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奉劝兄弟姐妹多的中年朋友,即使你条件再好,也不要独自赡养父母

作者:静枫听史

文|

编辑|

(注:本文纯属虚构,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智阅读)

自古以来,赡养父母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作为子女的我们,在长大后,有义务也有责任赡养父母。

但作为过来人,我要奉劝各位中年人一句,如果你有很多兄弟姐妹的话,即使你生活条件再好,也不要独自赡养父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老伴一共兄弟五个,他排行老三,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两个弟弟。

在老伴五兄弟中,他是最有出息的一个,是这几个兄弟姊妹当中唯一一个,考上大学并在镇上扎根的人。

因为他是家里最有出息,也是最挣钱的一个,所以家里一些大的开销,基本上就都由老伴包揽了。

刚工作那两年,老伴几乎就没存下什么钱,先是帮大哥盖了新房娶了媳妇,然后就又是张罗着给四弟和五弟盖结婚用的房子。

所以我俩结婚的时候,除了他单位上分的那几十平米的小房之外,啥都没有,彩礼没有,就连一个像样的婚礼都没有。

拍结婚照的那一天的西服,都是他管他们单位上的同事借的,可即便如此,我也心甘情愿地跟了他。

结婚之前,公公婆婆就没管过我和老伴,结婚后,就更别说了,除了每个月来找我们要生活费之外,就没再踏进过我家的大门了。

不过,我也乐得清闲,省的有婆媳矛盾了,结婚的第二年我生下了女儿,当时为了不耽误工作,我想叫婆婆过来帮我照顾女儿一段时间。

奉劝兄弟姐妹多的中年朋友,即使你条件再好,也不要独自赡养父母

婆婆却跟我说,她还要帮着大哥照顾孙子呢,没空来帮我,可当时大哥家的孩子都五岁多了,根本不需要时时刻刻在身边看着,再说了,大嫂没有工作,看个孩子完全可以。

我也没跟婆婆计较,便把我妈叫了过来帮我看孩子,顺便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

那时我妈还是工厂里的工人,为了帮我看孩子才不得已辞掉工作的,为了补偿她,我和老公决定每月给母亲一些钱,算是我俩对她的补偿。

不知道婆婆从哪里听说了这件事情,和我们大闹了一顿,也非得要我们每个月给她钱,老公跟他解释,我妈是因为帮我们看孩子,照顾我们的起居,才会给钱的。

婆婆听了不乐意,说那我也去给你们看孩子去,我也给你们做饭洗衣去,你也得给我钱。

我说,家里已经有我妈了,不需要那么多人了,而且人太多也住不下。

婆婆白了我一眼说,就知道你和小辉(老伴)不是一条心,挣的钱光想着怎么往娘家拿了,现在我让你们给我点,你就推推嚷嚷的,一点不痛快。

婆婆这无理取闹起来,我俩是真没辙,只能叫我母亲搬了回去,叫婆婆住了进来。

自从婆婆住进来以后,我家鸡飞狗跳的生活就没有断过,我和婆婆说了该怎样照顾孩子,怎样洗衣服。

婆婆偏偏不听,说她用自己的土方法养大了五个孩子,不用那么娇气,我让婆婆把大人和孩子的衣服分开来洗,她也不听,说那样浪费水,花的水费多。

不仅如此,婆婆还把菜做的特别咸,问她的时候,她竟然说是故意的,说这样菜不容易坏,吃的还慢,最重要的是还能省下一部分的买菜钱。

我和老伴说了婆婆很多次,但她始终还是按照自己的老思想,根本就不听我们的劝告,最后我俩实在受不了了,找了个借口把婆婆送回了乡下。

奉劝兄弟姐妹多的中年朋友,即使你条件再好,也不要独自赡养父母

婆婆走后,我也没敢把我母亲再请回来,生怕婆婆再因为这个事情而和我大吵一架。

那段时间应该是我和老伴最累的一段时间了,白天的时候,我和老公轮流把孩子带在身边,晚上回到家后,还得自己做饭洗衣、带孩子。

好不容易熬过了最苦的那几年,孩子上学了,我俩能喘口气,婆婆就又来催生,说家里没个男孩不行,叫我俩赶紧趁着年轻再要一个男孩。

我俩没同意,婆婆就骂我俩,说我俩断了他家的香火......,我和婆婆说,大哥和四弟五弟家都有男孩,怎么就叫断了香火。

婆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我才听大嫂说,婆婆是怕我们没儿子,以后把家产都留给外人。

我和老伴都挺看不惯婆婆的做法的,所以除了迫不得已要回老家的时候,我俩都是能躲就躲,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回去,省的叫自己烦心。

后来,公公去世以后,这种相安无事的氛围就被打破了,大哥和四弟还有五弟因为婆婆的养老问题打了起来。

他们都想要婆婆手里的那套老房子的使用权,和名下的几亩薄地,但却谁都不想接婆婆过去养老,都互相推辞说自己没有时间。

到底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老伴不忍心看着婆婆被推过来、推过去的,在中间受气,跟他的几个兄弟说,我这也快退休了,也有时间,咱妈的养老我就负责了吧。

我家里就一个女儿,负担也小,手里也有退休金,你们也不用给我钱,就常回来看看咱妈就行,别让她老人家寒了心。

老伴他们兄弟几个痛痛快快地就答应了,最后老家的房和地也没有被一家独占,而是平均分配了一下,当然这其中没有我老伴任何事情。

奉劝兄弟姐妹多的中年朋友,即使你条件再好,也不要独自赡养父母

婆婆感到我家的前几天还算是正常,或许是还没从几个儿子推辞养老中缓过来,不敢在我家“造次”。

我看着婆婆这副模样也是心疼,对她也少了几分怨气,都是尽心尽力的伺候她,还带她再镇上玩了几天,放松心情。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吧,婆婆的精力恢复了过来,又变成了原来那副咄咄逼人的样子,对我和老伴指手画脚的,嫌弃我们照顾得不周到。

