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作者:极速橘子2Nd

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主仆差异悬殊。奴仆生而卑微,受主人差遣唤作挥毫。有一事向来令人费解:每当主人夫妻入睡,丫鬟必须侍候在床畔,而非远远候旗。究竟是何用意?难道不觉尴尬吗?或许背后有着一段往事,值得细细叩问。

一. 古代奴仆制度源流及沿革

朝代更迭,风云变幻,奴仆制度如影随形,宛如一条绵延数千年的血脉。追根溯源,奴仆制度可上至夏商时期。当年朝野上下,流传着一段佳话。

据说商朝时,有一位名叫佚的贵族,娶了一位有才有德的妻子。一日,佚迎娶了一位小妾,那妾妒忌心切,诬陷佚之妻与仆人有私情。佚大怒,将妻子囚禁起来。哪知佚出游时,狂风骤雨,妻子被困囚室,险些渴死。幸亏有一位贤臣及时救援,佚方知妻子的清白无瑕,死里逃生,感激涕零。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为了纪念这一契机,佚便在家中设立"仆隶"的制度,规定妻妾出入必须有侍从陪伴,以免遭人诬陷。从此,掌控奴仆的权力由男主人主掌,象征着男权主义的确立。奴仆侍候主人,既是考察妻妾操守,也防止妻妾叛逆作乱。

这一制度由商朝渐次流传至周、秦、汉,并延续至后世诸代。不同朝代,奴仆地位虽有些许改变,但就整体而言,他们仍是社会的最底层。奴仆大多出身贫贱,受尽人生百态。有的是战争遗腹,被掳为奴;有的是因犯了罪而被发卖;有的则是生来就是奴仆的血脉。

无论来路如何,奴仆注定一生命运多舛。他们被视为私有财产,遭受种种凌辱。主人可以随意处置奴仆的生命,将他们买卖、打骂、发赐。即便奴仆勤勤恳恳侍奉,也难逃一生受制于人的命运。

奴仆制度沿袭于中原王朝的同时,在其他地区也孕育出不同形式。如北方游牧民族,尽管家族部落制度森严,却也存在奴仆买卖现象。更有甚者,一些国家的王室竟然还鼓励人口拐卖,籍此满足贵族对奴仆的需求。这无异是在合法化贩卖人口的罪恶行径。

历朝历代,奴仆制度执行始终如一,让人唏嘘不已。直至明清时期,随着社会潮流的变迁,奴仆制度方有所松动......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二. 夫妻私室为何需有奴仆侍候

纵观历史长河,夫妻私室之中,为何总要有奴仆侍侯左右?归根究底,皆源于古代社会的丰富内涵。

谚有云:"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这句俗语道出了当年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由于社会等级森严,贵族与平民、主子与奴仆,地位有天壤之别。作为主子的一方,唯恐权力旦夕易主,因而处处防范,小心翼翼。

其中,最为重视的便是私室之事。私室不仅关乎门户的声誉,更是贵族血脉的根基。一旦有了闪失,轻则受人耻笑,重则断了香火。所以,不得不严加防范。

而当年的社会环境,正是助长了这股防患于未然之心的滋生。士大夫往往都是唯才是举,初出茅庐,平日颇受人待见。然而一旦捧到贵人案头,那些深藏于心的私欲便会迸发而出。有的虽然吃苦头多年,处处为人师表,殊不知到手权力后,行事狂妄自大,家中同样作恶多端,动辄鞭打妻妾。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贵人如此,下面的百姓家更是难以想象。常有家中一点小事,便闹到不可开交,妻妾反目成仇。如若放任这般家丑外扬,名节损毁不说,恐怕还会受到主子的严惩。

正是由于这般,贵族才会如临深渊,对妻妾的行止言语格外留心,生怕遭人诽谤。最佳的解决之道,自然是时时刻刻派遣奴仆把守在私室之中,监视妻妾,断绝后患。

这般作为,自然会引发一些非议。常有人诘问:既然如此忌惮,何不干脆选择贤妻良妾?岂不两全其美?

