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作者:北师港浸大UIC

在北师港浸大(UIC)校园里,多元的文化和学术交流活动接连举行。近日,学子们在“形势与政策”大讲堂,跟随校长寻根中华文化;参加中国文化创意大赛,创新讲述中国故事。在国际研讨会上,中外学者分享博雅教育发展趋势和经验;多所国外高校来访,UIC的海外朋友圈不断扩列……一起来感受博雅教育多元的文化氛围。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2024年5月8日,北师港浸大“形势与政策”大讲堂第九十八讲在大学会堂举行。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教授带来题为“中华文化寻根:《诗经》与商周礼乐文化”的讲座,带领学子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陈致校长以上博简《孔子诗论》为切入点,引出对孔子及其家系的讨论,进而引出学界关于儒与儒家之别以及夏商周三代之间关系的研究与争论。他指出,尽管对于在族群上周人是否为夏人依然没有定论,但是由于政治需要周人以夏自居,承接夏的文化传统,并且有选择地吸收殷商文化,从而形成西周礼乐制度的基础。

陈致校长还讨论了西周雅乐制度的形成及其变化。结合甲骨文、金文和文献资料,他认为“雅”乐滥觞于“夏”乐,并且探讨了西周如何吸收和改变了商代祭祀用“万舞”和“庸奏”乐舞形式。他指出“庸奏”乐舞后来演变为《诗经》中的“三颂”。此外,陈致校长还指出平王东迁之后,随着“雅”和“夏”的地理概念由关中周王畿一带扩大到中原地区,雅乐也与中原诸夏音乐相互影响,形成新的雅乐体制。

在提问互动环节中,陈致校长推荐了一些关于早期古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书籍以便于师生进一步学习研究。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5月8日,北师港浸大举行“全球视野下的博雅教育专题讨论会”,来自早稻田大学、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香港浸会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和北师港浸大的学者分享了博雅教育在中外实践中的经验与洞察,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中外学者探讨博雅教育

学者们讨论了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博雅教育在不同国家传播的延续性,议题涵盖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家、哲学家胡适与美国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的交流;十九世纪德国博雅教育哲学对中国教育家蔡元培的影响;当代中美博雅教育“扎根全球”的提议,以及关于所谓“精英教育”与博雅教育使命之间的争论等。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学者们认为,通过更加多元化和富有创新性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博雅教育的实践和发展。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第十五届中国文化创意大赛决赛也于5月8日举行。由北师港浸大学子创作的六部历史舞台剧异彩纷呈,展现了学子们的卓越才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慈光》讲述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前后,僧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冒险庇护难民,并引导他们安全撤离的悲壮场景。而《我选择的路》则通过丰富的戏剧冲突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讲述了在“五四运动”这一时代背景下,青年女性如何勇敢地挣脱传统桎梏,坚定投身革命事业的感人故事。另一部作品《风华正茂——五四运动中的新青年》则生动地重现了青年们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而振臂高呼、奋力发声的宏伟历史场景,深刻展现了五四精神中的爱国进步思想。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陈致校长(左一)为冠军团队、《慈光》创作者“路屿学社”颁奖

珠海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珠海文化馆副馆长、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琼霞女士应邀担任本次大赛评委并与学生互动。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活动合影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近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商学院(Nova SBE)等国外高校代表来访北师港浸大,了解北师港浸大办学情况,探索合作机会。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国外高校代表发言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国际事务)Felix Tan博士对北师港浸大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及人才培养成果表示高度赞赏,他提到2023年北师港浸大有五十多名毕业生前往新南威尔士大学深造。

北师港浸大常务副校长周荫强教授表示,将大力支持两校开展学术及科研合作,借此机会,两校商学院可以更好地了解双方的需求和潜力,激发更多合作可能性。

融汇中西,品UIC博雅韵味

周荫强教授(中)等北师港浸大与会代表和新南威尔士大学一行合影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全球事务学院院长(中国/东亚)Konstantinos Kontis教授详细了解北师港浸大的办学情况、特色理念、科研成果以及暑期项目等,就双方未来开展交流合作的可能性展开探讨。

Nova SBE是欧洲顶尖的商学院之一,代表团参观了校园并举行座谈交流,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