我也没跟她计较,她既然提出了问题,那我就去尽力的改变,只是没想到好心没得到好报。

婆婆看我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就更加猖狂了,整天不是嫌饭菜不合口味,就是屋子没给她打扫干净,要不就是衣服没给她手洗。

不管自己抱怨,她还把这些事情都告诉了大哥、二姐、还有两个弟弟,那段时间,我和老伴几乎天天都能接到他们的问责电话,我和老伴心里委屈,可也无人诉说,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前年的时候,婆婆突发脑溢血,虽抢救及时,但也因此瘫在了床上,生活不能自理。

出院以后,婆婆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了,老伴给他喂饭,她也不好好吃,有时一个不愿意了,就直接把碗摔在地上,末了还得跟人家说,我俩虐待她,不给她饭吃。

因为瘫痪在床,婆婆的吃喝拉撒都得在床上解决,偏偏婆婆还是个倔脾气,不肯用纸尿裤。

我俩也就由着她去了,只是苦了我和老伴,一天要给婆婆洗好几次澡,床单被罩也是一天换好几次,冬天的时候不容易干,根本就换不过来。

后来看婆婆总这么闹也不是个办法,我和老伴商量给婆婆买了辆轮椅,平常天气好的时候,我就推着她出去走走,也看看外边的风景,省的整天睁眼醒来就是想着怎么“琢磨”我俩。

奉劝兄弟姐妹多的中年朋友,即使你条件再好,也不要独自赡养父母

婆婆瘫痪之后,大哥和四弟五弟倒是来过几次,也带了些东西,只是都是些婆婆不能吃的,不是太甜,就是太硬。

可即便如此,婆婆也非常的开心,他们一来就直夸他们孝顺,离这么远还想着过来看看,然后就是向他们控诉我和老伴。

一开始大哥和四弟五弟也和我俩闹过,可来了几次,发现婆婆总是那套话,也就识破了婆婆的小心思,再者,他们没伺候过婆婆一天,心里也没底气去说我们。

我们之间出现矛盾是在去年冬天,那会儿我被婆婆吵的整夜里睡不好,白天想补会儿觉,婆婆还一个劲的叫我,身体根本就受不了。

那次和老伴给婆婆洗澡的时候,我就毫无预兆的晕了过去,后来老伴叫来了女儿和邻居,合力把我送去了医院。

老伴没能陪我多长时间,因为婆婆还需要照顾,便让女儿请了个假,在医院里陪了我两天。

后来女儿的公司有事实在走不开,老伴就给大哥、二姐还有四弟五弟打去了电话,说让他们来城里照顾婆婆几天,等我出院以后,他们再回去。

谁想到,他们一个个的都找借口说自己有事,大哥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不能熬夜,照顾不了婆婆。

二姐说还要给侄子看孙子,走不开,四弟五弟说自己确实年轻,但家里还有两个儿子没结婚呢,得去挣钱,来不了。

老伴也是真的生了气,跟他们说,要不你们就来照顾咱妈,要不就出钱请保姆来照顾咱妈,反正我是得去医院照顾老伴,我不管了。

一说出钱,一个个都没了声,末了还是大哥说话,说我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女儿也结婚了,家里没负担,就别平分了,又不是没那个能力承担。

奉劝兄弟姐妹多的中年朋友,即使你条件再好,也不要独自赡养父母

老伴气的不行,跟大哥说,我们是比你们条件好一点,可娘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娘,你们刚结婚的那会儿,娘四处帮你们,可没帮过我啊,我做到这份上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你们要是实在不想出力,我就把咱妈送到养老院,费用平分,也别总想着我一个人承担所有。

他们兄弟姐妹几个,看在老公这说不通,也就同意了把婆婆送去养老院,费用五个人平均分。

后来我出院以后,去过养老院看过几次婆婆,婆婆每次都央求我把她带回去,说她在这里待的不习惯,她想回家。

婆婆跟我保证,她回去之后一定不闹了,也不乱发脾气了,一定听我和老伴的话。

我有点心软,想找老公谈一谈,老公听都没听完就拒绝了我,说他是绝不可能把婆婆再接回来的,他也不相信她能变好。

奉劝兄弟姐妹多的中年朋友,即使你条件再好,也不要独自赡养父母

只能说这次大哥他们的做法是真的让老伴生了气,我也没有了办法,把婆婆送去养=养老院以后,大哥还在村子里说,是我们虐待婆婆,他们看不过去,才把婆婆送进养老院的。

只是这番说辞,能信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当个笑话听听就过去了,毕竟他们在村子里的作为是有目共睹的。

在这里,也奉劝各位中老年朋友们,如果有兄弟姐妹的话,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能力好,就把父母的赡养责任独自包揽过来。

独自赡养父母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如果父母不偏心的话还好,如果父母偏心的话,往往你就是那个出力还不讨好的人,而那些只是偶尔来看望的子女,却成了他们眼中的孝子。

赡养父母的确是我们做子女的责任,但也不要为逞一时之强,就把自己和自己的小家搭进去。

有兄弟姐妹的,还是要提前商量好父母的养老问题,避免出现像我这样的情况,不仅老人不待见,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搞砸了。

奉劝兄弟姐妹多的中年朋友,即使你条件再好,也不要独自赡养父母

(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本文通过虚构情节,旨在提醒中老年用户正确对待养老问题,平安喜乐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