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建议家长们都看看

作者:兰妈谈育儿
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建议家长们都看看

文/兰妈谈育儿

你的孩子为什么会经常被人欺负?原因很有可能就藏在家长看待事件的态度中

有一位妈妈,给我发消息抱怨说:

我儿子的校服,在学校被后面同学故意撒上墨囊,我让他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为什么会那么懦弱地被人欺负,他却暴躁地冲我大发脾气,难道还是我这个妈妈做错了吗”

直到深入了解才发现

原来,这位妈妈口中的儿子,平时乖巧听话,很少有发脾气顶嘴的时候

这次发脾气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回家告状

他对妈妈说:“我想换座位,后面的同学总是欺负”

妈妈则认为换座位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儿子能坚强、多一点成长

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建议家长们都看看

于是,就对孩子说:

“为什么别人就欺负你?肯定是有原因的”

“也许是你不小心碰到人家了”

“也可能是你挡到同学看不见黑板”

“又或者你是不是跟其他同学说人家坏话了?”

男孩解释说:“没有,我没有”

妈妈继续质疑:“你没有招惹人家,人家为什么就欺负你呢?吃饱了撑着吗?”

就这样,母子两个人也因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吵,为了阻止儿子继续发脾气,她能做的就是命令孩子闭嘴,威胁孩子:“再嚷嚷就把你丢到门外”

结果,男孩是安静了,可母子之间的关系却进入了冰点

每次一说话,孩子要么吓得往后退,要么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

记得教育规划师何志琴曾说过: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

兰妈认为,这句话用在今天的主题里特别合适

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妈妈都不相信他,还能到哪里讨公道,又哪里有底气再去维护自身的权益呢

所以,每一个被欺负的孩子背后,都曾经被自己最爱的家长“欺负”过,没有被信任的底气,也自然就没有了保护自己的勇气

不想孩子成为这样任人欺凌的软弱者,那家长们记住了,一定不要对孩子做以下几件事:

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建议家长们都看看

01

质疑

不相信孩子说的话

同事小林,勤劳能干,是一个做事情从来不拖泥带水的精神小伙

可他的身上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敏感多疑”,“对谁都冷冰冰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以至于他在公司五、六年了,一直都是独来独往

私底下呢,同事们也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小林不合群,性格孤僻不爱理人,还有点高傲自大的样子

事实上,这个小伙并不是大家口中的样子

他不爱聚餐、不爱聚集聊天,主要是社恐、和自卑心作祟,与其坐在一起尴尬难受,倒不如下班回家后躲在房间里享受安静

而小伙之所以有如此心理,主要也是源自于儿时的一段心理阴影

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建议家长们都看看

读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喜欢欺负人的班霸,专门找那些不爱说话的人挑事

小林因性格腼腆不爱惹事,就几次三番被捉弄、嘲笑,有次打扫卫生时,还被班上几个恶霸拦着擦地,那些人就像是监工一样在旁边不停地指挥

一点没满意、不顺的地方就被拿出来撒气,甚至被逼着喝擦地的脏水…

小林委屈害怕,回到家后就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可妈妈并没有替他做主

而是用质疑的眼神问他:“在学校惹祸了吧?要不然你同学为什么那么做”

小林着急地回答说:“没有,我什么都没做”

妈妈依然不信,坚持说:“我只相信有因必有果,人家那么做肯定是有理由的”

眼里还含着泪的小林,听到这句话无力地低下头,他知道说再多也无济于事:因为妈妈根本不相信他

也就是那天过后,小林就变得郁郁寡欢、不爱说话,对谁都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或许,他的妈妈一直都不知道,曾经的那句“有因必有果”,并不是惹了什么事、闯了什么祸,而是一开始的不信任就让人失去了自信的底气

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都唯唯诺诺、小心翼翼,那到了外边只会任人鱼肉,看上去就好欺负的柔弱性格,也恰恰是从家里就被“欺负”过的谨小慎微

所以,爱孩子就要相信他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做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听孩子把话说完,这份倾听是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也是信任

