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作者:此念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 图片来源:Xuan Loc Xuan

导读

你是否曾经想过,“我是怎样成长成今天的样子的?我要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凯根在《发展的自我》一书中,把人一生的自我发展分为六个阶段:9-21个月婴儿期、学龄前儿童期、青少年期、大学-职业初期、中年期和中年以后。

每个阶段我们都将面临不同的挑战,如果我们能从容应对,便能发挥自我的潜能。

本次,李松蔚老师分享了其中儿童期、青春期、成长期关键的自我发展阶段,从“别人目光中的自己”到“真正的认识自己”。

——cinian——

李松蔚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心理咨询师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01

自我认同,

随着年龄呈现阶梯式发展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 图片来源:Xuan Loc Xuan

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认识自我?

我们需要借助“自我发展模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这个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怎么形成的?

随着不同的年龄段,个人会呈现阶梯式的发展。

发展的第一步是5-8岁。我们确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我是什么孩子,往往通过父母的指令、要求和规则。

比如父母会经常告诉我们要懂事,要听话。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听到这些话几乎不假思索的就认为,我们就要成为懂事和听话的人。

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见,父母就会很严厉地告诉我们:你不要胡闹,你要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这背后有一个潜在的威胁:如果你再胡闹,也许就不是我们喜欢的那个孩子了。

对一个孩子来讲,这种感觉很可怕,因为孩子没有能力照顾自己,他必须和父母在某种意义上融合,用父母的眼光和标准去审视自己,判定自己是安全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对自己潜移默化树立很高的要求,因为这是他认为的父母对自己要求的样子。

从儿童期开始,我们就通过父母的目光,来确定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好的。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一些感受或需求和父母的要求不一样,可能就会在先认定这是自己的问题。

比如有的女生小时候很爱美,喜欢把自己打扮的漂亮一点,父母告诉她不要把心思花在外表上,要好好学习、增加内在修养。当孩子得到这样的信息,她就认为自己还对外表有要求是错的。

有的孩子从小特别喜欢吃零食,父母告诉他,你总是吃零食,就没法好好吃饭了。孩子就会在心里认为吃零食是一种罪恶,他可能就在父母面前,无法展现出真实的需求和欲望,对自己的一部分需要感到羞耻。

孩子要求自己成为父母希望的样子时,会有很深的焦虑,他知道自己有些地方和父母的要求相违背,真实的自己和应该成为的自己有分歧,这就是成长过程中埋下的第一个种子,在精神分析的语言里叫做“假自我”。

我们看起来可能会非常努力、非常听话、符合某种社会的标准,但是它跟我们真实的七情六欲之间是有一定分歧。

这个分歧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个问题呢?对大多数的人来讲,大概是从十几岁开始,也就是青春期。

上了中学,父母会突然发现孩子好像变了一个人。其实不是孩子变了,而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强烈了,他有机会和空间去探索我是谁,我想做什么,开始把“自我”当做一个课题,和之前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做了区分。

这个区分就让孩子成为跟过去父母想象中不一样的个体。

但青春期我们也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我们仍然会把一部分自我交给同龄人。所以在青少年时期,我们身边的朋友和环境非常重要。

我们在心里让自己不要服从外在权威,不要成为父母和老师要我成为的样子,但是如果我的同学和朋友都共同的认可并想做一件事情,我就认为那件事情我也可以去做,所以我们会把自我的一部分定义变成我选择的同伴。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通过看电影,看小说,刷视频找出一些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某种意义上他们是我们的偶像。青春期时,偶像带有一定的叛逆性,他可能和社会通常所认为的非常优秀或者标准的样子不完全符合。

过去自我认同的形成大概是在18岁,但现在的年轻人是在22岁大学毕业后才做职业选择,很多人甚至会上研究生,所以他们并不认为当下的第一份工作要一辈子做到底,而是干几年探索一下自己,跳好几份槽,或者换好几个城市,做不同的工种,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

也有很多人可能到了30多岁,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岗位上做到了管理层,收入等各方面都不错,工作也驾轻就熟,但是到了40岁仍会突然有一天发现这不是自己要的生活,所以他要走出去追寻他自己,比如去创业,或者进入到另外一个行业。

这时就会再一次出现自我和别人的目光之间的分歧,别人的目光来自于社会的标准,但我们心里会有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定。

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慢慢地明确了自己想要做什么,自我价值在哪里,并且自我价值不再用别人的目光去定义。

