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掘影视“老井”需要哪些工具?

作者:陕西网

主持人:

李 彬 当代陕西杂志社记者

嘉 宾:

石香莉 陕西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

孟瑶月 西安电影制片厂总经理

张忠华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导演

田 波 陕西青年电影人委员会主任、电影《柳青》导演

白志强 第七届陕西省电影家协会理事会理事、西影青年导演

张 珂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师、《我和我的祖国》《金刚川》《革命者》编剧

近年来,在电影方面,陕西接连捧回多个国际、国内大奖的奖杯;在电视剧方面,陕西电视剧产量名列全国第五,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量占全国29%。

对于有的省份来讲,这样的成绩单已经足够满足,但经历过影视陕军高光时刻的陕西影视人,难免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情愫在心中。

自带深厚底蕴,坐拥丰富影视题材、人才以及相关要素等“富矿”,影视陕军新生代是否能更好地接过接力棒?陕西应如何更好地盘活利用影视资源?

成熟的行业人才、浓郁的文化氛围是珍稀的吸引力

文化产业以人才为基础,影视领域更是如此,产业要走向成熟,需要有高效运转的链条作为支撑,产业链是各种手艺人的聚集而成,人才在哪里,产业就在哪里。

孟瑶月:高度集中的文化属性行业,市场经济发展深入后,影视行业也在改革。任何行业,优秀人才和资源都会更集中。影视行业也一样,就像20世纪80年代优秀人才向西影集中,后来随着市场发展逐渐向北上广深集中。近些年也在变化,随着西影提出振兴西部影视的战略,再加上我们持续打造的西影园区以及各项支持人才发展和影视主业发展的项目,如“西影·春光青年电影展”、“西影青年导演支持计划”等,越来越多的青年影视人才逐渐向西影集中。我们签约的青年导演会时不时聚集在西影园区,集中讨论、交流、创作,还会带来更多的同行一起来。这些都可能带来更好的创意、项目以及更多的人才,为西部影视振兴起到重要作用。

再掘影视“老井”需要哪些工具?

在西安举行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艺术节现场

田波:我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北京发展,现在定居于被称为“文化硅谷”的宋庄。大部分文艺资源都集中在北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拥有最为集中的文化产业和艺术机构,北京的确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滋养艺术家的土壤和生态。除去其他城市无可匹敌的资源优势不谈,浓郁的文化氛围其实才是更加珍稀的吸引力。

张珂:田波住在宋庄,白志强搬到了燕郊,而我至今还属于没有扎下根的“北漂”,我们时常会聚到田波老大哥的家里去吃羊肉,之前开玩笑说,我们这些所谓的影视陕军新生代至今没有打进北京六环,但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我们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而“西望长安”的追梦人。这种不定期的他乡相聚,让我们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影视圈是个人抬人的行业,我们相互引荐业内朋友,对接资源,互相督促、探讨创作……让过去单打独斗的我们,找到了一丝抱团取暖的感觉。

张忠华:我也经历过去北京拉投资的阶段,回忆起来依旧很痛苦,越做越不开心的经历,让我决定回到陕西自己创业,很幸运的是,我成立公司投拍的第一部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获奖后,就被很多投资方看到,现在我平均每周都要见两组投资人,所以所谓电影的融资环境就是个悖论,我相信只要沉下心做事,终究会把外面的资金吸引到陕西来。

白志强:对于影视陕军新生代组团东征这样的说法,我其实不敢认同,因为相比于之前的陕西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集体创作高峰来讲,我们现在人还是太少,作品也不够,只希望能快速涌现出更多的陕西籍新生代导演,我们能拍出更有高度、深度的好电影来,这样才能真正把“影视陕军”这个招牌的接力棒接好拿稳。

寻求质与量、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虽然一部电影的成功并不能以票房作为唯一依据,但它是衡量大众喜爱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对电影从业者的肯定和继续创作新电影的本钱。曾经让陕西人无比自豪的影视业,太久没有票房过亿的电影,可能是很多陕西人心中的结。“有高原,无高峰”“叫好不叫座”,也是多位专家对西部影视现状发出的感叹。

白志强:我们曾用“震耳欲聋很难,但回响仍在发生”来形容《拨浪鼓咚咚响》在院线遇冷的处境,但我们始终相信,院线的5万多名观众是影片的第一批“敲鼓人”,将会使鼓声传得更远。的确,这样的票房成绩难免让人沮丧,只是确实也希望票房可以再涨一些,至少让宣发方可以尽量回本,让他们有机会再去支持下一个“拨浪鼓”。

再掘影视“老井”需要哪些工具?

