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作者:花888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往往伴随着战火与冲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镇,中原王朝的疆土版图历经多次扩张与收缩,其中东西向两翼的开拓殊途同归,却又存在着细微的分野。曾几何时,西域之路被高度重视,连绵不断的丝绸之路如同一条永不熄灭的火把,将东方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地照亮了整个世界。然而在遥远的东北方向,这片苍茫辽阔的大地却似乎很少受到中原王朝的驯服,就连强大如唐朝,对这片土地的经营程度也远不及西域。这究竟是因为西域比东北更为重要,抑或是因为东北实力强大到难以征服?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一.气候环境决定了开发难易程度

大自然的造化总是无情,但却决定了一方水土的兴衰。西域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稀少,但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里却孕育出一处处如同明珠般的绿洲。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河西走廊,就是西域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走廊东临河套平原,西接疏勒河绿洲,几大绿洲相连,构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庭院"。气候虽干旱,但终年不冻,多雨季节有足够的水源滋润这片热土,使之成为悠久的农耕文明发祥地。

不仅如此,河西走廊还曾是著名的产马之区,成就了千年不衰的河曲马种。汗血宝马"骠骑"就出自于此,唐太宗李世民的"六骏"之中,就有两匹河曲马。唐代王审知进言于世,曾如此盛赞这里:"河西之地,马革之乡,时无世患,民殷屯蓄,靡所忘阙。"这描绘了一幅多马兴旺、民丰物阜的美好画卷。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然而,东北区域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里的大部分地区均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终年严寒。除了西部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山地较为温和外,其余大部分平原地带冬季漫长而酷寒,冰雪覆盖大地达半年之久。生命力仿佛在这片苍凉的大地上止步。

即便在夏季,东北气候也湿冷阴雨,并非十分宜人。明朝张佳贤在《东北游记》中曾感叹"塞北之地,风淫气湿,其寒正如贺兰山之下。"足见夏日阴冷的程度,令人生畏。更不用说这片区域人口稀疏、外族蛮夷杂处,实在难以为中原王朝所采用文治武功的理念去开垦经营。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自古为农的中原,恐怕很难理解东北这片寒地的厉害。明朝人张燮曾不无夸张地比喻,"东北方绝无生理"。唯有最为坚韧勇猛,能在严酷环境中屡屡杀伐征战的民族,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繁衍。

长期以来,东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弱区所在。即便到了近代工业兴盛期,这里的煤矿资源与西北新疆地区的丰富地热资源也不可同日而语。正因为气候环境的巨大差异,才注定了这两块区域被中原王朝经营开发的难易程度迥然有别。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二. 经济重心的东西偏移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的经济重心总是趋于西偏。西北大漠深处的丝绸之路,恰恰成为了中原文明的出口通道,连接着中西方文明的交汇。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起初,丝绸之路只是一条中外贸易的商路。远自汉武帝时期,张骞就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连通中西亚的陆路,并将大宛马引进中原。随后,正是因为大宛马和河西良驹的加入,使得王朝骑兵的战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加之汉人的勇猛善战,于是中原王朝的疆土开始向西北外扩。

到了东汉时期,班超更是远征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由于互利互惠、环境友好,自那以后,中西方贸易便沿着丝路源源不断。西域就此成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而其中流通最多的就是闻名于世的丝绸。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自古就受到外国王公贵族的极度追捧。宋代时,青花白瓷在罗马就能卖到天价。《宋史》载:"罗马、安那州贵人,争资盘池几何?无丝绸而作礼物者,辄以瓷器充之。青花盘价通行罗马市五百贯,盅价一千五百贯。"

足见丝绸及瓷器在丝路西行的巨大利润。由此可见,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决心有多么坚定。开拓丝绸之路,实在是掘金的重要渠道。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相比之下,东北地区的经济价值就显得黯然失色了。虽然这里也有昂贵的人参、珍贵的貂皮、肥美的鱼虾,但其影响力和丝路西行远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东北地方也曾一度对经济产生过重大影响。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元代时期,蒙古人在这片土地扎根已久。他们生存环境恶劣,自古就将马视为生命之根。于是,好马昂贵的现象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据记载,"钦察汗国......六岁赤马,百金争之;驷马,五十金。"马价高昂到了几乎等同于黄金的地步!