在工作中,我们通过感受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在互动中获得真实的反馈,确定这是我喜欢的事情,我愿意为这件事情付出很多时间和努力,甚至可能是我未来的职业身份,我会愿意向别人这样介绍自己。这是自我在逐步发展,成熟,跟外界评价分开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过去19岁就可去达到自我的成熟,但是现在社会在进步,受教育的年限也在延长,对工作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很多人在30岁以后甚至是到了中年,才慢慢地沉淀下来找到自己真实的价值。

▲ 扫描图片中的二维码,立刻报名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02

人际关系中常见的四大问题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 图片来源:Xuan Loc Xuan

在探索时期,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投入新的经验,和不同的人在关系中获得新的反馈,逐步确认什么东西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在探索的过程中,会产生人际关系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或认知扭曲。

人际关系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四种:

一、 内耗

现代人很苦恼自己经常陷入精神内耗,我们可能花十分钟的时间做事,但要花五十分钟去反思自己做得好不好,消耗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导致做事效率很低。

我们会陷入到这样的内耗中,本质上就是因为我们把自我的定义权交出去了,我们对于真实的自己并不接受,而是认为有一个“应该”成为的自己。

我们定义的标准发生了偏移,某种意义上,这个标准好像比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子更重要,所以我就没有办法去使用真正的我,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毫无意义的问题上。

这些问题是:为什么我不是那样?我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别人那样?我为什么就不能成为我想象中的那样?

所以,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就是此刻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可以怎么把我身上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二、边界

在中国的文化下,我们经常会特别害怕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不好,担心自己做的事、说的话、取得的成就、从事的职业在别人的眼中是不够好的,我们混淆了两件事:我要做什么?别人要做什么?

别人喜不喜欢我们,是否认为我们是足够好的人,这是别人的事;我是否想做这件事,是否认可做这件事情的价值,这是我的事。

我们经常和别人发生关系的过度缠结,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遵循别人的标准,获得别人的欣赏,这件事的另一面是:我把定义自己的权利交到别人手里,过度在意别人是不是喜欢我们。

有些年轻人二十多岁在追求独立的时候,会用极端化的方式去解决边界的问题,比如努力讨好别人,争取做别人眼中非常标准的“好人”,最后身心俱疲就会跟这个人绝交,不再保持关系了,因为感觉这个人在消耗和利用自己。

有些年轻人可能在职场中跟别人建立关系也把握不住分寸,一开始任劳任怨,但到了某个节点突然爆发。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 图片来源:Xuan Loc Xuan

三、PUA

很多人其实对PUA这个概念过度警惕,有时候会把老板的批评或者对我们的不满意,变成我们对自己的一种感受的不确定。

比如当老板对我们提出要求,希望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时,我们可以直接告诉老板:我已经尽力了,我现在还在成长当中,能做到现在这样是我此刻能做到的最好的样子。

有一些人会想:是不是我真的不够好,我的能力有问题,才导致了对方的失望。最后当对方不满意,我就去反思自己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好。

有时候亲密关系里也会有这种自我认知的扭曲,比如我们告诉伴侣或者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说话,你这样说话让我很不舒服。”对方就会说:“有没有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是你自己不够好?”

我们就会想,也许对方这样说话是为了我好,他对我有这样的要求是在帮助我成长,这样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感受,失去了在边界里反对和拒绝对方的能力,这件事就会变成一种“精神操控”。

精神操控最终的体现结果其实不是在关系层面上,而是对方对我们怎么去剥削利用一部分成果。

另外一部分的问题在于,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就会变成这件事情我做了也认为自己不好,我没做也认为自己不好,我怎么做都不对,这些都是对自我的一种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表达关系中的不满意,就会把痛苦变成一种心理问题,以此获得关系上的释放和拒绝。

比如抑郁症作为一个被公认的疾病,会让曾经在工作中非常拼命,不能允许自己休息,不能允许自己拒绝老板的期待的人,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因为他已经去医院拿到诊断了,正在吃药。老板就说,你先休息一段时间。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很多问题的背后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想要获得一些权力和空间,我们是否可以直接通过更和平的方式去争取,而不是用很多问题或痛苦作为筹码?

