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党建融媒|小区怎么改,居民说了算

作者:大小新闻
党建融媒|小区怎么改,居民说了算

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1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宋晓娜 通讯员 晟嘉 泽坤 媛媛 摄影报道)走进芝罘区幸福街道幸国里社区,眼前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新铺设的道路干净整洁,改造后的楼房焕然一新,一簇簇绿植在阳光下拔节生长……

老旧小区“华丽蝶变”的背后,是党建引领“自治+共治”的生动实践。幸国里社区党委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以老旧小区改造“小切口”推进“大民生”,切实将老旧小区改造“改”到百姓心坎上。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心工程,改什么、怎么改?“凡是涉及群众的事,都要听听群众的意见,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幸国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晓静介绍,小区改造前,社区党委充分“问需于民”,通过居民楼栋微信群、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巡视等多种形式,收集社情民意1000余份,及时了解居民的诉求和愿望。

“老人平时经常在小区锻炼,希望增加一些健身的设施。”“停车越来越难,能不能增加停车位的数量?”“我们小区孩子比较多,如果有一处孩子玩的地方就好了”……

居民楼栋微信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自由发言、热烈讨论,积极表达各自对小区改造的需求和愿望。

党建融媒|小区怎么改,居民说了算

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同时,社区党委还召开“红色议事会”,邀请规划设计单位和工程施工方代表、居民代表参加会议,针对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矛盾和问题充分议事协商,建立问题整改台账。

会后,社区工作者走访落实居民屋顶漏雨情况73户,详细记录房屋屋顶漏雨情况,拆除屋顶太阳能等违建设施20余个,施工现场组织召开调解会10余场,推动居民共商与社区治理相结合,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落实。

居民“愿景”的轮廓逐渐清晰,改造具体方案随之成型。社区党委以“一小区一方案”对改造方案精准施策,同时,联合双报到单位等共商、共建、共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旧改正式启动,具体怎么改?幸国里社区通过“楼道、环境、管理”三方面优化举措,对辖区内的东西幸国里、四村西街、幸民里、开元路等5个老旧小区进行全方位地改造升级。

在楼道优化方面,完成了7645米排水管网、8039米污水管网改造,彻底解决了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等问题;更换楼道防盗门、加装可通话电子门铃、升级楼道照明感应灯,解决基本生活安全问题100余个,推进楼道环境改善,提升楼体面貌。

在环境优化方面,楼体内外墙面全部被重新粉刷,打造了8处文化艺术墙,增设宜老宜少的健身区2处,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更为优美的居住环境。

在管理优化方面,社区党委在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引进“建投金管家”,打造“红色议事厅”,搭建沟通交流、议事商讨的平台,让居民自治意愿、自治能力和自治程度更高更强。

旧改服务既要“看得见”更要“摸得着”,而“新生”小区的活力保持也很重要。

为此,社区党委靠前站位、主动作为,由“两委”班子带头、居民骨干参与的小区服务队成功组建,常态化开展片区走访、网格服务,小区自治力量有效扩充。比如,开展党员“浮格”活动,把党员按照居住地划分,融入社区9个网格中,带头做好旧改宣传调解工作,并在网格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美丽城市创建、楼道环境治理等活动30余次。

党建融媒|小区怎么改,居民说了算

引导社区党员、离退休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参与施工质量监督,及时反馈改造“后遗症”,协调质保问题,努力将旧改长效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定期对列入改造计划中的小区进行实地走访,检视改造进程,对居民提出的地面道路硬化、增设健身器材及休闲桌椅等38条建议全部纳入改造规划,现已解决20余个改造难点,扩充居民生活空间,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小区花园内,三五老人扎堆齐聚,聊聊家常;儿童游乐区,小朋友们欢乐玩耍,不负童年好时光……从“墙面斑驳、杂草成堆”到“立面翻新、绿意盎然”,幸国里社区的“向新而生”不仅带来了硬件设施的改变,更让居民切实体会到美好生活的可触可及。

“改造后的小区变了样,环境更好了,还新增了很多健身设施,我们住得很舒心!”社区管大叔高兴地说。

“社区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主动顺应群众的新期盼,充分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坚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零距离’。”张晓静说。

责编:王瑶

党建融媒|小区怎么改,居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