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作者:小柠萌

八王之乱被视为魏晋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内战。七年苦战后,东海王司马越成为最后的赢家,一举掌控了西晋王朝的精锐精兵。然而,尽管实力强大,司马越却在权力游戏中节节败退,最终酿成晋朝覆亡,无力阻挡五胡入主中原的大势。司马越凭什么赢得八王之乱?他为何会在执掌兵权后却丧权辱国?这场看似胜利实则败北的八王之乱,到底暗藏着怎样的冲突与矛盾?让我们一探究竟。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门阀士族集团的崛起

自东汉末年,门阀世族在中原大地日渐壮大,到了西晋初期,他们已经成为政治版图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西晋王室为了防止世族过于雄踞一方,遂大肆册封宗亲为诸侯王,以期通过相互制衡的方式,既维护王室权威,又防范世族独大。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可是,这种做法适得其反。被册封的诸王子弟傲慢无礼,在地方上肆意妄为,凌驾于地方百姓和州县之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叛势力。更为严重的是,他们还纷纷与当地门阀世族勾连,结成同盟,互为表里,在整个西晋版图上构筑了一张由诸王和世族合力控制的权力网。

这张网的中心,正是西晋时期几大门阀之一的司马氏家族。作为晋室宗亲,司马氏掌控着政治血统的独特优势。而通过与地方世族结盟,他们又获得了人脉、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资源,使得自身的政治基础更加牢固。

除了司马氏,仅凭世家身份便可在地方大肆张狂的,还有王氏、何氏、缪氏等数家世族。他们不但垄断了知识分子和文化教育的培养渠道,更凭借土地的大量兼并和经济实力的攫取,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权力全部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一时间,门阀势力迅猛发展,在西晋朝野形成了一股无形的"政治力量",遂与朝廷对垒,对抗升级。八王之乱,即是这场矛盾爆发的直接导火索。在此次战争中,门阀士族与诸侯王纷纷立场态度,互相勾心斗角,上演了一出出激烈的政治角逐大戏。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司马越集团的腐朽基础

八王之乱结束后,东海王司马越一统中原,权力至高无上。他本可借此机会重振晋室权威,但却未能如此。反之,司马越的做法使得晋朝的统治基础更加摇摇欲坠。

司马越并非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只是一个善于趁乱渔翁的投机分子。在八王之乱初期,他曾狼奔狗逐,左右徘徊于诸王阵营之间,最终背叛了代表中央威权的长沙王司马乂。此后,他又在利用了青徐都督司马楙的兵权之后,将后者囚禁。可以说,司马越是步步钻了空子,以小人得志的卑劣手段最终夺得了胜利果实。

然而,夺权易,治理难。司马越的幕僚班底极为糟糕,其中大多是一些被玄学所蛊惑的门阀子弟。他们只知贪图享乐,追求私利,却对国事毫不关心。他们构成了司马越集团统治的腐朽根基。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这些幕僚组成了司马越的核心决策班子,令人放心吗?恰恰相反,他们的无能只会让天下大乱。当时的西晋疆土已在战火中被摧残得体无完肤,流民遍野,社会秩序陷于混乱。更为严重的是,匈奴人刘渊在并州地区建立了割据政权,西北有胡人暴乱,蜀地也被当地土豪劫掠一空。整个晋朝岌岌可危,迫切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中央政权来统筹大局,重整山河。

然而令人心寒的是,司马越及其幕僚们并未为此付出任何努力,相反,他们执掌大权后,只知在朝野上上下下拉帮结派,任意清洗异己,削弱朝廷权威,加重黎民负担,使得人心更加渗离。

更为可怕的是,司马越集团中还存在着一股极其阴险的力量--他们暗中联络异族,竟图借助外力来扶持自己的统治。这一做法无疑是对汉人的彻底背叛,是对国家主权的亵渎,注定会酿成灭顶之灾。

面对如此险恶的权力集团,晋怀帝司马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于是展开了一场夺权的反击。此后五年时间,晋朝内部上演了一出出撕裂朝纲、动摇国基的狠戏,最终导致晋室在外族入侵面前无力回天。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晋怀帝的反击

面对司马越集团的腐败无能,晋怀帝司马炽暗自决心,要夺回本应属于皇室的权力。他首先着手夺取朝中大权,开始在背地里布局。

当时,朝廷中最为重要的军事力量便是禁军。司马炽深知,控制了禁军就等于掌控了皇权,于是他秘密拉拢了一批禁军将领,暗中为自己铺垫。一旦时机成熟,就可借助禁军的力量,强行击溃司马越的幕府势力。

除此之外,晋怀帝还在地方上扶植了一批声望卓着的军阀,作为未来的靠山。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苟晞。苟晞原本是个武勇足智多谋的边将,在八王之乱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之后他被委以重任,镇守祁山、滑台等地。待晋怀帝准备发难时,苟晞的军队将可成为朝廷的最坚实力量。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如此一来,晋怀帝不但控制了朝中权力的命脉,更在外围布下了一重重防线,为夺权之举做好了万全准备。可谓是"内外夹攻",使司马越无处可逃。