居民观看露天电影

我想引用我的师父、也是这部电影的监制芦苇老师的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当下中国电影宏大的叙述和过度的商业片泛滥已经成灾了,但是真正的中国的生活在银幕上是缺位的。

凭借“要命的真实”、对社会话题的探讨及人文关怀,这部一度因为缺资金而差点停摆的影片,虽然经常被定义为小众文艺片,但是在我眼里它其实才是真正的大众电影,因为视角对准大众,同时也为大众而拍,希望大众观看继而影响大众。

田波:人追剧,资本也“追剧”。回看我们这几位导演的作品不难发现,基本都走的现实主义、小成本纯素人的路子,而这些体裁本身就不太具备商业性的特质,是资本不愿意沾染的小众题材。在这样的环境下拍这样的电影,受到商业化电影市场对我们的残酷洗礼,与其说是“遭遇”,不如说是“选择”。但它是我们的一个美学追求和创作信仰。

就像哲学著作永远不如口水书畅销,要拍历史使命的东西,越深越不叫座。我们的创作征服了评委,却没有征服观众。当前的票房市场上,基本只开一朵商业片的花。我们期待百花齐放的赛道改革,在全国建立艺术院线,让用心创作的艺术成分大过商业性的电影也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石香莉:目前,陕西电影正处在扩大优势、攻坚克难的突破发展期,面对社会效益突出但经济效益欠佳、中小成本电影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以新主流大片为代表的头部影片创作乏力、电影创作生产实力强劲但在投融资及发行放映等环节存在短板不足的发展现状,我们将主动对接财政、金融等部门单位适度调整产业政策,从发挥西影龙头企业作用、优化电影奖补项目设置、完善电影全产业链支持措施等方面优化陕西电影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推动陕西电影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明晰、彰显陕西电影行业的特色优势,构建陕西电影积极融入全国电影产业大循环的相关机制,为中国电影发展作出陕西应有贡献。

孟瑶月:省委宣传部大力支持精品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也有专项扶持资金。但对于现在动辄过亿的项目来说,确实是锦上添花,更多是一种鼓励与肯定。还是需要我们陕西的影视公司和创作人员去充分提升项目的品质、市场性等,从而获得更多市场上的资金和支持。

传承西部影视先行者的艺术精神

西部电影曾经为中国影坛创造出许多经典之作,其丰富的文化底色、多元化的空间呈现和现实性的美学表达备受行业瞩目。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理论概念,应该说,西部电影是一种连绵不绝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不断演进的电影艺术思潮。

石香莉:20世纪80年代的西部电影奠定了陕西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近年来,陕西主投电影三分之一以上都是严肃的现实主义题材,关注基层、注重艺术品格与文化品格的塑造,“小而美”成为近年来陕西电影创作的一大特色。

孟瑶月:“影视陕军”和“西部电影”的辉煌历史,是我们陕西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也让我们对重振“西部影视”辉煌的目标有信心,有信念。市场也对我们陕西和西影能出品精品项目有一定的信心。

但过往的辉煌同时也容易产生包袱,很多陕西青年导演普遍起点比较高,都选择对标经典西部影片,过于注重艺术性,可能就会在市场性上相对弱一些。曾经影视陕军的作品表现出了不同生命对生活的力量感,而现在很多海外归来的年轻导演,可能对传统文化、对生活的质感了解和理解不够,作品更多是强调自我的表达,难以真正与观众共情。我们期待青年导演能跳出个人视角,深入生活,用心体验和感悟生活,从而更加理解生活的质感,再将其投射到作品中,让作品内核更贴近生活,也更有时代性。

田波:我不仅崇敬这片土地上伟大的艺术家们,我更想继承他们的艺术精神。柳青和路遥的文学精神和奉献精神给我很大启发,我拍电影其实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和他们形成一种精神的呼应。

新世纪陕西影视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及特征,就是“影视陕军”从“文学陕军”那里获得了很大的养分,释放出巨大的创作潜能。但要将陕西作家的作品成功推上屏幕,还有多重“鸿沟”需要跨越。

我们期待“西部影视”与“文学陕军”强强合作,建立更加顺畅的文学、影视联动合作发展机制,推动文学向影视的成果转化。推动文化产业各业态的广泛互联与深度融合,让各业态之间自由连接、共融共生,形成网状价值链生态圈。

张忠华:电影不是我的梦想,电影只是我的生活方式。我长期从事儿童电影剧本创作,并拥有稳定的儿童电影创作团队进行儿童影视实践。我们不必做电影行业的参天大树,我们就做盘绕参天大树周围之间的绿色长藤。他们能长多高,我们就能绕多高。一定会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儿童电影”这张王牌,打响“西部儿童影视”的国内知名度,与国际接轨,把冲击国际市场作为长远目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