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拜登要对中国产品下重手,耶伦感到不安:担心中国“报复”

作者:有凤Talk

对于拜登政府计划加征对华新关税一事,美方虽说声势很浩大,动辄就是要对中国产品加征三四倍的关税,这对中国有影响是肯定的,但应该只是小范围。#军史观察团#

就拿此次被拜登政府盯上的中国电动汽车举例,中国去年对美国出口的,满打满算也就三亿亿多美元。听起来好像也不能说就是少了,但同比欧盟当年出口给美国的74亿美元,确实也没有那么多。美国市场对中国重要吗?那是肯定的,但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来说,答案显而易见。

过去9年,中国电动汽车的产销量比重都是排在全球第一。尤其是去年,这一比重更是超过60%,全球销冠易主,比亚迪名声大噪。美国可以说中美电动汽车存在竞争,但要说通过加征关税打压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不太现实。

拜登要对中国产品下重手,耶伦感到不安:担心中国“报复”

中国电动汽车之所以出口美国的占比少,说到底还是美国早就给中国电动汽车设施了关税堡垒。欧洲车进入美国,只有2.5%的关税,但中国汽车却需要缴纳27.5%的关税。差距如此明显,拜登是否把关税提升到102.5%,美国人出于成本考虑,也只可能优先购买欧洲汽车。

如果美国仅对中国电动汽车下重手,对中美来说,都不算影响太大。

真正对中美都有影响的,其实是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生产设备等产品。原因很简单,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美国光伏产品压根离不开这些中国产品。有意思的是,由于遭到相关美企的反对,据称,拜登政府已经决定豁免这些产品。

这让美媒都认为,拜登政府此举,更多只是象征意义,因为拜登政府针对的对象,凑巧避开了美国消费者需求不算高的中国产品,这要说不是故意的,估计没人相信。

拜登这个时候拿出关税炒作,其目的应该跟特朗普不久前扬言若当选将对所有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一样,都是为了在美国大选中制造话题拉动选票。区别在于,拜登政府一边还在同中国积极对话,所以没有特朗普表现得那么激进,也算是给自己留了条退路。

但对于美方拿关税炒作,中方确实说过会采取措施回应。对于拜登的一些幕僚来说,他们心里就很没底了。比如美财长耶伦近期就多次试探,试图在不影响中美关系大局的情况下实施相关措施。

拜登要对中国产品下重手,耶伦感到不安:担心中国“报复”

耶伦极力解释,我们针对的目标“狭隘”,中国没必要强烈反应。同时她又老调重弹,表明美国想过跟中国脱钩,中国就不要“报复”了。

乍一看,拜登政府此次针对的中国产品,好像是权衡利弊的结果,但美方一边打压中国产品,另一边又不希望中国采取措施回应,并不现实。对中国影响不大,不代表美国就做对了。

只要美国付诸行动,中国方面的反应肯定会有。但我们推测,或许不会反应太大。中国气候特使当前还在美国访问,中美各层级的沟通并未中断,而在彼此能够合作的领域,双方也在尽可能创造继续合作的条件。

就美国加征对华新关税这件事来说,美国将中国电动汽车等优质产品拒之门外,损失最大的,也只可能是美国的企业和民众。2023年,美国福特汽车每卖出一辆电动汽车,预计都得亏损超过6万美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共赢,也只是短期保证了美国的就业,但从中长期去看,这只会让美国的产业转型更加遥遥无期。

耶伦担心中国会“报复”,其实大可不必。日前,我外交部在回应相关问题时已经说了,美方加征对华关税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中方完全可以要求世贸组织介入,直接揭露美国的双标。

美国与其抓着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不放,还不如正视自身的不足。连耶伦此前都曾承认美国只给予了相关行业大量补贴,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产品还比不过中国产品,只能说,美国承认中国产品的优秀,实在太难了。

拜登要对中国产品下重手,耶伦感到不安:担心中国“报复”

总之,不管是中方最高层此前访欧,还是韩国外长近日访华,这些国家均谈到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如果美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将中国推走,最终,损失最大的也只可能是美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