不仅如此,帖木儿主政北方后期,曾将西北地区作为首要重镇。在他的经营之下,这片区域的各项事务井然有序,马政发达,丝路贸易也趋于活跃。有学者称:"帖木儿实为北方之王,而西北是他的大本营。"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可见,虽然中原王朝重视西域远非无因,但也并不是东北地区毫无价值。只是相比之下,西北地区暴利的丝路贸易,使得中原王朝不得不将目光投注于那里。直到元代后期,东北一度占据了政治经济的核心地位。这样的切换,实在令人惊心动魄。

三. 游牧民族的分布差异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在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对峙中,中原王朝一直将北方游牧民族视为头号威胁和心腹之患。然而,在西北与东北这两个区域,游牧民族的分布形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就注定了中原王朝在经营这两块地区时所采取的策略迥然不同。

西域一带,主要游牧民族相对单一,族群较为分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于曾一度统治西域的大月氏。他们原本是一支活动于今新疆南部的游牧部落,通过不断征伐,最终一统西域。然而,终因内乱而被南下的暹罗人所灭亡。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除此之外,草原上也游荡着许多小股游牧民族,如康居、龟兹、焉耆等。他们大多势力单薄,无力与中原王朝对抗。往往是被征服后臣服,或被中原统治者拉拢,成为边疆防线上的一员。

相比之下,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就要强大得多。这片广袤的大地,自古就云集着诸如鲜卑、拓跋、乌桓、契丹、女真等强悍的游牧民族。他们不仅善战自守,且往往会结盟互保,形成庞大的游牧联盟。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其中,鲜卑人尤为出名。东汉末年,他们在今辽宁西部一带渐强大,建立了大小宛叶两个政权。到了西晋时期,前燕便由宛人建立,疆土遍及今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一带,成为与中原抗衡的强大对手。曾一度攻下中原,夺取了建都洛阳十余载。

乃至于后来的拓跋鲜卑、柔然、大室韦等,皆有类似的壮举。与此同时,东北草原上也掀起了一场由柔然主导的大动乱,重创了中原王朝的实力。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面对如此强大的游牧联盟,中原王朝防不胜防,往往只能暂时退让。直到唐朝时期,玄宗派遣装备精良的安西都护兵团,经过多年征伐,才最终平定这片区域。不过,柔然虽退却,但女真、契丹等强大的游牧联盟还在游荡边陲,终日虎视眈眈。

相比之下,西域一带的游牧势力就显得分散单薄得多。时有统一,但往往也会因内乱而分崩离析。中原王朝自然更易在那里扎根立足。尤其是在东西汉时期,对西域就有了全面征服,并长期驻军经营。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不过,虽说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军事开支大于东北,但他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是由于蒙古高原上下游牧势力的频繁冲击,导致西北边防军事开支居高不下,加之连年战火,极大消耗了国力。这也是中原王朝在后期难以对西域彻底征服的主因之一。

四. 文化传播的东西差异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文化传播往往是文明交流的先锋。在古代中原王朝对西域和东北地区的经营过程中,也深深映射出两个方向文化渗透程度的差异。

西域,作为中西文明交汇的纽带,从古至今就扮演着重要的文化传播角色。公元前7世纪,佛教就由印度传入西域各地,汉唐时期更是风靡一时,深深影响着当地的民风民俗。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龟兹国了。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当时也是佛教在西域传播的中心。印度高僧玄奘,就曾在龟兹国住了数年,亲历见闻当地的佛教盛况。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详细记录道:"僧徒之众,粗五千人,凡有三所大寺……皆雕镂彩绘,玲珑剔蕖。"

正是在这里,玄奘遇到了研习佛法的契机,为后来的取经之路铺平了道路。龟兹之外,另一重要佛教中心疏勒,也曾被他盛赞为"佛法之盛,蔚为大都会"。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除了龟兹疏勒等地,整个西域沿线都遍布着各种佛教遗迹。不仅有近百座石窟寺,如克孜尔、焉耆、吐峪沟等,还有许多古刹石经和大型石刻群。譬如北庭大云寺遗址、拜城大佛寺遗址等等。

