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作者:阿华历史说

他是一个谦逊低调的军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一手带出了800名开国将军。然而,在辉煌的军旅生涯画上句号后,这位将军却始料未及地婉拒了"元帅"的崇高军衔。对于一个贡献如此之大的英雄人物来说,这实在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他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而做出这样的选择?是谦逊有余还是另有隐情?让我们一起探寻隐藏在这位开国元勋身后的故事。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教书匠投笔从戎

山河破碎,枪炮待放,燎原狼烟笼罩大地。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列强凌辱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与屈辱。正当国人浴血奋战,誓要捍卫家园时,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年轻知识分子亦慷慨就义,放下手中皓然白卷,拾起钢铁长枪。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这个人,正是出生于山西一个书香世家的徐向前。他的父亲徐懋准,曾是清朝时期的秀才,一手教导着儿子儒家典籍。而他的母亲赵金銮,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勤劳善良,以德行对子孙潜移默化。在如此环境熏陶下,徐向前自小就养成了好学上进、谦逊有礼的优良品行。

可谓是个中门第子弟,似乎与那些征尘勋业无缘。然而,命运的挫折却一次次打击着他,最终促使他走上了革命之路。辛亥革命后,徐向前曾先后在私塾、新式学堂读书求学,但由于家境贫寒,终止就学无疾而终。为谋生计,他先在河北一家书店做过学徒,后又回乡当了一名教师。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本以为能安分守己,将那人民教育事业耕耘一番。谁知,军阀横行霸道,新思想在徐向前心中已然种下种子。不久,他就因为在学校里宣传革命思想而被开革。面对军阀的暴政,徐向前对革命的决心日益笃定。

1921年9月,年方二十的徐向前毅然投笔从戎,南下广州参加孙中山先生发起的革命武装。从这一刻起,这个曾经的教书先生彻底告别了过去温室般的生活,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却也英勇无比的革命之路。

初入伍时,徐向前的为人处世依旧保持着从前的文雅风范,甚至还有些拘谨羞怯。然而,经过战火的洗礼,他从一个腼腆的书生,逐渐成长为一位出将入相、英勇无畏的革命军人。而这一切,也要归功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24年,他被毛泽东主席相中,进入了黄埔军校就读。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黄埔一期生的成长历程

1924年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宣布成立,随即迎来一批最初的学员进入黄埔军校就读。这所军校的创办,标志着中国现代化革命军队建设的开端。徐向前,就是在这批黄埔军校一期生中脱颖而出的杰出人物之一。

入学之初,徐向前文弱的外表几乎被考官们错过。所幸最终获得了毛泽东主席的赏识,顺利入学。从此,黄埔军校成为了徐向前蜕变成长的熔炉。在这里,他不仅接受了严格的军事理论和实战训练,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周恩来等革命前辈的理想信念熏陶,从思想上获得全新的升华。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作为黄埔军校首届学生,徐向前无疑是当年最优秀的一批人。不论是军事实操还是战略战术学习,他都钻研有加,勤恳刻苦,表现卓越。临近毕业时,徐向前以优异的成绩被留任国民革命军主力部队中,首任职务是一名普通的排长。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徐向前在军校曾一度被蒋介石上下其手看重,但他最终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共产党的革命道路。1927年3月,徐向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与党团结在一起,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虽然在军校学成后他的职务并不显赫,但凭借过人的才干和智谋,徐向前很快就在随后的革命战争中展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东征陈炯明战役结束后,他以优秀指挥才能获重用,先后担任教官、参谋和团副等职务,初步锻造出领兵打仗的经验。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1930年春,徐向前随红军开赴鄂豫皖根据地,升任红一军副军长兼一师师长。次年,随着红四方面军的重组,他又进一步高升为军参谋长,与旷继勋等革命元老同袍携手,屡挫国民党军的"围剿"。

就在这一时期,徐向前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指挥天赋和才华。在他卓越的政治动员能力下,红四军的战斗力快速壮大,短时间就扩编到4万余人。而在这支部队里,日后更有800多人被授予了"开国将军"殊荣。可以说,徐向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国元勋"和"将军之父"。

从一个刚脱离学生身份的小排长,到主持大军作战的参谋长,徐向前在黄埔军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革命信念和实战经验,已然在这一时期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军事指挥能力。而这些宝贵财富,更将伴随着他继续前行,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中继续熠熠生辉。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赤色战马的创举

步入30年代,内战硝烟渐浓。在这个动荡岁月,徐向前如一匹赤色战马,英勇杀敌,为中国革命事业写下了熠熠生辉的一页。

1933年,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后,徐向前被任命为第五军团的军长。此后,他率领属下部队在鄂西、湘西、湘南一带活动,与敌对峙、周旋作战。在这一时期,徐向前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1934年初,徐向前率部勇敢冲出了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与中央红军主力胜利会师,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段艰苦跋涉中,徐向前身先士卒,率众历尽艰险。抵达陕北后,他担任了中央红军总指挥部作战室主任的重要职务。

1936年,徐向前调任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与著名的军事家陈赓等人合作,指挥着抗日前线部队作战。此时年届三十五岁的他,已然成长为一员富有阅历和声望的高级将领。