然而古人的想法却是:即便选中了当世的贤妻良妾,也难保她们永远如一日之清白高洁。只要手中有权有势,被骄奢淫逸所蛊惑的机会就永远存在。不如亲自监视把守,以绝后患。

这样做,无疑是对妻妾人格的极大侮辱,但在当年的社会环境下,却被视为最有效的一种手段。除此之外,贵族们更有一层顾虑,便是生怕妻妾遭诽谤陷害而自己不知。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我辈今人,该当体味当年的社会现状。一旦妻妾受人诬陷,祸及池鱼,家门可就遭殃了。因此不得不防患于未然,尽管做法有失偏颇,但彼时如是做,也是被逼无奈。

从这一层层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年的社会环境,正是导致奴仆侍候夫妻私室的主因。表面看来,主子们虽然囚徒独裁,但归根结底,也只是为了捍卫门阀家族,绝不让自己名节受损。如此一来,我们似乎也能从侧面窥见,贵族们对家庭的重视有多深。

三. 别样身世别样命运

匆匆过客,往往只见主仆阶级的森严,却少有人留意身世不同的奴仆,岂非也是各有前因后果?

谈何容易?且听一段断云列缺的旧事,说一说那些罪囚与贫贱之人的前世今生。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自古以来,有赦就有加刑。皇帝举国同庆之时,往往会赦免一批犯人以示仁惠。然而,这批人中大多身陷囹圄,是因谋反、逃亡、杀人、打家劫舍而蹲监狱的。就连他们的家人,也沦为了奴婢。

其中,便有一村人名叫韦生者。韦生勤恳好学,一心想靠科举出人头地。谁知一朝走入歧途,卷入一宗大案,锒铛入狱。直至数年后皇帝赦免方获释放,一家老小尽为奴婢。

辗转之际,不幸中的万幸,韦家被太守相中,收为家奴。家中尚无贤能通房宦者,韦生便被专门拨至主人卧房伺候起居。是虽只是丫鬟,却已算是翻了身,不愁终老一世。

而在同一时期,一位清贫书生叶云龙也有了不同的际遇。叶生自幼聪颖过人,家贫无从读书,一度垂泪。好在他天资聪慧,被贵人赏识,遂收为家仆。由于叶生才高八斗,主人将他专门供给小姐侍候,倍加珍视。

叶生的命途,由此打开了一线生机。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渐渐迷上了主人翩翩风姿的独生女。每每暗自凝望,便失了神。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岂料,命运总是难料。一日,小姐正沐浴更衣,不慎一滑,叶生见状急忙扶住,却被人从旁窥见,指为有侥幸之心。自此家主大怒,几番加诘,最终将叶生发卖他乡。

同是奴仆,终究命运有别。相较于韦生在主家馆后,叶云龙的遭遇却更加坎坷。岂不知叶生的出身显赫?若在别家,指不定就可以踩着通房丫鬟的身份步步高升。

事实上,古时就有不少寒门子弟,投奔豪门大户成为通房丫鬟,终于捷足先登,翻身作主人家的妾侍之类。

著名的就有汉朝的甘延寿、明朝的王熙凤等人。他们有的出身贫贱,有的生于书香门第,但最终却都踏上了由奴婢成才的不归路。

甘延寿生世清贫,幸得他人馆藏珍本而得以博览群书,最终被太子李贤收为通房奴。因其才学出众,备受恩宠,甚至成为汉武帝的小老师。其子延年后来更位居高位,妻妾成群。而王熙凤更是从小就被认作通房丫鬟,最终成为嘉靖帝的宠妃。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由此可见,即便在奴仆之中,也分出了不同的等级。纵观历代,通房丫鬟可谓是最受宠信而位高权重的了。不过,这也正说明她们更为艰难。要成为一朝权贵,首先就得先经历被贱如奴的困苦时光......

四. 被暴力与权力凌驾的悲惨命运

奴仆虽身份卑微,却并非人人就可予取予夺。然而在当年的社会环境之下,他们往往遭受无情的虐待和摧残。

曾有一位官员,为确保妻子的贞洁操守,竟将一众妾侍全部打成重伤,血肉模糊。而在朝野之间,更是层出不穷有主子打骂仆从的丑闻。

每每回想起那被锁链控制,遭狠鞭抽打的惨状,真让人怵目惊心。有的奴仆所遭虐待,更是触目惊心。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当年有一位同安太守潘绍嵘,其为人虽淳厚善良,却爱妾成疾,妒忌心切。只因一次怀疑妾侍的贞节,竟将她活活打死。事后令人扼腕,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主子的权力就是如此滔天,奴仆的命运就是如斯可悲。

除了直接施暴外,更有主子对奴仆痛下杀手。那些无主之身的奴仆,更是沦为了被随意贩买和转卖的命运。

有一年,大旱年荒,一户贵人家中食不果腹,竟将一干奴仆全部发卖了。更有甚者,有主家竟将未生育的妾侍发卖给贩子,只为讨一分价银度日。

看到这些惨象,的确令人毛骨悚然。然而在那个权力至上,无人可救的年代,奴仆们不得不默默忍受一切。或许,他们也早就习以为常了吧?

