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积极培育与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作者: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积极培育与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编者按: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强调推动大陆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本刊特别组织专题,约请相关专业人士围绕财富管理领域如何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行探讨和交流。

作者|方培雷 董希淼「方培雷为温州银行监事长,董希淼为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提要:

  • 当下,党中央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适应全球经济金融竞争的需要,更是大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将其概括为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中国金融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下,党中央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五维度”阐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不仅是适应全球经济金融竞争的需要,更是大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尤其是金融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在应对全球金融竞争中,大陆不仅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的建设,还要促进理念、价值观、行为规范等金融“软实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对金融文化研究不够深入,对金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重视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行业出现一些风险和问题,如金融乱象和金融腐败等问题。可以说,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更是推动大陆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

总体来看,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五个维度既有观念理念方面的原则要求、也有实践执行层面的具体要求。如诚实守信、以义取利侧重在理念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形成正确的经营观、价值观;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则侧重在执行层面指导金融机构如何落实。同时,这五个维度又是有机统一的,如义与利并不矛盾,二者相互成就、有机统一,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回顾中西方的金融历史可以发现,西方金融的逻辑是价值交换和资源配置;而大陆古代金融遵循的是诚信让利。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调诚实守信,就是要求金融领域要积极践行“契约精神”,通过法治和德治共同提升中国金融的“软实力”。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早在2000多年前,荀子在《荀子·荣辱篇》中便指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近年来,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减费让利等措施让利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同时,金融机构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可得性持续提升。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调以义取利,就是要求金融机构要顺应大陆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更好地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中华传统商业文化特别强调稳健经营,“将本求利”是古代钱庄票号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事准则,与当前金融行业重视风险防范、坚持稳健发展的做法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时刻把防控风险摆在突出位置,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调稳健审慎,就是要求金融领域要尊重规模,该稳的要稳,该进的要进,既要稳健发展、又要防范风险,把握好金融工作的节奏和力度。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针对金融领域存在的资金层层嵌套、各类“伪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调守正创新,一方面,要求金融领域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守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源;另一方面,要求金融领域要结合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断创新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刚刚过去的2023年,金融反腐依然呈高压态势,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不完全统计,2023年金融领域至少有101名管理人员被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进一步重申,要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调依法合规,一方面要求监管部门严格执法、敢于亮剑、提高违法成本,维护好金融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要知敬畏、守底线,只有依法合规才能行稳致远。

“三方面”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将为中国金融行业注入传承传统、积极向上的文化基因,能更好地提升大陆金融“软实力”,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具体来说,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五个维度都将对金融机构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以“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为例。一直以来,经营利润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考核指标,今后,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义利并举,更加注重发挥功能性作用,在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中创造价值和利润,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也意味着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业务结构、考核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机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金融文化与金融监管,一个侧重德治和自律,一个侧重法治和他律,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监管层正积极引导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参与者主动投入到金融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中来,通过自律来潜移默化地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营造良好的金融文化环境,扎实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金融业特别是金融机构可从三个方面培育与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以此作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动力。

首先,在观念理念上,金融机构要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以义取利,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营利性放在第二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自身价值,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获得合理回报。

其次,在业务发展上,金融机构要紧跟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积极布局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同时,要做好风险防控,妥处存量、严防增量,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最后,在考核机制上,金融机构要以服务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需求为绩效指挥棒,不断优化考核标准,有效引导从业者“急企业之所急、想投资者之所想”,提升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适配度,以优质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责任编辑:吕晶晶)

积极培育与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