣、順天府尹、總管内務府大臣等皆著交部議處。

嘉慶帝倡導“有天下國家者,尚慎旃哉”,以謹慎小心為要務,力求“慎終如始。”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

嘉慶四年,嘉慶帝召見刑部侍郎熊枚時說道:“罪名大小,律有明條,自應勘核案情,援引确當,務使法足蔽辜,不緻畸輕畸重,方為用法之平”。

倡導“國家慎重刑名,因有三法司會議之制所有刑部會題各案,都察院大理寺堂官,均當悉心酌核,其有未協者,或改輕為重,或改重為輕,惟期情法之平,合衆論以成一是,若漫無可否,一味随同畫諾,亦安用多此會議為耶”。

嘉慶帝這般費盡口舌,一再告誡群臣的目的是敦促和告誡大小官吏們應該謹慎辦案,遵守律法規定,不可濫用刑罰。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

嘉慶帝絕非喜怒無常的暴君。

他認為賢明的帝王應該謹慎利用律法,進而實作以寬柔并濟的手段治理天下。

刑罰事關人命,不可輕率。嘉慶帝堅信“弼教化,正風俗,皆從慎刑始,”将慎刑視為事關宣揚教化和端正風俗的要事。

“慎用刑”不隻停留在理論層面。

嘉慶帝在位期間,多次以實際行動證明他對于刑罰的慎重态度。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

自乾隆末年開始,白蓮教叛亂風起雲湧,持續蔓延數省,朝耗費巨額軍費和兵力,嘉慶帝用時九年,方才将其平息。

天理教叛亂成為嘉慶帝治國理政的一大困擾。

嘉慶帝深惡痛絕各路為首的賊目及實系黨惡者,下令将被獲擒的賊目“均須悉數嚴辦”。

但對教匪中大量被賊脅誘的人員,嘉慶帝網開一面,認為“尚可從寬者,應免其一死,分發伊犁、回疆、黑龍江等處為奴”,如有能縛獻賊首,悔過立功,過往罪過既往不咎,“或潛行散去,或臨陣投降,亦必釋回鄉裡,俾安生業”,得以善終。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

嘉慶帝“本人素習儉樸,”“天性不喜珠玉”“在藩邸時一切服禦起居從簡”,不争口腹之欲,不以勞民傷财為榮,“無聲色狗馬之娛,而且以崇儉黜奢自律”。

親政後,嘉慶帝“時以崇儉黜奢,倡導寰宇,以冀億兆阜康,風俗淳懋,”,“凡珍異華美之物皆所不取”以身作則,躬行節儉,是學界公認的節儉帝王。

鑒于明朝中後期皇帝消極怠政,以緻宦官亂權的教訓,清曆代帝王無論個人能力強弱,皆恪盡職守,勤勉為政,嚴于克已。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

嘉慶帝一生勤求治理,克已自律,待已嚴苛,惟日孜孜,不敢稍自暇逸。

嘉慶帝是大陸曆史上出了名的勤勉帝王。

嘉慶四年,大臣奏修繕盛京夏園行宮。

嘉慶認為盛京是龍興之地,用于恭谒陵寝和思慕先祖。

為免日後屢增行殿,奢靡泛濫成災,嘉慶帝責令所有夏園行宮不可過度修繕,以至徒增華費。

清朝十二帝中,功績排名前三的皇帝,嘉慶榜上有名,誰說他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