翌年,在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徐向前开始指挥山西军区前线部队,针对日伪军伪阵地实施一系列重大战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平型关战役,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环环相扣的大战。徐向前在此战役中指挥有方,运筹帷幄,最终全歼敌军四千余人,粉碎了日伪军的"蚕食"谋划。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平型关一役,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更为山西根据地的持续奋战赢得了宝贵时间和空间。从此,徐向前的统兵指挥才能更受重视,威名也在全国各地传开。随后几年,他陆续担任过第八路军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等重要职务。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内战爆发,徐向前再次奔赴前线。此时他已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战略眼光和指挥经验都达到了极高水准。当年冬,他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队取得了著名的晋冀鲁豫战役的全面胜利,歼灭了约十八万敌军,创造了国内战争歼敌最多的纪录。

为了攻克济南这个重镇,徐向前运用精湛绝伦的战术布局,利用"在外线剿歼、在内线包围"的办法,使济南坚固防御陷入孤立无援。经过艰苦周旋,最终济南城陷落,国民党军近40万人被全部歼灭。济南战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华东解放战争的形势。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凭借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卓著的军事功勋,徐向前很快就获得了中央的高度重视。1949年8月,中央决定授予他"兵团长"军衔,这在当时已是最高级别。翌年2月,中共七届七中全会上,徐向前更是高票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可以说,徐向前已然成为新中国军事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新中国军功卓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向前并未就此功成名就,反而在新的历史舞台上续写了更加灿烂的军事功勋。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前线,参战抗美援朝。作为新中国最资深的军事家之一,徐向前当仁不让,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亲率部队冲锋陷阵。

在战火硝烟中,徐向前再次展现了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凭借高超的战略决策和指挥能力,他率领的第九兵团不仅多次突破敌军重围,更在长津湖会战等重大战役中建立了骄人功勋。

1951年9月,朝鲜战场出现僵局,双方陷入了对峙僵持的局面。为突破战局,徐向前在朝鲜东部山地亲自部署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他巧妙安排边境军预先抢占要地,主力部队再有来有回地循环打击,将敌军置于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经过近一个月的艰难周旋,终于全歼了敌军一个旅团的兵力。此役不仅为后来中朝军队的反攻注入了新的动力,更树立了徐向前在新中国军人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1952年秋,毛主席亲自到朝鲜战场视察并决定实施第五次战役。在部署该战役时,他专门将徐向前从东线抽调回来,任命为第九兵团军长。随后的金化作战,徐向前又一次出谋划策,指挥有方,不仅歼灭敌军六万余人,更解救了战略要地金化地区的危局。该战役不但震惊了美军,也成为当时中朝军队对外宣传的最大胜利之一。

1953年7月,朝鲜停火协定正式签署,战火结束。彼时徐向前也已经披戴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肩章。这一军衔使他真正成为了新中国最高军事领导层的核心人物。在随后的几年,徐向前主持并领导了中国军队制度的现代化改革,开启了军队正规化、现代化的新篇章。

鉴于徐向前在抗战、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建立的卓越军功,1955年5月,毛主席亲自向他颁发"十大元帅"之一的勋衔。对于一名出身微薄的普通军人来说,这无疑是最高的荣誉和期许。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时已是53岁高龄的徐向前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他婉言谢绝了这一崇高荣誉。对于毛主席和中央的殷切期望,徐向前语重心长地解释道,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尽了最基本的义务而已。而"元帅"一衔过于高贵,他实在担当不起。同时,他还推荐了数位比自己更加资深的老将接受这一荣誉。

面对徐向前的坚持,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层只能一再劝说。最终,三年后的1958年,徐向前方才勉为其难接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的军衔。这一军衔虽显赫尊崇,却仍远远低于"元帅"之名号。

璀璨一生功名簿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徐向前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功勋卓著。从一名黄埔军校的普通学员,到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他用自己的事迹书写了一段传奇般的历史篇章。

徐向前生于1901年,出生地在山东德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祖籍河南,家境贫寒。直到19岁那年,他才借助乡亲资助进入黄埔军校读书。从此,军旅生涯拉开了序幕。

在黄埔求学期间,徐向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并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孙中山逝世后的国共内战,他毅然选择了共产党革命的道路。跟随红军转战于鄂豫皖根据地,他锻炼出了扎实的军事指挥本领。

他曾带出了800位开国将军,建国后却拒绝当元帅,这究竟是为何?

1930年,徐向前随红四方面军开赴根据地,很快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指挥天赋。在他的卓越带领下,红四军战斗力迅速壮大,部队规模膨胀至4万余人,成为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后继有800余人被授予"开国将军"称号,徐向前因此被尊称为"开国元勋"和"将军之父"。

1934年,徐向前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越过遍体鳞伤的川陕道路后,他被任命为中央红军总部作战室主任职务,指挥抗日前线作战。1936年,他调任八路军总参谋长,与陈赓等名将并肩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平型关、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都有徐向前的身影出现在指挥台上。1946年后,他更是率军打响了震惊中外的晋冀鲁豫大战役,创造了内战歼敌最多的纪录,从而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的军旅生涯又走向了新的高峰。朝鲜战争爆发,他亲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冲锋陷阵,在长津湖会战等重大战役中屡建奇功。1955年,毛主席力荐他为"十大元帅"之一,不料徐向前婉言谢绝,三年后才勉强接受"大将"军衔。

退役后,徐向前在中央军委工作多年,曾任过副主席。在这一时期,他主持完成了新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改革,为国之重器树立了卓越贡献。

一生戎马争云,功勋卓著,徐向前可谓新中国军事家的杰出代表。2000年4月,已是99岁高龄的他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勉励亲友"一切要为人民着想,时刻不要忘记党的教育"。这句嘱托,昭示了他一生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