有了前面的铺垫后,再多问一句“你是怎么想的”、“需要我做些什么”,而事情到这里才算是真正得到了回应

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建议家长们都看看

02

打击

喜欢揪着缺点不放

亲戚家有个11岁女儿,从小成绩优异、在班里也是集体投票选中的班长

可这个班长也仅仅只当了一个星期就撂挑子不干了

怎么回事呢?原来女孩的性格温婉,在学校根本就震慑不住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

当班长的第一天,班上的几个恶霸就公然挑衅,嘲笑她长得丑、人太瘦,看起来风一吹就倒了

这让女孩觉得心里很委屈,回到家就跟妈妈告状,希望妈妈能安慰一下她受伤的心灵

可妈妈听到那些嘲笑的声音,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跟着泼凉水打击说:

“人家说的也是实话,你看你,真的瘦的风一吹就倒了,丑就丑点呗,反正我们又不靠颜值吃饭”
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建议家长们都看看

这样的话看似安慰,实际上却是往孩子的心口捅刀子,轻飘飘的一句“又不靠颜值吃饭”,似乎也让女孩经历了第二次颜值伤害

还有一次,她感觉被最好的朋友孤立了,回到家也跟妈妈吐槽了这件事

可妈妈非但没有安慰,而是继续打击说:“连个作业都收不好,你说说,老师选你当班长还有什么用”

女孩解释说:

“我也不知道怎么招惹她了,她虽然是我最好的朋友,可处处给我找事,收作业的时候不交、发作业的时候也不接,就连我管其他同学纪律的时候也故意跑出来跟我作对,她这样肯定会影响其他同学、大家也会觉得我这个班长有名无实”

话说到这里,妈妈依然觉得女孩不懂事,带着责备的语气说:“当班干部就要大气一些,你这样玻璃心,根本就不适合当班长”

于是,受不了学校、和家庭的双方面打击,她第二天就到学校向老师“辞”掉了班长一职

其实呀,孩子遇到问题后回家告诉家长,最需要得到的就是安慰和鼓励

如果在最信任的爸爸妈妈这里都得不到安慰和认可,反而被揪着缺点不放地打击,那他们哪里还有信心继续走好自己的路呢

所以,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是让孩子“怕”你,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特别是那些经常揪着孩子缺点不放的家长,最后调教出来的也不是懂事听话,而是畏惧背后的疏远、和自我信心毁灭

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建议家长们都看看

03

比较

优秀的永远是别人

哀莫大于心死,有些孩子的“怕”,是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上大学的表弟,认识一个朋友,去年还因为无处可去,带回家收留了一个星期

从外表来看,那个男孩,跟表弟一样充满着青春朝气,但他却不止一次强调内心的自卑与不安

特别是吃饭的时候每次都怯懦地等着大家都入座,表弟和家人都劝他:“没必要那么拘束,把这当成自己的家,放宽心别那么大的压力”

可不管大家如何安慰和引导,这个男孩始终都那么拘束,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生怕给别人找麻烦

有一次,表弟告诉我,男孩想要趁着假期找份工作,希望我们这些亲朋好友都帮忙打听一下有没有缺人的短期工

当时我还夸男孩懂事,还没有毕业就想着找工作挣钱

没想到,男孩却告诉我:“找工作只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总在家里白吃白喝的一文不值”

原来,男孩的妈妈比较严厉,从小到大还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建议家长们都看看

不管自家孩子多么努力,有多么出色,她都提醒说:

“别高兴地太早,比你优秀的人一大把,刘姨家的儿子,年年考试班级第一,王叔叔的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有你老舅家的堂姐,人家毕业名校现在月薪好几万,可是出息了呀”

字里行间,无一不是在突出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么优秀

在这种比较下,曾经乐观开朗的男孩就变得郁郁寡欢,急于想证明自己,也害怕回去再面对妈妈的批评、唠叨、还有比较,所以才郁闷地无家可归

了解完这些,我突然特别心疼男孩

也许妈妈的初衷是希望男孩脚踏实地,不要骄傲自大地失去了拼搏与朝气,可自信也是决定一切的开始

一旦孩子认为:“我不够优秀”、“我不如别人…”,那即便是付出了十分努力,也会因为太多顾虑、太多敏感、乃至信心不够而无法全心投入

最后,被打败的也不是努力不够、付出不多,而是让人感到窒息的期盼过高、还有畏前畏后的信心不够

所以,每一个孩子被欺负之后,比起事件本身,更需要得到的是来自爸爸妈妈的信任、鼓励、还有维护

如果孩子连这点依靠的臂膀都没有,那还能指望依靠谁呢

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建议家长们都看看

那么,关于心理学上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