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作者:看福清

一首蒜嶺詩,千年古驿道

踱步至蒜嶺古驿道

仿佛打開了穿越古今的大門

從時光長河中走出來的

深邃的青石闆路,滄桑的古牆垣

幽靜的校園,南洋式的紅磚樓

......

它們一并穿越時光

矗立在蒜嶺村的悠悠古韻

與朗朗新風中

一同訴說着蒜嶺人思鄉的憂愁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僑史百餘載 代代出僑賢"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福清市新厝鎮蒜嶺村坐落于海拔191.6米高的玉屏山麓,位于福清和莆田兩市交界處,是福清市著名僑村。據前年資料統計,蒜嶺村的常住人口約1700人,而遠赴海外的蒜嶺鄉親約有1.6萬人。在蒜嶺村的發展曆程中,華僑華人群體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翻開蒜嶺華僑史,是一幅幅曆史蒼煙的畫卷。據可考的曆史,蒜嶺人旅居海外已有100多年。從清朝末年開始,蒜嶺村就有大量村民出國謀生,當時又稱為“走番”,多是到東南亞等地謀生。

而如今,蒜嶺人的足迹早已遍布世界各地,他們傳承着祖輩敢闖敢拼的血脈基因,義無反顧地前往遠方開拓創新。他們當中不乏許多傳奇傑出人物,例如海内外架橋人陳金煌、大慈善家陳德發、商界奇才陳子興以及陳德森、陳子煌、陳明光等僑賢,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異國他鄉闖出了一片天地,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華僑企業家。

為家鄉發展慷慨解囊、多次帶領子孫後輩回到家鄉......雖遠離故土,但鄉情難舍,蒜嶺華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對家鄉的眷戀以及熱心公益的情懷,将反哺家鄉的精神代代傳承,成就了一段段佳話。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蒜嶺僑賢捐建的學校和辦公樓

勇立潮頭,靠的是滿腔熱情;競逐風流,則更多源自流淌于血液深處的家國情懷。許許多多的蒜嶺僑賢在走出國門的同時,始終心系家鄉,懷着一顆愛國愛家之心,為祖國和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

"欲變桑梓貌 栽培桃李花"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航拍蒜嶺幼稚園和燈光球場

“僑資僑力對家鄉的影響就像空氣一樣,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這是大多數蒜嶺人的心聲。生活在這裡的村民自記事起,許多關于“僑”的記憶片段就在腦海裡深深刻印,揮之不去。

學校、村委大樓、村路、球場、劇院......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在蒜嶺村看到華僑鄉親們助力家鄉建設的痕迹。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蒜嶺幼稚園(左上)、蒜嶺僑興中學(右上)

和蒜嶺國小(下)

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的蒜嶺僑興中學、蒜嶺國小和蒜嶺幼稚園,均是由蒜嶺村華僑捐資修建而成。他們在教育貧瘠的年代,擔負起浸潤桃李的重任,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蒜嶺人。

在蒜嶺幼稚園左側,一棟富有年代感的建築便是建于1983年的華僑影劇院。其面積1180平方米,擁有1357個座位,為當時的蒜嶺人民打開了一扇文化之窗。影院旁的文化中心大樓和燈光球場同樣也是蒜嶺僑賢們留給家鄉人民的禮物。燈光球場設座位千餘個,主席台頂翹角重檐,镌刻在文化中心門庭碑上的詩句“欲變桑梓貌,栽培桃李花,區區寸草心,同振我中華”充分表現了海外僑胞熱愛桑梓的拳拳赤子之心。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華僑影劇院(上)和燈光球場(下)

現今,蒜嶺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還将村部舊國小改造成華僑記憶館,記載着蒜嶺華僑華人的血淚史、奮鬥史和慈善史,沉澱了百年來海外遊子在異國他鄉百轉千回的曆史記憶。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古驿道留住别樣鄉愁"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家有多遠,鄉愁就有多濃

在漫長的歲月更疊中

蒜嶺村雖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無論怎麼改變

這裡依然處處散發着鄉愁的味道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蒜嶺古驿道是這個村子連通外界的最早見證者。這裡是福莆嶺古驿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莆田上通省城福州,下達泉州、廈門的通道。重要的地理位置,使這條原本由商賈行旅走出來的羊腸小道,逐漸發展為門庭若市的官道和郵道,更是學子進京趕考,金榜馳報的必經之路。

千百年來,蒜嶺村古驿道記錄着人們的生活軌迹,遊子從這裡離家,也從這裡歸家,這裡的每一塊石頭都藏着故事,镌刻着遊子生生不息的故園情懷,在歲歲年年的迎來送往中,帶來了繁榮與發展。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近年來,為更好地留住鄉愁,蒜嶺村打造特色古街、古驿道,讓這條沉睡千年的古驿道“重放異彩”,也是蒜嶺村在打造新農村建設中的一個縮影。

徜徉這條古街,眼前浮現的,都是挖掘清理出的老物件:驿道拴馬石、石敢當、元寶石、染布坊壓布石、陳氏家廟殘碑……目睹這些老物件,不禁讓人感慨歲月匆匆。

古韻僑村 | 蒜嶺村:千年古道留遺迹,僑情僑韻尚猶存

位于古驿道北頭的武當别院,也留下了蒜嶺華僑們熱心公益的事迹。武當别院竣工于明天啟五年,中途幾經興廢,自1980年開始,印尼華僑及港胞同仁陸續捐資修繕,煥然一新。

走過千年風霜歲月的蒜嶺古驿道和武當别院,不僅僅隻是冰冷的古老建築,更大的意義在于它們作為僑村故事的曆史載體,為僑村留住了别樣鄉愁,展現了蒜嶺村社會文化變遷的脈搏,也連結着海内外蒜嶺人的異國同鄉情。

古街古物勾連古今

令蒜嶺遊子鄉愁可寄

歲月如絲,鄉情依舊

流年種下的鄉愁痕迹

将化成永恒的記憶

鼓舞着蒜嶺人繼續前行

via福清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