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掘影視“老井”需要哪些工具?

作者:陝西網

主持人:

李 彬 當代陝西雜志社記者

嘉 賓:

石香莉 陝西省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

孟瑤月 西安電影制片廠總經理

張忠華 陝西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西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導演

田 波 陝西青年電影人委員會主任、電影《柳青》導演

白志強 第七屆陝西省電影家協會理事會理事、西影青年導演

張 珂 陝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教師、《我和我的祖國》《金剛川》《革命者》編劇

近年來,在電影方面,陝西接連捧回多個國際、國内大獎的獎杯;在電視劇方面,陝西電視劇産量名列全國第五,央視一套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量占全國29%。

對于有的省份來講,這樣的成績單已經足夠滿足,但經曆過影視陝軍高光時刻的陝西影視人,難免有“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情愫在心中。

自帶深厚底蘊,坐擁豐富影視題材、人才以及相關要素等“富礦”,影視陝軍新生代是否能更好地接過接力棒?陝西應如何更好地盤活利用影視資源?

成熟的行業人才、濃郁的文化氛圍是珍稀的吸引力

文化産業以人才為基礎,影視領域更是如此,産業要走向成熟,需要有高效運轉的鍊條作為支撐,産業鍊是各種手藝人的聚集而成,人才在哪裡,産業就在哪裡。

孟瑤月:高度集中的文化屬性行業,市場經濟發展深入後,影視行業也在改革。任何行業,優秀人才和資源都會更集中。影視行業也一樣,就像20世紀80年代優秀人才向西影集中,後來随着市場發展逐漸向北上廣深集中。近些年也在變化,随着西影提出振興西部影視的戰略,再加上我們持續打造的西影園區以及各項支援人才發展和影視主業發展的項目,如“西影·春光青年電影展”、“西影青年導演支援計劃”等,越來越多的青年影視人才逐漸向西影集中。我們簽約的青年導演會時不時聚集在西影園區,集中讨論、交流、創作,還會帶來更多的同行一起來。這些都可能帶來更好的創意、項目以及更多的人才,為西部影視振興起到重要作用。

再掘影視“老井”需要哪些工具?

在西安舉行的絲綢之路國際電影藝術節現場

田波:我十幾年前就開始在北京發展,現在定居于被稱為“文化矽谷”的宋莊。大部分文藝資源都集中在北京,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擁有最為集中的文化産業和藝術機構,北京的确能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滋養藝術家的土壤和生态。除去其他城市無可匹敵的資源優勢不談,濃郁的文化氛圍其實才是更加珍稀的吸引力。

張珂:田波住在宋莊,白志強搬到了燕郊,而我至今還屬于沒有紮下根的“北漂”,我們時常會聚到田波老大哥的家裡去吃羊肉,之前開玩笑說,我們這些所謂的影視陝軍新生代至今沒有打進北京六環,但依舊對未來充滿希望,因為我們都是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而“西望長安”的追夢人。這種不定期的他鄉相聚,讓我們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影視圈是個人擡人的行業,我們互相引薦業内朋友,對接資源,互相督促、探讨創作……讓過去單打獨鬥的我們,找到了一絲抱團取暖的感覺。

張忠華:我也經曆過去北京拉投資的階段,回憶起來依舊很痛苦,越做越不開心的經曆,讓我決定回到陝西自己創業,很幸運的是,我成立公司投拍的第一部電影《樹上有個好地方》獲獎後,就被很多投資方看到,現在我平均每周都要見兩組投資人,是以所謂電影的融資環境就是個悖論,我相信隻要沉下心做事,終究會把外面的資金吸引到陝西來。

白志強:對于影視陝軍新生代組團東征這樣的說法,我其實不敢認同,因為相比于之前的陝西第四代、第五代導演的集體創作高峰來講,我們現在人還是太少,作品也不夠,隻希望能快速湧現出更多的陝西籍新生代導演,我們能拍出更有高度、深度的好電影來,這樣才能真正把“影視陝軍”這個招牌的接力棒接好拿穩。

尋求質與量、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平衡

雖然一部電影的成功并不能以票房作為唯一依據,但它是衡量大衆喜愛程度的重要名額,是對電影從業者的肯定和繼續創作新電影的本錢。曾經讓陝西人無比自豪的影視業,太久沒有票房過億的電影,可能是很多陝西人心中的結。“有高原,無高峰”“叫好不叫座”,也是多位專家對西部影視現狀發出的感歎。

白志強:我們曾用“震耳欲聾很難,但回響仍在發生”來形容《撥浪鼓咚咚響》在院線遇冷的處境,但我們始終相信,院線的5萬多名觀衆是影片的第一批“敲鼓人”,将會使鼓聲傳得更遠。的确,這樣的票房成績難免讓人沮喪,隻是确實也希望票房可以再漲一些,至少讓宣發方可以盡量回本,讓他們有機會再去支援下一個“撥浪鼓”。

再掘影視“老井”需要哪些工具?