佛教文化在西域遍地开花,足见这条文化传播之路有多顺畅。随着经文、造像的流传,中原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向西传播。使得这片地区呈现出独特的文化交融景象。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而东北地区则大为不同。受地理隔阂的影响,中原文化在这里的传播程度有限。

东北原本就是渺无人烟之地,当地居民主要是满族、蒙族等游牧民族。他们延续着自己的萨满文化传统,与中原文化存在明显隔阂。譬如说,东北地区虽然在汉代就有了城市,但形制多为方形、直角,而非中原城市的圆形遗制。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就连是在佛教方面,东北地区也远不如西域那般风光。虽然有大云寺等遗址,但规模和数量无法与西域媲美。直到元代统治之时,藏传佛教才在这片地区生根发芽。

《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征服西域诸国之后,至于蒙哥汗时,佛法大兴……而颇多西藏僧尼於是东来云集。"那时的蒙古可谓是佛教中心地带,遗留下了众多藏传佛教遗迹。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然而,藏传佛教在中原地区却远不如印度佛教那般流行。尽管元代是全盛时期,但藏传佛教主要传播区域仍集中在西北,如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元朝皇室将其奉为国教,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种文化传播的差异,实在令人深思。究其根源,当然离不开地理因素的影响,但更关键的是当时中原王朝的战略选择不同。只有将西域视为前锋地带,文化交流才得以顺利展开。而东北地区则长期被边缘化, 文化传播自然无法如火如荼。

西域比东北重要?还是东北太过强大?为什么古代很少经营东北?

五. 王朝更迭的纷争不断

西北与东北,一直是中原王朝兴衰更替的主战场。无论哪个朝代,在这两个地区的争夺都异常激烈,纷争此起彼伏。

西北方向,由于骠骑利马、气候干燥等优势,向来是诸多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区。一旦某一游牧联盟力量强大,就有可能乘虚而入,打垮中原王朝。

比如说,北魏时期就曾爆发过这样的战争。当时,宇文阆氏鲜卑族凭借强大的骑兵力量,从平城起兵,仅数载便攻陷关中,建立了北魏政权。其后又在宇文护领导下,消灭北燕,一统中原。

而在北魏孤陋入主之前,北燕国就已是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割据政权。它原为宛人在北中平原一带所建立,对中原王朝构成了极大威胁。

尽管北魏最终征服了北燕,但仅过了一个多世纪,便被柔然等西北游牧民族所灭。这些游牧联盟先后建立了西魏、北周等短命政权,与东魏朝廷对峙多年。双方在长城沿线反复征伐,战火浩劫不曾停歇。

直至隋朝出现,这股来自西北的冲击才算是被暂时压制下去。但仅过了几十年,唐朝便从长安城起家,与之前王朝有着明显的地缘关系。如此反复,几乎成为了一种规律。

除了来自西北的威胁,东北方向的动荡同样剧烈无比。这片地区自古就聚集着强悍的游牧民族,随时都可能发起骚乱。

尤其是辽阳一带,更是动荡的中心地带。这里曾经是室韦、拓跋鲜卑等游牧部落的根据地,与中原王朝争夺已久。其后又成为契丹人的大本营,他们一度称雄于东北,并两次攻陷中原,分别建立了远播和辽朝政权。

女真人虽起步较晚,但很快便取而代之,建立了宏大的金朝。他们不仅一统了东北,还曾一度控制了整个华北平原,使得南宋王朝陷入了四面受敌的困境。

可见,无论是西北方向,还是东北地区,对于统一中原而言,都是重中之重。许多朝代无法巩固根基,往往就是缘于无力同时平定这两个地区的阙火。换而言之,谁若能将这两大战场牢牢掌控,基本就等于拥有了占领中原的门路。

正是由于地缘关系的特殊性,这两大区域一直是王朝更替的决定性因素。而无论哪个朝代,对于西北与东北的重视态度也大有差异,充分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