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如何了解“不立危牆之下”

作者:掌上沂源

今天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着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

有關資料顯示,2023年全國自然災害共造成9544.4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超3400億元。今年“五一”假期,廣東梅大高速塌方造成48人死亡,恒山景區落石造成1死5傷,河南大學大禮堂毀于大火。

形形色色的災害随時可能發生,防災減災“重于泰山”,無論是社會還是個人,都必須時刻繃緊安全弦,不斷提升防災避險能力。

今天,如何了解“不立危牆之下”

哪怕沒有親身經曆特大災害,《唐山大地震》《2012》《後天》等災難片的“末世場景”也會讓我們戰栗。在地動山搖、滔天巨浪、熊熊烈火面前,生命始終是渺小和脆弱的。

中國自古就有“災難類型多、分布地域廣、災後損失重”的災害特點。在古代,一場“大災”足以撼動王朝。如《陽武縣志》記載,明末“瘟疫大作,死者十九,滅絕者無數”,加劇了區域經濟和社會的崩潰。

災害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僅包括地震、台風、洪澇等不可抗的自然災害,也包括失火、污染等多重因素引起的複合災害。災害無論大小,落到個人身上都是難以逾越的大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是家庭與社會不可挽回之殇。

今天,如何了解“不立危牆之下”

地震後破碎的道路 圖源|地球雜志

除了對生命和财産的“直接威脅”,災害也會對心理和精神造成傷害。

一項針對地震的社會調查顯示,災難心理具有長期效應,災民恐懼心理長期難以消除,難以重建積極的生活态度,甚至發展出創傷後應激障礙,形成“災民意識”。一瞬的災難,可能要用一生去治愈。

然而,随着人類活動的增加,災害比以往都變得更加複雜。

一份聯合國報告指出,受人類活動影響,到2030年,全球平均每天将發生1.5起災害。幹旱、洪水和極端天氣所導緻的災難性事件将更加頻繁。

與此同時,一批新型災害“異軍突起”。如日本核廢水排海、美國生物實驗亂象等不負責任行為,更是為人類社會發展“埋雷”。

此外,還有“瑪雅末日預言”之類的謠言災害,帶來的恐慌與傷害也不可小觑。

如今AI等一衆前沿技術被應用于地質、氣象等災害預測,相較以往能夠更早、更準确、更全面預警災害,但要做到“百分百”顯然無法實作。我們能做的,更多的是“不立危牆之下”。

今天,如何了解“不立危牆之下”

圖源 | pixabay

相較于災害的不可控,因忽視危險、缺少必備素養而錯失救援良機更讓人痛心。以往為鑒,在面對災害時,應當警惕以下三種心理。

首先是“破窗效應”導緻的掉以輕心。

據“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背後,必然有29起輕微事故,300起事故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換言之,在災害實際發生前我們總會有預防的機會,特别是對人為災害更是如此。但“破窗效應”卻會麻痹人們的警惕心理,從個體到群體,都将“大害”當“小害”,把“小害”當“無害”,終釀“大災”,引發“千裡之堤,潰于蟻穴”的悲劇。

以2021年某地的廠房大火為例,在大火發生前,受災企業就被多次處罰、責令整改。但數次的“小火”始終沒有引起企業重視,最終釀成大禍。

今天,如何了解“不立危牆之下”

其次是“旁觀者效應”下的漠不關心。

災難面前沒有旁觀者,每一個人都是“局中人”,面對遠處災難和身邊不幸,應當報以同情、施以援手、引以為戒,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尤其是要抵制近兩年出現的災難“娛樂化”亂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視災情為“流量密碼”,将搶險救災當兒戲,擺拍短視訊,造梗、玩段子、惡意解讀,成為災後輿情的幫兇。這不僅不利于救災和災後生活生産秩序的恢複,一定程度上也會讓人忽視防災減災的必要性,還可能對受災者造成二次傷害。

再就是“灰犀牛還遠,黑天鵝不來”的僥幸之心。

全球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等反複提及卻難以被重視的潛在危險,常被稱為“灰犀牛”事件。這類危機看似“遠離生活”,無數人将“犀牛”當成“蝸牛”,但其一旦“狂奔”起來便會避無可避。

“幾十年一遇”的大暴雪、“百年難遇”的大旱、“千年不遇”的暴雨等小機率而影響巨大的災害,常被稱為“黑天鵝”事件。這類災害看似偶然,但從防災避災的角度出發,卻不能掉以輕心。

無論是面對“灰犀牛”還是“黑天鵝”,我們都應該堅持底線思維,莫存僥幸心理。

今天,如何了解“不立危牆之下”

超強台風防範和特大洪澇災害聯合救援演習 圖源|中國應急管理

在《世界史綱》結尾處,威爾斯寫下“人類曆史越來越演變為教育和災難之間的競賽”,道出了“人類史”的本質,即用毅力、智慧和勇氣對抗災害的“奮鬥史”。

直到今天,我們仍在和災害鬥争。防災減災,是一條漫長的賽道,需要我們久久為功。

不想“警報長鳴”,就要“警鐘常鳴”。

多年以來,災害教育、災害研究的重要性被廣泛認識。為應對未來災害,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娃娃抓起已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計劃”指出,教育是減輕災害計劃的中心,知識是減輕災害成敗的關鍵。如今,很多中國小、社群抓住防災減災日、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等節點,開展防災減災教育及防汛防災應急演練等,上好災害教育“關鍵一課”。未來,還要確定進一步“常态化”,讓災害教育成為“常課”而非“補課”。

今天,如何了解“不立危牆之下”

學生在學習救援皮劃艇的使用 圖源|新華網

不斷學習,進化“反脆弱”能力。

曆經種種災害考驗,中國人民沒有被打倒,而是不斷學習,以堅強的意志和團結的力量,戰勝災害,讓自己更為強大,進化出“反脆弱”能力。

在充滿不确定性的災害中,我們能否從容應對,正取決于這種在困境中發展的能力。不要“談災色變”,而要有心理準備及能力儲備,盡量避免或減少災害損失。比如平時可以到災難體驗館、安全體驗館等“災難模拟場所”學習,掌握災害知識、避險常識,提升安全意識。

今天,如何了解“不立危牆之下”

圖源|齊魯晚報

從源頭抓起,莫讓災害“從1變N”。

衆多事故災害無不表明,大禍起于“掉以輕心”,起于“心存僥幸”,起于“放你一馬”,比如頻發的火災、比如屢見不鮮的工程事故等,莫不與源頭“松勁”有關,源頭“不緊”,後續往往失控。這啟示我們,在防災減災一事上,每一關都要落實責任,“抓早抓小”,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之時,防患于未然。

從更大範圍來說,全球非傳統安全挑戰日益嚴峻,在重大問題治理上,沒有一個國家是孤島。我們需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守望相助,攜手應對直接災害,化解各類次生災害,讓“從0到1”的災難不再“從1變N”。

尊重生命、敬畏自然,防災減災,重于泰山。衷心希望天災人禍不再“連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