不仅是主家,就连朝廷也难辞其咎。当年有一位大臣,因犯了错被发配边疆,但因被指为恩人,朝廷不忍处斩,便直接将其家眷全数充军。这等做法,不啻是把平民当成牲口待遇!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以前提过,有些奴仆是因为犯罪而被贬为奴婢的。最凄惨的是,这些原本就是平民百姓,却因为一时的失足,沦落到了奴仆的地步。他们能有什么罪过呢?然而偏偏就是如此命运多舛。

更有一些奴仆,干脆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便注定了一生的卑微和受苦。这等人往往都是出身于长期为奴的家系之中,根基尘世,注定贱命一世。

他们自小就要服侍于主家,任劳任怨,活活比奴还不如。一旦稍有疏忽,即便是年幼的孩子,也要承受无情的鞭策和毒打。甚至还有主家不顾年幼,强行将奴童卖与青楼做小娼的可怕遭遇。

这等疯狂的行径,虽经历数千年后的今天看来,实在令人发指。然而在当时,却是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以至于很多穷忍的百姓,不得不将年幼的孩子拘禁于家,以免被贵人看中而强行掳为奴仆。

唉,只可惜到头来,这等作为也无法阻止贩子与权贵的贪婪目光。还是有许多孩子被贩子骗走,沦为奴仆的。自此这些孩子便再也没能重见天日,过着比奴隶还要悲惨的生活......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五. 主仆有别赏罚分明

纵横驰骋历史长河,奴仆虽身份卑贱,曾遭虐待疯狂,然而主家也并非尽是滥施酷刑。在一些开明的权贵家庭中,仆从地位颇受礼遇和重视。

以唐朝大臣裴度之家为例,裴公对于家人仆从极为敬重。每年冬至时节,裴公必会穿一件朴素的朝服,谦恭有礼地叩拜家中每一个奴仆,并诚心诚意亲自为他们服务一番。

这样的谦逊行为,让奴仆们深受感动,更加用心侍奉,相得益彰。裴公之所以如此,乃是秉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念。他深知一个人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家中主仆的和谐相处。

另一方面,主家好端端为何要如此折辱自己的身份呢?实则裴公深知,若是仆从离心离德,恐怕家族的根基就会摇摇欲坠,诸事难成。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因此他才会有意加以安抚,望能赢得奴仆忠心耿耿,而裴家也终于世代荣华。可见主家尊重仆从,也并非全是虚伪应酬。

除了裴公之外,更有不少其他主家,也同样十分器重自家的仆从。他们不仅会赐予优厚俸禄,还从不亲自加以鞭策体罚。

而在汉朝时,更有著名的京兆尹韦贾之家,家中奴仆无不富贵优渥。韦家认为,过分压榨奴仆,必定会压垮家族根基,所以他们宁可舍财也要偏重家奴的生活待遇。

不仅如此,韦家还专门为仆从建有"隶仆祠"作为膜拜场所,每逢节日必恭敬祭祀,有如对待自家宗亲一般。由此可见,当年确实有不少主家视仆从如己出。

反过来说,仆从们对于主家的赏罚也并非全都惶惶不可终日。有的奴仆是因为主家待遇太过优渥,竟养出了骄奢淫逸的恶习。

古代夫妻休息时,为啥让丫鬟一直待在床边,难道不觉得尴尬吗?

正所谓"不打不成器",有些主家针对这种情况,不得不严加惩治。比如唐朝时有一位高官朱文度,其家中养有一个丫环,荒淫无度,被曝有外遇。

朱文度震怒之下,当即将这个丫环狠狠鞭打一顿。只是为了惩戒而已,绝无虐待之嫌。固然看似严酷,却也是维护家规的不二法门。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主家颇为重视奴仆的天资和出身。通常来说,主家会尽量避免将出身书香门第的奴仆,安排去做苦力般的粗活。他们更倾向于将这些识字奴仆好生调教一番,好在日后当上管家之类的高级仆役。

反之,倘若是出身卑微、愚钝无知的奴仆,主家自然会将他们遣派到种地打猎做农活这些粗重工作中。有时甚至还得充当家中的操勘之类的最低级奴仆。

可见,当年社会虽然奴仆等级森严,却也分有高下贵贱之分。即便是视作牲口的卑微奴仆,如若天资出众,主家也会留意培养,好在日后发掘他们的用处。

至于那些资质平庸、愚昧无知的下等奴仆,不得志理所当然。这就是当年主仆制度的一个缩影。即使残酷,却也有它的内在逻辑和等级分明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