居民觀看露天電影

我想引用我的師父、也是這部電影的監制蘆葦老師的一句話來表達,就是當下中國電影宏大的叙述和過度的商業片泛濫已經成災了,但是真正的中國的生活在銀幕上是缺位的。

憑借“要命的真實”、對社會話題的探讨及人文關懷,這部一度因為缺資金而差點停擺的影片,雖然經常被定義為小衆文藝片,但是在我眼裡它其實才是真正的大衆電影,因為視角對準大衆,同時也為大衆而拍,希望大衆觀看繼而影響大衆。

田波:人追劇,資本也“追劇”。回看我們這幾位導演的作品不難發現,基本都走的現實主義、小成本純素人的路子,而這些體裁本身就不太具備商業性的特質,是資本不願意沾染的小衆題材。在這樣的環境下拍這樣的電影,受到商業化電影市場對我們的殘酷洗禮,與其說是“遭遇”,不如說是“選擇”。但它是我們的一個美學追求和創作信仰。

就像哲學著作永遠不如口水書暢銷,要拍曆史使命的東西,越深越不叫座。我們的創作征服了評委,卻沒有征服觀衆。目前的票房市場上,基本隻開一朵商業片的花。我們期待百花齊放的賽道改革,在全國建立藝術院線,讓用心創作的藝術成分大過商業性的電影也有屬于自己的舞台。

石香莉:目前,陝西電影正處在擴大優勢、攻堅克難的突破發展期,面對社會效益突出但經濟效益欠佳、中小成本電影産量位居全國前列但以新主流大片為代表的頭部影片創作乏力、電影創作生産實力強勁但在投融資及發行放映等環節存在短闆不足的發展現狀,我們将主動對接财政、金融等部門機關适度調整産業政策,從發揮西影龍頭企業作用、優化電影獎補項目設定、完善電影全産業鍊支援措施等方面優化陝西電影産業結構、完善産業鍊條,推動陝西電影高品質發展。同時,我們也将進一步明晰、彰顯陝西電影行業的特色優勢,建構陝西電影積極融入全國電影産業大循環的相關機制,為中國電影發展作出陝西應有貢獻。

孟瑤月:省委宣傳部大力支援精品項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也有專項扶持資金。但對于現在動辄過億的項目來說,确實是錦上添花,更多是一種鼓勵與肯定。還是需要我們陝西的影視公司和創作人員去充分提升項目的品質、市場性等,進而獲得更多市場上的資金和支援。

傳承西部影視先行者的藝術精神

西部電影曾經為中國影壇創造出許多經典之作,其豐富的文化底色、多元化的空間呈現和現實性的美學表達備受行業矚目。作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理論概念,應該說,西部電影是一種連綿不絕的文化現象,也是一種不斷演進的電影藝術思潮。

石香莉:20世紀80年代的西部電影奠定了陝西電影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近年來,陝西主投電影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嚴肅的現實主義題材,關注基層、注重藝術品格與文化品格的塑造,“小而美”成為近年來陝西電影創作的一大特色。

孟瑤月:“影視陝軍”和“西部電影”的輝煌曆史,是我們陝西獨一無二的資源優勢,也讓我們對重振“西部影視”輝煌的目标有信心,有信念。市場也對我們陝西和西影能出品精品項目有一定的信心。

但過往的輝煌同時也容易産生包袱,很多陝西青年導演普遍起點比較高,都選擇對标經典西部影片,過于注重藝術性,可能就會在市場性上相對弱一些。曾經影視陝軍的作品表現出了不同生命對生活的力量感,而現在很多海外歸來的年輕導演,可能對傳統文化、對生活的質感了解和了解不夠,作品更多是強調自我的表達,難以真正與觀衆共情。我們期待青年導演能跳出個人視角,深入生活,用心體驗和感悟生活,進而更加了解生活的質感,再将其投射到作品中,讓作品核心更貼近生活,也更有時代性。

田波:我不僅崇敬這片土地上偉大的藝術家們,我更想繼承他們的藝術精神。柳青和路遙的文學精神和奉獻精神給我很大啟發,我拍電影其實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和他們形成一種精神的呼應。

新世紀陝西影視複興的一個重要原因及特征,就是“影視陝軍”從“文學陝軍”那裡獲得了很大的養分,釋放出巨大的創作潛能。但要将陝西作家的作品成功推上螢幕,還有多重“鴻溝”需要跨越。

我們期待“西部影視”與“文學陝軍”強強合作,建立更加順暢的文學、影視關聯合作發展機制,推動文學向影視的成果轉化。推動文化産業各業态的廣泛互聯與深度融合,讓各業态之間自由連接配接、共融共生,形成網狀價值鍊生态圈。

張忠華:電影不是我的夢想,電影隻是我的生活方式。我長期從事兒童電影劇本創作,并擁有穩定的兒童電影創作團隊進行兒童影視實踐。我們不必做電影行業的參天大樹,我們就做盤繞參天大樹周圍之間的綠色長藤。他們能長多高,我們就能繞多高。一定會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打好“兒童電影”這張王牌,打響“西部兒童影視”的國内知名度,與國際接軌,把沖擊國際市場作為長遠目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