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天,如何理解“不立危墙之下”

作者:掌上沂源

今天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自然灾害共造成9544.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3400亿元。今年“五一”假期,广东梅大高速塌方造成48人死亡,恒山景区落石造成1死5伤,河南大学大礼堂毁于大火。

形形色色的灾害随时可能发生,防灾减灾“重于泰山”,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不断提升防灾避险能力。

今天,如何理解“不立危墙之下”

哪怕没有亲身经历特大灾害,《唐山大地震》《2012》《后天》等灾难片的“末世场景”也会让我们战栗。在地动山摇、滔天巨浪、熊熊烈火面前,生命始终是渺小和脆弱的。

中国自古就有“灾难类型多、分布地域广、灾后损失重”的灾害特点。在古代,一场“大灾”足以撼动王朝。如《阳武县志》记载,明末“瘟疫大作,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加剧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崩溃。

灾害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包括地震、台风、洪涝等不可抗的自然灾害,也包括失火、污染等多重因素引起的复合灾害。灾害无论大小,落到个人身上都是难以逾越的大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是家庭与社会不可挽回之殇。

今天,如何理解“不立危墙之下”

地震后破碎的道路 图源|地球杂志

除了对生命和财产的“直接威胁”,灾害也会对心理和精神造成伤害。

一项针对地震的社会调查显示,灾难心理具有长期效应,灾民恐惧心理长期难以消除,难以重建积极的生活态度,甚至发展出创伤后应激障碍,形成“灾民意识”。一瞬的灾难,可能要用一生去治愈。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灾害比以往都变得更加复杂。

一份联合国报告指出,受人类活动影响,到2030年,全球平均每天将发生1.5起灾害。干旱、洪水和极端天气所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将更加频繁。

与此同时,一批新型灾害“异军突起”。如日本核废水排海、美国生物实验乱象等不负责任行为,更是为人类社会发展“埋雷”。

此外,还有“玛雅末日预言”之类的谣言灾害,带来的恐慌与伤害也不可小觑。

如今AI等一众前沿技术被应用于地质、气象等灾害预测,相较以往能够更早、更准确、更全面预警灾害,但要做到“百分百”显然无法实现。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不立危墙之下”。

今天,如何理解“不立危墙之下”

图源 | pixabay

相较于灾害的不可控,因忽视危险、缺少必备素养而错失救援良机更让人痛心。以往为鉴,在面对灾害时,应当警惕以下三种心理。

首先是“破窗效应”导致的掉以轻心。

据“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300起事故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换言之,在灾害实际发生前我们总会有预防的机会,特别是对人为灾害更是如此。但“破窗效应”却会麻痹人们的警惕心理,从个体到群体,都将“大害”当“小害”,把“小害”当“无害”,终酿“大灾”,引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悲剧。

以2021年某地的厂房大火为例,在大火发生前,受灾企业就被多次处罚、责令整改。但数次的“小火”始终没有引起企业重视,最终酿成大祸。

今天,如何理解“不立危墙之下”

其次是“旁观者效应”下的漠不关心。

灾难面前没有旁观者,每一个人都是“局中人”,面对远处灾难和身边不幸,应当报以同情、施以援手、引以为戒,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尤其是要抵制近两年出现的灾难“娱乐化”乱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视灾情为“流量密码”,将抢险救灾当儿戏,摆拍短视频,造梗、玩段子、恶意解读,成为灾后舆情的帮凶。这不仅不利于救灾和灾后生活生产秩序的恢复,一定程度上也会让人忽视防灾减灾的必要性,还可能对受灾者造成二次伤害。

再就是“灰犀牛还远,黑天鹅不来”的侥幸之心。

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反复提及却难以被重视的潜在危险,常被称为“灰犀牛”事件。这类危机看似“远离生活”,无数人将“犀牛”当成“蜗牛”,但其一旦“狂奔”起来便会避无可避。

“几十年一遇”的大暴雪、“百年难遇”的大旱、“千年不遇”的暴雨等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灾害,常被称为“黑天鹅”事件。这类灾害看似偶然,但从防灾避灾的角度出发,却不能掉以轻心。

无论是面对“灰犀牛”还是“黑天鹅”,我们都应该坚持底线思维,莫存侥幸心理。

今天,如何理解“不立危墙之下”

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 图源|中国应急管理

在《世界史纲》结尾处,威尔斯写下“人类历史越来越演变为教育和灾难之间的竞赛”,道出了“人类史”的本质,即用毅力、智慧和勇气对抗灾害的“奋斗史”。

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和灾害斗争。防灾减灾,是一条漫长的赛道,需要我们久久为功。

不想“警报长鸣”,就要“警钟常鸣”。

多年以来,灾害教育、灾害研究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为应对未来灾害,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娃娃抓起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如今,很多中小学、社区抓住防灾减灾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节点,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及防汛防灾应急演练等,上好灾害教育“关键一课”。未来,还要确保进一步“常态化”,让灾害教育成为“常课”而非“补课”。

今天,如何理解“不立危墙之下”

学生在学习救援皮划艇的使用 图源|新华网

不断学习,进化“反脆弱”能力。

历经种种灾害考验,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而是不断学习,以坚强的意志和团结的力量,战胜灾害,让自己更为强大,进化出“反脆弱”能力。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灾害中,我们能否从容应对,正取决于这种在困境中发展的能力。不要“谈灾色变”,而要有心理准备及能力储备,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比如平时可以到灾难体验馆、安全体验馆等“灾难模拟场所”学习,掌握灾害知识、避险常识,提升安全意识。

今天,如何理解“不立危墙之下”

图源|齐鲁晚报

从源头抓起,莫让灾害“从1变N”。

众多事故灾害无不表明,大祸起于“掉以轻心”,起于“心存侥幸”,起于“放你一马”,比如频发的火灾、比如屡见不鲜的工程事故等,莫不与源头“松劲”有关,源头“不紧”,后续往往失控。这启示我们,在防灾减灾一事上,每一关都要落实责任,“抓早抓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时,防患于未然。

从更大范围来说,全球非传统安全挑战日益严峻,在重大问题治理上,没有一个国家是孤岛。我们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守望相助,携手应对直接灾害,化解各类次生灾害,让“从0到1”的灾难不再“从1变N”。

尊重生命、敬畏自然,防灾减灾,重于泰山。衷心希望天灾人祸不再“连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