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作者:隆安融媒体

农历四月初八是那桐镇壮族民间的传统节日——农具节。眼下已经临近那桐“四月八”农具节,县内的民间手工艺人纷纷为即将到来的节日忙碌筹备着。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竹编农具手工艺人黄迪若制作的竹制品。卢昱霞 摄

在那桐镇那重村孙何屯,近段时间来,每天一大早,年近七旬的黄迪若大爷就开着电三轮车到村头的竹林砍竹子去了。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竹编农具手工艺人 黄迪若:我选用的竹子是广宁竹,这种竹子皮薄,比较柔韧,适合做竹编农具。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黄迪若在作坊内准备制作竹制品。卢昱霞 摄

砍下来的竹子,去掉头部和竹叶,就可以拉回家了。走进黄迪诺大爷家的小作坊,竹木的香气扑面而来,屋内的架子、地面,摆放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竹编制品,有竹帘、簸箕、竹篮、竹筐、斗笠,还有蒸饭木桶等。每个都制作得精美细腻,而且富有乡土气息。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竹编农具手工艺人 黄迪若:这些都是为那桐“四月八”准备的,过几天我会在福翁湖编织和售卖。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黄迪若在作坊内制作竹制品。卢昱霞 摄

黄迪诺大爷说,他从小就跟随爷爷学习竹编,这份热爱至今持续了半个世纪。在漫长的岁月里,黄大爷不断提升技艺并进行创新,他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竹编师傅。簸箕以前是用来分拣谷物的,现在很流行用来盛放食物,很受市场欢迎。黄大爷说,他现在手头上制作的簸箕,从选竹开始,到劈竹、开条、刮篾、编织.....需要花费将近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竹编农具手工艺人 黄迪若:现在买的人少了,我是在农闲时就做一些,都是熟客介绍朋友来购买的,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学,希望这个手艺能传承下去。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竹编农具手工艺人黄孚乾(左)制作竹编制品。卢昱霞 摄

同是孙何屯的竹编农具手工艺人黄孚乾,儿时受到父辈的心手相传,掌握了一门手工编制技艺。黄师傅平日在外地跑运输生意,闲时就在家里制作竹编农具,他编的农具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上备受好评,并且通过隆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商品供不应求。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竹编农具手工艺人 黄孚乾:我编的带有“隆安”字样的扇子、篮子和蝈蝈笼在电商平台上很好卖的。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黄孚乾制作的竹编制品。卢昱霞 摄 黄孚乾制作的竹编制品。卢昱霞 摄

在那重村委的农具展示室里,陈列着竹席、竹篓、簸箕、斗笠、水车和藤编等数百件带着浓浓农村气息的农具和手工艺品,让人仿佛回到农耕年代。近年来,那重村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民间手工艺,深入挖掘传统技艺中蕴含的潜在价值,帮助更多群众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那重村农具展室。卢昱霞 摄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那桐镇那重村党支部书记 李建红:那重村成立“壮乡巧娘”联合会,召集妇女们来参加手工培训班,主要是让留守妇女和不能外出务工的妇女在家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

那桐“四月八”筹备时 手工农具制作忙

那重村巧娘协会的妇女在编织手工编篮。卢昱霞 摄

据了解,今年那桐“四月八”农具节期间,特色农具、手工艺品现场制作展示等展示活动将在福翁湖举行,欢迎大家前来了解“那”乡的民俗文化,领略传统农具的独特魅力。

(文图/卢昱霞 摄/黄都政 卢昱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