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作者:青春兰州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农村广阔天地,青年大有可为。近期,兰州团市委联合兰州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共同开展“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兰州市乡村振兴优秀青年事迹展播活动。他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以青年人的智慧、技能和韧性,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青春激情和奉献情怀。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

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在永登县庄浪河川龙泉寺镇的东片区,有一个带领当地农民通过产业发展走向乡村振兴道路的“排头兵”,他就是永登县高素质农民学员、永登县子山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子山。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唐子山,男,汉族,生于1997年6月,甘肃永登人,大专学历,预备党员,家住永登县龙泉寺镇大涝池村,2022年当选永登县青年联合会秘书长,2022年当选兰州市青联委员,2023年获得高素质农民称号,2023年评选为永登县乡村致富之星。2017年回乡创业接手了永登县子山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131人,注册资金300万元,社员出资总额330万元,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为零,合作社现有大型青贮机、打草机、收割机、粉碎机等各种大型农机具30余台(辆),注册永登东山驴肉商标1个。2023年合作社生产玉米饲草3万吨、实现收入1500万元,肉驴出栏500头、实现收入500万元,收购加工各类农作物秸秆0.4万吨、实现收入400万元,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能手和农民致富带头人。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常怀桑梓情结赤子心

故土难离,思乡情切。2017年秋天,唐子山同志毅然放弃了在城镇寻找工作岗位的机会,回到家乡——大涝池村。当他了解到家乡仍以种植小麦、胡麻等农作物为主要耕作方式,且生产盲目,耕作粗放,收入微薄等信息后,唐子山进行了深度思考,怀揣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他最终确定以发展高原夏菜产业为突破口,流转土地100亩,积极发展高原夏菜产业,他与省农科院、县引大、县农技中心合作,全面推广高效节水管灌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高原夏菜喜获丰收,实现利润50万元,为合作社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当年大涝池村全村发展高原夏菜种植面积500亩,人均增收1000元。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探索合作经营谋发展

2017年他接手了永登子山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从种到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提升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高了产品产量和品质。唐子山秉持“一人富不如大家富”发展理念,团结带领乡亲们走合作经营之路。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大涝池村全村饲草玉米种植面积达5000亩,辐射东山片各村达10000余亩,年产饲草玉米7.5万吨,饲草供应链触及兰州、白银等省内地区和青海省部分地区。

合作社发挥自身和行业优势,积极探索种、养、加一体化的绿色循环产业,不断拉长饲草玉米种植加工、肉驴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的循环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了尽快让农民掌握饲草玉米种植的技术,合作社从多方面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一是起用本土人才,从合作社中挑选种植经验丰富的人员指导农户生产。二是为社员提供经验交流平台,每年合作社组织社员开展2-3次经验交流,通过技术能手传、帮、带的作用,积极为农户排忧解难。三是开展技术培训,由合作社牵头,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和讲座,把社员多年总结出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当地农民,每年举办培训班3次、培训农民15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000余份。四是带领合作社社员、农民外出参观学习,每年合作社组织社员、农户到外地参观学习3-4次。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永做乡村振兴“排头兵”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以后,大陆的“三农”政策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唐子山深知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对乡亲们来讲意味着什么,他常说:“我是大涝池村的合作社带头人,就要为农民脱贫致富找出路”。2017年,合作社投资500万元,流转土地50亩,建成了高标准肉驴养殖场。从辽宁、山东引进肉驴300头,发展特种肉驴养殖产业,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按照“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带动模式,发挥自身和行业优势,积极探索种、养、加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不断拉长饲草玉米种植、加工、肉驴养殖、有机肥生产的循环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唐子山始终不忘巩固大涝池村的脱贫攻坚成果,依托合作社的发展基础。按照“农民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思路,吸纳山区8个村财政专项产业发展扶贫资金306.75万元,按照8%的比例进行分红,促进238户674人贫困户直接增收24.54万元,人均增收364元。合作社响应“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号召,依托饲草、肉驴、肉牛产业,吸纳大涝池村及周边7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285万元,按照6%的比例进行分红,8个村集体经济增收17.1万元,实现了产业旺、村增收。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作为农民的儿子,唐子山造福桑梓,积极助推农村改革的落地生根,采取“村级土地银行(农户)+经营主体(基地)+村集体”的模式,带动农民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务入股等方式参与农村改革,盘活了沉睡资产、用活了各类资金、激活了内生动力。合作社生产经营中农民入股914户3121人、土地入股5000亩、资金入股60万元、固定劳动力入股10人,探索了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入股分红金、基地务工挣薪金的增收模式。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唐子山同志始终把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大涝池村经济的发展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树立了新时代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下一步他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全产业链为主攻方向,紧密结合肉驴、饲草、肉牛产业发展,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管理方法和运行理念,把合作社打造成集饲草规模化种植、肉驴肉牛标准化养殖、饲草精细化加工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助推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我们坚信在宽广的农村天地里,会因为一大群像唐子山同志一样的致富带头人引领下,农民共同致富的路一定会越拓越宽。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END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编辑:南若愚责编:李娟校审丨王丹煜、张映东来源:共青团兰州市委

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丨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