四、产后抑郁

很多妈妈在刚刚生完孩子后,从妻子成为母亲,可能会遭遇的情绪上的问题,问题的背后有很多生理性的因素,比如产后荷尔蒙的变化,但是也有社会性因素。

女性成为妈妈之后,会在家庭生活中会失去很多自我照顾的权利,她会被工具化,被要求作为一个妈妈,应该怎么照顾孩子,应该变得温柔、不能发火、精心扮演好妈妈的角色。

当她做不到的时候,产后抑郁就有可能成为她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些女性要走出产后抑郁特别漫长,因为她必须要去面对,离开抑郁之后,自己要怎么重新面对自己的身份,和这个身份背后别人的很多无形要求。

如果一个妈妈学会直接拒绝,告诉对方我无法做你希望我做的那样的人,我有用我自己的方式爱孩子,那么,她可以获得除了妈妈的角色之外有其他的身份,回到职场也可以把很多时间放在工作和社交上。

当一个妈妈可以拥有自我照料和选择权时,她更容易从单纯生理性的产后抑郁状态中解脱出来。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03

四种方式,

拿回自己的定义权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 图片来源:Xuan Loc Xuan

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背后,我们都要去分析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的定义中,有多少来自于无法拒绝的他人的眼光和评价?

成年之后,在职场和社会或亲密关系中,我们反复和其他人互动、博弈,有时候我们会顺应别人的期待,有时候我们会拒绝别人的期待,最后我们要达到的结果叫:拿回定义自己的权利。

“自己定义自己",就是某种程度上我可以不那么依赖于外界的眼光,我有我的特点,你们可以把它定义成优势或缺点,但不管你们怎么定义,是否喜欢,都不影响我对自己的定义。

拿回自己的定义权有四种方式:

◎ 第一、我不需要为我是这样的人做过多解释。

现在流行MBTI,严格来讲,MBTI其实并不是最严谨的人格测量工具,更好的人格工具叫“大五人格量表”,但是MBTI好用在,它是这个社会大家普遍的接受的概念,所以非常好用。

如果以前我说我不喜欢社交,别人就会问你为什么不喜欢社交?你是不是太内向了?你是不是缺乏锻炼?甚至有的人会教训我们,让我们多和社会打交道。我们需要花很多的精力来解释为什么这件事情我不喜欢,或者为什么那件事情我喜欢。

但MBTI给了我们一个标签,我们就可以很坦然的说,我是个I人,我可以理所应当的不喜欢社交,我不需要为自己这样的特点有任何抱歉。

处在这样的社会中,有时我们需要解释的压力成本高于做自己的成本。正是因为解释起来太麻烦了,我们索性就按照别人的期待做一些事情,这就会造成纠结。

◎ 第二,拿回自己的定义权,同时试图让自己不纠结。

如果一件事情我做了,或者我想做,我不要去定义这件事情到底是对还是错,否则我是在引用外在的标准去衡量自己:如果是对的,我就会很满意,然后如果是错的,我就会很后悔。

我要做的是充分地接受自己,甚至对自己有一些好奇: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我这么做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什么特点?

我不但不为这件事情感到纠结,甚至某种意义上为这件事情感到满意,因为我行使了自己的自由权利。比如我们不工作或者不上进的时候可能会很纠结,认为自己浪费了时间,没有把时间用在别人目光中正确的事情上。

我以前在大学当老师的时候,很多学生过完了长假之后都会特别痛苦。很多学生放完假之后说自己更累,因为放假这几天自己什么都没干。

放假是大家去休息去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更饱满的状态进入新的学习或是工作中,放假这几天就是为了让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干。

可能因为我们太过于使用外在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了,所以如果时间没有被充分利用,好像我就犯了一些错。

我建议大家能不能去试着接受,你可以有一些时间不要求自己必须做什么,而是不管做了什么都很高兴:如果我用这段时间来休息,我就会说,我用这段时间我充分的获得了休息,我很愉快;如果用这段时间去工作,我也可以说这个工作是我想做的,我很愉快。

这段时间我做什么都可以,我对自己都很满意,那么我们就会把这样的时间叫做“不纠结的时间”、“允许自己的时间”,我允许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成为各种各样的我。

大家可以把晚上八点或者九点以后,设置为“我允许自己的时间”,这段时间我做什么都行,我可以躺着什么都不干,充分的享受这段时间什么都不做地放松自己。

如果我们能够每天给自己这样的两三个小时,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坚定,我们会越来越喜欢自己,越来越享受当下的生活。

李松蔚:如何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我?

