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作者: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含经堂 张宝成绘

含经堂

位于圆明三园的长春园中心地带

是园内最大的园林建筑风景群

始建于乾隆十年

乾隆皇帝为归政后颐养天年而建

殿前矗立着四座高大的蒙古包

你知道它们有着怎样的来历嘛?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含经堂

清代宫苑里的蒙古包

是当时清宫与蒙古诸部宗教

政治及文化交流的载体

主要供设宴和接见外藩使用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清 《苑西凯宴图》局部

张廷彦 周鲲合绘

乾隆十八年(1753年)

葡萄牙使臣巴哲格到北京,乾隆帝在长春园含经堂宫门广场“亲御帐殿,优以宴赏。”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有“梅花式蒙古包即在含经堂前殿院内搭盖”的记录,可见在含经堂南广场还曾搭建过梅花式蒙古包,其作用主要供乾隆皇帝修行和供佛使用。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山高水长

山高水长

作为蒙古贵族朝觐皇帝的重要场所

是园内另一处搭建蒙古包的地方

每年元宵节

此地举行规模宏大的武帐宴

皇室成员与蒙古王公欣赏烟火戏

还会举行摔跤 较射等具有游牧特色的活动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山高水长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山高水长盛时元宵火戏平面图

《燕京岁时记》

记载:“自(正月)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十九日谓之筵九。每至筵九,皇上幸西厂子小金殿筵宴,看玩艺贯跤。蒙古王公请安告归。”

《理藩院则例》

详细描述了山高水长武帐宴的具体活动:正月十四、十五二日,皇帝驾山高水长,看放烟火。由院先期将应行入座衔名,并蒙古善扑人入扑具奏。届期,带领年班朝觐,暨住京外边行走之内外扎萨克汗、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等,暨回子伯克、呼图克图、喇嘛等,各携坐褥,由西南门入至药栏内,会同侍卫处,按内外王公大臣品级,以次列坐。内扎萨克列于南,外扎萨克、回子伯克列于北。公主子孙、姻亲台吉、协理台吉在药栏外南边树林内,按班排坐。呼图克图、喇嘛等俱在南边蒙古包内坐。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圆明园里的蒙古包,有着怎样的来历?

每逢春日踏青之时

含经堂的牡丹 芍药陆续盛开

山高水长绿草茵茵

再看到这位矗立的“远方客人”

就不会陌生了吧~

[摄影]

任 翾

李 存

刘 梦 星

丁 帮 学

[编辑]

赵 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