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共读《资治通鉴》:敢斩汉使的大宛,如何被汉朝收服的?

作者:明月共读书

一个小国,凭借一己之力让汉武帝震怒两次,成功引起了这位大汉皇帝的注意。最终汉武帝发动全国,大军浩浩荡荡奔赴万li之外征讨它,得胜后,一众小国赶着来长安朝觐汉武帝,大汉国威又一次达到高峰。

这个小国就是大宛,事因宝马起,将军李广利也得以登上历史舞台,本篇解读该战始末。

共读《资治通鉴》:敢斩汉使的大宛,如何被汉朝收服的?

大宛国位于距汉朝一万余里的西北,此地产有宝马。汉使臣说“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大宛的宝马藏在贰师城中,根本不肯献给我们。

汉武帝一听,就派人带上黄金千斤和一匹金马前去大宛,希望能够与对方交换。从这里能够看出来,汉武帝对于万li之外的大宛,态度是客客气气,秉持公平交易的原则,从未想过要将其纳入版图,只要能够友好合作就可以。

可是大宛是怎么做的呢?他们认为汉朝距离自己路途遥远,不可能派大军前来,也就奈何不了他。因此,面对带着黄金和金马的汉使,依然是强硬的拒绝。

汉使恼羞成怒,当场破口大骂,用锤子打破金马后扬长而去。

共读《资治通鉴》:敢斩汉使的大宛,如何被汉朝收服的?

这下,大宛贵族生气了,他们说“汉使至轻我!”也就是汉朝的使者竟敢如此轻慢我们!于是大宛就把汉使驱赶出去。若仅是驱逐出境也就罢了,他们还让驻守东部边境的郁成王带兵杀死汉使,把汉使带来的财物据为己有。

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听了勃然大怒,此为一怒:弹丸之国竟敢如此对我大汉!虽说事情由宝马而起,但此时已经不是马的事儿了!杀我使者,大汉颜面何在?汉武帝当即决定发兵攻打大宛,正是“虽远必诛”。

可派多少兵力合适呢?曾去过大宛的使者姚定汉上奏道,大宛军事力量薄弱,只需三千人马,谈笑间即可破敌。

原来这个任务这么简单吗?酷爱收服边关小国的汉武帝动心了。既然如此,何不借此机会,让李夫人的娘家兄弟带兵前去呢?赢了之后还能顺理成章地封他为侯。

共读《资治通鉴》:敢斩汉使的大宛,如何被汉朝收服的?

于是,李夫人的娘家哥哥李广利上线,率骑兵六千及各郡青年数万人前去攻打大宛。因此行是为去贰师城夺取宝马,所以李广利号称贰师将军。

可是,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李广利走到大宛边上的郁成时,全军就只剩下数千人了。而且全军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攻打郁成,却被郁成王打败,伤亡惨重。

眼看人马只剩十分之一二,李广利撤回到敦煌后,上书汉武帝,表明了自己想要暂且罢兵的想法。

汉武帝看见这封奏疏,又是勃然大怒,此为二怒:岂有此理!竟敢说出退兵的话!他迅速派使臣到玉门阻拦,下令道“军有敢入者辄斩之!”

谁敢退回玉门关,格杀勿论!李广利无奈,只能屯兵敦煌。

当时与匈奴对战的赵破奴全军覆没,朝中大臣都认为打大宛并非迫在眉睫,应该集中兵力对付匈奴。

共读《资治通鉴》:敢斩汉使的大宛,如何被汉朝收服的?

汉武帝不同意。他认为既已出兵,若是连大宛这样小的国家都征服不了的话,其他小国就会在心里看不起汉朝。到时候,别说大宛的宝马得不到,其他国家纷纷耻笑汉使,那么大汉更是无法立足。

不得不说,汉武帝看的是虚名,可这虚名不重要吗?若无威名在外,不就人人皆可来分一杯羹了?

于是,堪称汉武帝年间范围最广的征兵开始了,一年时间派到敦煌增援贰师将军的人多达六万人,这还不算那些私自前去的人,还有数以万计的牛、马、驴、骆驼,声势浩大,《资治通鉴》上说“天下骚动”,全国都受到了此战的影响。

考虑到大宛水源来自城外,城内无取水之井,汉武帝还派了水利工匠前去,为的是把大宛的水源引到别处:城池断水,看他还如何抗衡。

既然是为了要好马,汉武帝还不忘派懂马的人随军,以便到时候攻破大宛后选取良马。

在巨大的人力物力加持下,有了强大的国家后盾保障,李广利军队所到之处,西域众多小国都出城迎接,主动为汉军提供粮食。到了轮台,轮台国闭门不从,汉军攻城后在城内进行了一场大屠杀。自此,汉军一路未受到一丝阻拦,直抵大宛城下,到达时军中共有三万人。

可见,历史的游戏,从来都是实力说话。

共读《资治通鉴》:敢斩汉使的大宛,如何被汉朝收服的?

李广利先断了大宛的水源,又把大宛城团团围住,猛攻40多天。不仅城中居民焦躁不安,大宛贵族更是心急如焚,贵族们聚集起来密谋杀掉大宛国王毋寡,再献上宝马,以此来请求汉军解围。

历史总是相似的,在攻打闽越、卫氏chao鲜时,他们的大王也都想殊死抵抗,可是背后的贵族集团不干。大王为了国家为了自己而战,可对于贵族来说,无非是换个大王而已,何必非得赔上身家性命呢?

他们带着大宛王的脑袋来找李广利谈判,承诺不仅提供好马,还提供粮食。李广利一听,既然目的已经达到,若是继续攻城,也没有更大的好处,况且若是他国援军到了,还不知会有何变数。于是,就接受了大宛求和的请求。

汉军选好马匹之后,又扶持对汉朝态度友好的大宛贵族昧蔡当上大宛国王,与之订立盟约后,李广利班师回朝。

公元前101年春天,李广利回到长安。沿途经过的小国知道大宛被汉朝攻破,都派贵族子弟跟随军队到长安向汉朝进贡,拜见汉武帝。一时间,汉武帝志得意满。

共读《资治通鉴》:敢斩汉使的大宛,如何被汉朝收服的?

一向出手大方的汉武帝,给那些自愿随军的人超出自己希望的官职,《资治通鉴》上说“奋行者官过其望”;因犯罪被强迫出征的人,一律免罪;被封赏的多达一千多人,每名士卒都得到了价值四万钱的物品。

这场战争的长远影响则是,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兵力可达,且实力可惧,内心十分震恐,再无之前对汉使不恭敬的情形,汉使得以更顺利地完成使命。

从此,从敦煌向西,一直到盐泽,多地都建起了驿亭,轮台、渠犁等地也都有数百名汉朝的屯田士兵,还设置了使者、校尉对驻地士兵进行领护,所产供应出使外国的使团。

此战因贰师将军李广利初次作战,事实上汉武帝发挥了更大的领导作用。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动员全国,在大臣反对的情况下力主对战,甚至能想到让水利工匠和懂马匹的人都随军出动,可见汉武帝的确考虑周全。

实力是汉朝对外的底气,可在那样闭塞的情况下,像大宛自认为天高皇帝远,居然能不知好歹地斩杀汉使。汉武帝果断选择亮剑,亮出自己的实力,由此,西域各国态度转变,证明汉武帝的决策是正确的。

图片来源网络。#以书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