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记者卧底麦当劳,大跌眼镜!过期食材换标签继续售卖、内部标准成一纸空文……

作者:话匣子FM

对于不少人来说

麦当劳既方便又美味

是想要快速用餐时的不二之选

但是麦当劳的品质

真能让消费者

吃得安心吗?

记者卧底麦当劳,大跌眼镜!过期食材换标签继续售卖、内部标准成一纸空文……

近日,记者先后卧底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和麦当劳济南大学餐厅,发现两家餐厅均存在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偷工减料等问题。

记者卧底麦当劳,大跌眼镜!过期食材换标签继续售卖、内部标准成一纸空文……

过期食材换标签续命

冷冻面包、半成品肉饼都是制作汉堡的必需品。通常情况下,这些经过冷冻处理的食材都需要提前解冻,由员工从冻库取出食材后,就需要贴上时间条,标注解冻时间、可用时间和到期时间,等到食材到期后,需要丢弃处理。然而遇到食材到期时,这两家店,无论是经理,还是员工都会选择篡改时间而不是将食材废弃。

记者卧底麦当劳,大跌眼镜!过期食材换标签继续售卖、内部标准成一纸空文……
记者卧底麦当劳,大跌眼镜!过期食材换标签继续售卖、内部标准成一纸空文……

记者在卧底时发现,当他发现制作汉堡的面包过期,并报告给后厨老员工后,对方非但没有处理掉食材,反而警告记者:“别吱声,你只管做单,时间条的问题,不用管。”随后,他将面包包装袋上的时间条剪掉,并重新更换了一张。就这样,本来在前一天晚上就要处理掉的食材,延长到了第二天下午2点。

记者卧底麦当劳,大跌眼镜!过期食材换标签继续售卖、内部标准成一纸空文……

类似的情况在另一家店也有发生,门店经理甚至直接参与其中,篡改到期食材的时间条。

记者卧底麦当劳,大跌眼镜!过期食材换标签继续售卖、内部标准成一纸空文……

内部标准做给“内部”看

除了使用到期食材制作汉堡之外,不少员工和经理在执行“第二保存期”等内部标准时,常常大打折扣。

按照相关标准规定,已经炸制过的油炸食品理应放入保温柜,如果在20分钟仍未出售后,需要废弃处理。但是记者发现,保温柜虽然每天在用,但是从来没用过计时功能。餐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领导检查的时候才开,日常我们都不开,到时间后‘滴滴滴’响,烦人。”

记者卧底麦当劳,大跌眼镜!过期食材换标签继续售卖、内部标准成一纸空文……

更过分的是,不仅鸡腿是提前炸制的,汉堡也是事先制作的,如果员工错误预估销量,就会导致做好的汉堡迟迟卖不出去。而为了顺利售出,老板通常会指挥员工更换包装袋,再重新给片吉士,换个面包底盖后,就出餐给客人。

定时洗手、更换抹布……同样也是重要的内部标准之一,但是在麦当劳后厨,计时表盘成了摆设,至于定时洗手、更换抹布,只会在遇到检查时员工才会认真执行。

炸油用到超标,汉堡用料减量

众所周知,烹炸油若用于反复炸制食物,会产生有害物质。大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明确规定,食用油的极性组分数值超过27,就不能再继续使用。而且大部分餐品都要经过炸制的麦当劳,对这一数值有更为严格的要求。麦当劳对员工的培训课程中提到,在每天滤油之前,员工需要对炸油进行检测,极性组分数值超过24,就要更换炸油。

记者卧底麦当劳,大跌眼镜!过期食材换标签继续售卖、内部标准成一纸空文……

然而在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后厨的炸区,油槽内的油已经变成了墨色,而且过滤后颜色仍然没有什么直观的改变。就算如此,值班经理在检测极性组分数值后,并没有要求更换。而当记者质疑为何不换油时,有员工解释称,可能是因为周六、日没有人检查,先用着。

记者随后偷偷取样并检测发现,该样品的极性组分数值为26.6。这意味着,这槽油不仅已超过麦当劳规定的更换标准,且只差0.4就超过国标废弃标准,然而它仍然在被使用。

此外,偷工减料的情况也存在在两家门店中。例如,需要8个鸡蛋,但只要求用7个,员工称:“炒熟了也看不出来。”菜单上要求20mL的酱料,员工只用10mL,甚至特意准备了10毫升的酱枪。

事实上,麦当劳的安全问题

不是第一次进入大众视线

早在2012年央视的“3·15”晚会中,就点名了麦当劳三里屯餐厅存在过期食品翻新再售等违规操作。2021年10月,博主暗访麦当劳又发现,餐厅存在生菜发黑仍然使用,随意更换食材标签等食品安全问题。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麦当劳对出库、解冻食材的数量以及备餐的数量有明确的规定。麦当劳员工称,这些用量数据,是麦当劳根据统计数据分析而来。那么,为何会出现食材频频过期的情况呢?

一位老员工告诉记者,其实是因为员工的“不规范”出库,导致食材无法在过期前出售,而门店经理为了减少出库量和售卖量的差异,避免被上级领导责骂,所以默许这种修改标签的行为发生,本应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两者,最终形成了“共谋”。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这是餐饮企业不顾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要求,盲目降低成本,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结果,“监管部门应把屡教不改的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一旦查出违法违规行为,就要从严从重处理。以前的处罚没有起到震慑作用,违法成本太低了,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新京报等

编辑:王哲嫣

责任编辑:陈敏

记者卧底麦当劳,大跌眼镜!过期食材换标签继续售卖、内部标准成一纸空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