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作者:看福清

一首蒜岭诗,千年古驿道

踱步至蒜岭古驿道

仿佛打开了穿越古今的大门

从时光长河中走出来的

深邃的青石板路,沧桑的古墙垣

幽静的校园,南洋式的红砖楼

......

它们一并穿越时光

矗立在蒜岭村的悠悠古韵

与朗朗新风中

一同诉说着蒜岭人思乡的忧愁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侨史百余载 代代出侨贤"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福清市新厝镇蒜岭村坐落于海拔191.6米高的玉屏山麓,位于福清和莆田两市交界处,是福清市著名侨村。据前年数据统计,蒜岭村的常住人口约1700人,而远赴海外的蒜岭乡亲约有1.6万人。在蒜岭村的发展历程中,华侨华人群体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翻开蒜岭华侨史,是一幅幅历史苍烟的画卷。据可考的历史,蒜岭人旅居海外已有100多年。从清朝末年开始,蒜岭村就有大量村民出国谋生,当时又称为“走番”,多是到东南亚等地谋生。

而如今,蒜岭人的足迹早已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传承着祖辈敢闯敢拼的血脉基因,义无反顾地前往远方开拓创新。他们当中不乏许多传奇杰出人物,例如海内外架桥人陈金煌、大慈善家陈德发、商界奇才陈子兴以及陈德森、陈子煌、陈明光等侨贤,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异国他乡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华侨企业家。

为家乡发展慷慨解囊、多次带领子孙后辈回到家乡......虽远离故土,但乡情难舍,蒜岭华侨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家乡的眷恋以及热心公益的情怀,将反哺家乡的精神代代传承,成就了一段段佳话。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蒜岭侨贤捐建的学校和办公楼

勇立潮头,靠的是满腔热情;竞逐风流,则更多源自流淌于血液深处的家国情怀。许许多多的蒜岭侨贤在走出国门的同时,始终心系家乡,怀着一颗爱国爱家之心,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欲变桑梓貌 栽培桃李花"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航拍蒜岭幼儿园和灯光球场

“侨资侨力对家乡的影响就像空气一样,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是大多数蒜岭人的心声。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自记事起,许多关于“侨”的记忆片段就在脑海里深深刻印,挥之不去。

学校、村委大楼、村路、球场、剧院......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在蒜岭村看到华侨乡亲们助力家乡建设的痕迹。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蒜岭幼儿园(左上)、蒜岭侨兴中学(右上)

和蒜岭小学(下)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蒜岭侨兴中学、蒜岭小学和蒜岭幼儿园,均是由蒜岭村华侨捐资修建而成。他们在教育贫瘠的年代,担负起浸润桃李的重任,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蒜岭人。

在蒜岭幼儿园左侧,一栋富有年代感的建筑便是建于1983年的华侨影剧院。其面积1180平方米,拥有1357个座位,为当时的蒜岭人民打开了一扇文化之窗。影院旁的文化中心大楼和灯光球场同样也是蒜岭侨贤们留给家乡人民的礼物。灯光球场设座位千余个,主席台顶翘角重檐,镌刻在文化中心门庭碑上的诗句“欲变桑梓貌,栽培桃李花,区区寸草心,同振我中华”充分表现了海外侨胞热爱桑梓的拳拳赤子之心。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华侨影剧院(上)和灯光球场(下)

现今,蒜岭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还将村部旧小学改造成华侨记忆馆,记载着蒜岭华侨华人的血泪史、奋斗史和慈善史,沉淀了百年来海外游子在异国他乡百转千回的历史记忆。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古驿道留住别样乡愁"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家有多远,乡愁就有多浓

在漫长的岁月更迭中

蒜岭村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无论怎么改变

这里依然处处散发着乡愁的味道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蒜岭古驿道是这个村子连通外界的最早见证者。这里是福莆岭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莆田上通省城福州,下达泉州、厦门的通道。重要的地理位置,使这条原本由商贾行旅走出来的羊肠小道,逐步发展为门庭若市的官道和邮道,更是学子进京赶考,金榜驰报的必经之路。

千百年来,蒜岭村古驿道记录着人们的生活轨迹,游子从这里离家,也从这里归家,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藏着故事,镌刻着游子生生不息的故园情怀,在岁岁年年的迎来送往中,带来了繁荣与发展。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近年来,为更好地留住乡愁,蒜岭村打造特色古街、古驿道,让这条沉睡千年的古驿道“重放异彩”,也是蒜岭村在打造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徜徉这条古街,眼前浮现的,都是挖掘清理出的老物件:驿道拴马石、石敢当、元宝石、染布坊压布石、陈氏家庙残碑……目睹这些老物件,不禁让人感慨岁月匆匆。

古韵侨村 | 蒜岭村:千年古道留遗迹,侨情侨韵尚犹存

位于古驿道北头的武当别院,也留下了蒜岭华侨们热心公益的事迹。武当别院竣工于明天启五年,中途几经兴废,自1980年开始,印尼华侨及港胞同仁陆续捐资修缮,焕然一新。

走过千年风霜岁月的蒜岭古驿道和武当别院,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古老建筑,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们作为侨村故事的历史载体,为侨村留住了别样乡愁,体现了蒜岭村社会文化变迁的脉搏,也连结着海内外蒜岭人的异国同乡情。

古街古物勾连古今

令蒜岭游子乡愁可寄

岁月如丝,乡情依旧

流年种下的乡愁痕迹

将化成永恒的记忆

鼓舞着蒜岭人继续前行

via福清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