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引智促质,共谋科学教育共享发展

作者:天府社事发布

5月9日、10日,教育部原教育装备与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中国教育报刊社编审、教育部家校社协同育人专家组成员时晓玲,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聂延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燕,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华夏博新宣传推广部主任李耀东专家一行受邀莅临新区开展调研。

引智促质,共谋科学教育共享发展

调研主要围绕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顶层设计、区域劳动教育创新、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开展。

曹志祥等专家组一行先后考察了天府七中、麓湖小学、科创生态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新区规划馆和教师共享中心,了解新区的区域规划、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等情况,并对新区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

5月10日下午,专家组调研天府新区科学教育座谈会在社会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召开。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教育卫健工委书记李广主持会议并讲话。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卫健工委副书记,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远东参加会议。

会上,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卫健工委委员,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颀介绍新区教育改革发展概况,并重点汇报了科学教育、劳动教育、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

新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育服务人才、服务产业、服务营城,牢牢锚定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样板区、打造全国全省教育高地目标,以共享理念推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实验区、4个教育部国家级试点项目、6个省级试(实)验区。

引智促质,共谋科学教育共享发展

近年来,新区教育发挥科技资源富集和共享教育发展两大优势,形成区域特色。整合资源构建1+X科学教育实践“研学圈”。发挥成都科学城6大产业园区科技优势,与中电科城安(深圳)有限公司共建科创教育城市会客厅,并以其为核心基地,在农科中心、超算中心等科研院所试点,共同打造天府新区科学实践“研学圈”。馆校合作打造共享“实验室”。梳理全区科普基地、科创空间、校园实验室等资源,推动优质院所、企业与天府新区中小学进行结对,实施课程共建,开发共享“实验室”,实现研学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联合打造智慧教育的“天府硅谷”。建立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机制,鼓励师生积极申报专利,鼓励和企业共同使用专利,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效应,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教育与企业、科研机构整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今年2月,天府新区成功获批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引智促质,共谋科学教育共享发展

座谈会上,各位专家充分肯定新区的改革魄力,和以共享理念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路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将新区教育综合改革特点总结为“高、大、快、新、优、活”6个字,即“站位高、格局大、发展快、措施新、品质优、活力足”,并从多个维度对新区教育改革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指导。

引智促质,共谋科学教育共享发展

专家建议,新区应充分重视教育技术装备的创新应用,运用前沿技术手段赋能科学教育实验区的课程实践与学习体验。校家社协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教育协同机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充分共享成都科学城资源,统筹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充分运用教育集团办学优势,创新校际资源共享模式。延伸“科学教育”内涵,培养公园城市特质的未来公民。加强改革的总结宣传,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作出示范、形成影响。

会上,新区教育综改首席顾问、首席专家,中小学首席校长、各教育集团领航校长,教师共享中心负责同志先后发言,就改革的难点和困惑进行了热烈讨论。

最后,李广作总结发言,再次表达了对专家组的感谢。他指出,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从小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天府新区将系统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充分挖掘利用新区已有的科技资源优势,发挥新区科研机构、创新平台等科研创新力量,构建科学教育实践“研学圈”“实验室”。重视科技创新,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引入教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坚持共享理念,依托共享中心,实现全域科学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打造引领辐射全国全省的教育高地,努力将教育综合改革的中国方向在新区落地成为中国方案。

四川天府新区教育综改首席顾问、首席专家,中小学首席校长、各教育集团领航校长以及教育相关处(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何可欣

责编:张影审核:杨子涵

引智促质,共谋科学教育共享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