▲ 图片来源:Xuan Loc Xuan

◎ 第三,我们不去默认别人的定义是什么。

中国的文化强调与人为善,这个文化本身就会把很多对自我的定义交给了关系,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在关系中试着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

比如大家都说李老师是个有求必应的好人时,我就会觉得,当其他人对我提出要求的时候,我是不是就得像一个好人一样去满足这个要求呢?我就会去默认这个定义。

可其实这个定义是别人的定义和期待,跟我没有关系。

如果我们意识到了自己有满足别人期待的倾向,或许可以在别人对我们有强烈期待的同时,直接告诉别人:这一次,我有我的想法,我不打算这么做。

在我们告诉对方自己想怎么做,同时也这么去做的时候,不需要解释我为什么会这么想,也不需要去纠结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反正这么做是我想要的。

如果我们有权拒绝别人的定义,再去照别人的期待做事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舒适,因为我们知道这件事情我们可以拒绝。我们现在去做,就代表着我们是真的想做。

但如果我们不能拒绝,就代表着我们有可能把自我意志跟别人对我的定义混为一谈。

所以认识自我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想着到底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想去做什么?很多时候认识自我,是通过跟别人的碰撞来完成的。

我们自己一个人想是想不明白自己是谁的,只有在跟别人的关系中,我们发现一次一次的答应,越答应就越痛苦越烦躁,慢慢意识到这件事情我们需要去拒绝。

当我们拒绝了别人之后,开始有自己的空间去决定我们要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又重新发现自己爱上了做这件事情,那是因为我们喜欢,而不是因为我们在别人的这个目光中去定义我自己。

◎ 第四,不断地试错。

有很多人会问:“都说要做自己,可是我怎么知道什么是做自己?”

这个疑问不在于他找不到自己,而是在于他一直在想:我到底要做什么,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

有很多人想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随便去做任何事情,所以我们找到自己的年限,在不断地往后推,推到30多岁40岁。在这之前,我们在尝试不同的位置、身份和关系,在过程中去试错。

也许这件事情我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不喜欢,这并不糟糕,因为通过这段时间的经验,我们确认了自己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是了解自己的一次重要认知。

就是因为我们发现自己有一些事是不喜欢的,所以接下来做的一些事情里,我们还有可能去犯错。比如年轻人刚刚开始找工作做职业选择时,前几份工作可以抱着“做砸一份工作的态度”。

最后结果证明,我不擅长或者不喜欢,不热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不是失败,而是另外一种成功,成功的把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推到了新的位置,我们就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接着去试错就好。

现代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寿命被延长了很多倍,迭代的速度也在增加。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地提高,AI等新技术不断地帮助我们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现在几年就可以完成过去几十年的产出,我们一辈子可以做好多份工作。

这意味着我们要做自己或者寻找自己的成本变得更低了,我们不再是找到了一个位置,一种关系或一个角色定终身,而是完全可以先找一个试试看,做一段时间,有一些经验,知道自己喜欢哪些部分,不喜欢哪些部分,然后去调整自己。

所以某种意义上,我们即便从头到尾只做了一份工作,或者只谈了一次恋爱,我们从一而终也是自由的,我们可以随时告诉自己:这只是我这段时间的选择,如果将来有一天我对自己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我可以切换到其他的选择中,因为我有一种试错的自由。

人际关系的自我发展模型,本质上告诉我们对自我的定义,不是拿着X光机扫描出什么就是我自己,什么就不是我自己,它其实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关系中,不断的去探索、认识自己和勇敢的坚持自己的过程。

- END -

《2024“认识你自己”线下课程》

看见自己,生命重启

认识自己,是一段关于个人成长和内在改变的探索之旅。

❍ 探索你的认知风格与情绪模型,识别看世界的“滤镜”

❍ 用行为功能分析看问题,让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 重新审视人际关系中的不同角色,拿回自己的主动权

❍ 助你解开人生之惑,实现高层级的蜕变

这关乎于你过得是否快乐、关乎于你与你最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也关乎于你生命的质量与状态。如果你对人生感到困惑、想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那就与我们一起来“认识你自己”。

自我关系中的困惑和迷茫,李松蔚老师将会给你答案。5月18日-19日,李松蔚老师亲自授课【审视你的故事】。

线下授课,小组讨论,理论学习+案例互动+现场点评,今年仅此一期,速抢名额——

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立即咨询

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