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塞尔维亚蓝莓“卷”进中国市场,或将引发价格战,实现蓝莓自由?

作者:龙吟世界

对于追求健康生活的现代人来说,蓝莓早已不是什么陌生食材。然而,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真正尝到新鲜优质蓝莓的机会并不多见。因为长期以来,中国蓝莓市场被智利、秘鲁、美国等主要出口国垄断,价格高居不下。

但就在最近,红星新闻的一则报道引发了业内的关注——中国终于向欧洲最大的蓝莓生产国塞尔维亚敞开了国门。不出意外,新鲜塞尔维亚蓝莓很快就将现身中国市场。

塞尔维亚蓝莓“卷”进中国市场,或将引发价格战,实现蓝莓自由?

塞得手后,欲"大干一场"

对于塞尔维亚的企业和农户来说,中国市场是一块诱人的"肥肉"。因为在欧洲,塞尔维亚虽已是蓝莓产业大国,但市场基本已被其他产区瓜分完毕,想要进一步提升销量并不容易。

好在塞尔维亚的蓝莓种植已经非常现代化,生产效率和品质都很不错。全国共有2500多公顷的果园,机械化程度很高,年产量达到6500吨有余,而未来几年内有望突破万吨大关。

相比之下,目前中国的蓝莓年需求量虽然已超过6万吨,但自给率仅25%左右。这就给塞尔维亚蓝莓进军中国市场,留下了充裕的空间。

塞尔维亚蓝莓“卷”进中国市场,或将引发价格战,实现蓝莓自由?

据悉,塞尔维亚当地的一些公司和种植园,已经开始为今年的出口季做好准备。比如该国最大的水果出口商Srbovoće,正在加紧扩充产能;又如Pureberry公司创始人桑加,这位塞尔维亚人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将美国先进农业技术引入国内,已做好大干一场的准备。

本土龙头竞争加剧,抢占"C位"

塞尔维亚蓝莓入华,也意味着中国本土蓝莓市场将面临一场殊死较量。

长期以来,中国蓝莓产业一直是由少数几家龙头企业主导。比如青岛露露、中粮福海、力诺集团等,它们在种植基地选址、技术投入、市场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基本上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以露露为例,该公司目前在云南、四川等地已拥有5000余亩蓝莓种植基地,并通过旗下系列蓝莓产品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塞尔维亚蓝莓“卷”进中国市场,或将引发价格战,实现蓝莓自由?

但与此同时,大陆本土蓝莓种植企业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比如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加之规模种植技术尚待完善,大多数种植户农产品的销售还比较被动。过去一段时间,蓝莓价格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塞尔维亚已经是老牌蓝莓出口国,其产品品控质量可能更有保证,价格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因此催生了对国内龙头企业的思考:要不要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以确保未来在蓝莓这个赛道上的主导权?

塞尔维亚蓝莓“卷”进中国市场,或将引发价格战,实现蓝莓自由?

消费者最终将是最大赢家

塞尔维亚蓝莓能够入华,背后或许代表着一种信号——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优质农产品的涌入和竞争。

显而易见,随着中产阶层的持续壮大,消费升级正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因此以往那种"稀缺导致溢价"的局面,也必然会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打破。

塞尔维亚蓝莓“卷”进中国市场,或将引发价格战,实现蓝莓自由?

接下来中国蓝莓市场将出现三股力量交织在一起:一是塞尔维亚等外来"洋品种"带来的产品结构冲击;二是国内蓝莓龙头在产能扩张、品控要求等方面的自我加码;三是来自智利、秘鲁等传统出口大国的激烈还击。

任何一股力量的变动,都将引发整个产业的大震荡。竞争必将使价格回归理性区间,产品质量持续优化,供给呈现多元化格局。最终受益的,将是整个中国市场和广大消费者。

塞尔维亚蓝莓“卷”进中国市场,或将引发价格战,实现蓝莓自由?

谁都无法阻挡一个朝阳产业的发展,但如何在洗牌阶段赢得主动权并卡位领先,那是一个需要思考的命题。专家预测,未来两三年,或许就将见证中国蓝莓市场格局的彻底改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