然而,单单依仗朝野实力还不够。晋怀帝不失为一个极富城府的政治家,他深知,要真正巩固自己的权威,就必须在外交上亦小有作为。于是,他秘密远走高句丽、拜会九真王,图谋借助外族的武力来平定内乱。

这一做法看似有违忠义,实则是无奈之举。当时的晋朝已是元气大伤,面对司马越的专横跋扈,单凭自身力量想要痛下决心很难。借助外力攻心,顺势而为,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不过,最终晋怀帝还是未能如愿。他此举虽然给幕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威胁,但终究未能彻底扭转乾坤。反而是自己暴露了野心,为后来的内战埋下了祸根。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从这一系列举动可以看出,晋怀帝虽然一度很有决心夺权,也做了诸多布局,但终归欠缺决断力和行动力。他反抗的过程中时而小心翼翼,时而草率从事,难免使计划打了折扣。不过,这种蚍蜉撼树的决心和勇气,毕竟已经是当时权力斗争中为数不多的清流了。

司马越集团的惨淡表现

尽管晋怀帝的反击未能成功,但司马越集团的统治已经暴露出了诸多严重问题。

首先是对内施行残酷清洗的做法。为了彻底消除异己,司马越的幕府在朝野上大肆削藩,草菅人命,整顿朝纲。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内乱,阻碍了社会秩序的重建。更为严重的是,暴力手段挫伤了人民的士气,使他们对新一代统治者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与不满。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其次,司马越的外交政策目光狭隘、见识短浅,时常冲动莽撞、狂妄自大。当时匈奴人刘渊在北方建立了并州割据政权,并征讨胡人并州刘 渊李运。而司马越却处理不当,坐视而不为。更有甚者,他还对刘渊趾高气扬,装模作样,企图以强力镇压的态度使并州臣服,结果不但未能达成目的,反而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此后,并州割据政权愈演愈烈,晋室在北方的控制力日渐削弱。但司马越及其幕僚们对此浑然不觉,无视外患的严重性,仍然陷入了门阀内斗的泥淖之中。

同时,为了维系庞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开支,司马越集团对人民征收了沉重的赋税。税赋日益加重,致使民不聊生。加之战乱阻断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人民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司马越及其幕僚们却浑然不觉,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对黎民疾苦置之不理。

这种骄奢淫逸、盲目自私的统治方式,进一步加剧了人民对统治集团的不满和仇恨。一旦有外力入侵,必将招致民心丧尽、国力涣散的惨状。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果不其然,这一切最终都在五胡乱华时应验了。北方的鲜卑、羯人借机南下,加上永嘉之乱爆发,国力不振的晋朝竟失去了中原腹心。从此,中华版图被蛮族瓜分,朝野风雨飘摇,人民陷入深重灾难。这正是司马越集团昏庸统治的必然结果。

大乱将临

在司马越集团的腐朽统治下,晋朝已经日渐式微,民不聊生。正当国力归于涣散之际,一场浩劫降临了。

先是北方的羯人乘虚而入,大举南下,直扑中原腹地。当时,他们已在北方立足良久,并借助统一北方的大业,积蓄了沉甸甸的兵力。而晋朝这边,由于长期内战,军队早已被掏空。为了对抗强大的羯人,晋朝不得不拼凑各路残兵残将,临时拼凑一支所谓的"平羯军"。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可遗憾的是,这支拙劣的临时军队很快就在战场上溃不成军。一场又一场的大败,令晋军节节败退,很快就被羯人赶出了河北地区。就在这危急关头,更残酷的一幕发生了。晋朝西北疆域的鲜卑族竟借机大举南侵,与羯人遥相呼应,前后夹击。

一时间,晋军全线崩溃,黄河以北的广阔疆土尽数失守。数十万难民惶惶逃窜,涌入黄河以南地区。就连洛阳都不得不疏散大半人口。这一切,无不是专横腐败的司马越集团酿下的血淋淋的惨剧。

然而,就在外患严重的同时,晋朝内部也爆发了一场猛烈的内乱--永嘉之乱。这场动乱是由于当时掌控禁军的党羽叶矍率领亲信发动的。矍早在八王之乱时就已背叛长沙王司马乂,投靠了东海王司马越,由此结下了梁子。后来在司马越政权中马失前蹄,遂发动这次暴动,图谋推翻幕府政权。

可惜的是,这次叛乱缺乏足够的军事实力支撑,很快便被司马越的亲信门阀集团所镇压。叶矍被杀,他的党羽也四散而逃。但这场内战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晋朝的国力损耗。

八王之乱最后赢家,掌握天下精锐,为何没能阻止五胡乱华

正当内忧外患,晋室王朝陷入万劫不复之际,南边的东林党人也捣乱起来,妄图借机夺权。东林党人向来深受世族和门阀的影响,他们的背后正是当初极力支持八王之乱的那些门阀力量。因此,他们对司马越集团的统治也怀有极大的不满。

于是,乘着国力濒临崩溃之际,东林党人在各地掀起了武装反抗浪潮,号召推翻幕府。他们的行动无疑是最后一根导火索。从此,晋朝陷入了大大小小武装派系之间的内战漩涡。朝政一片混乱,蛮族也借机大举南侵,一片啼饷哀鸿,十分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