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护士只是打针输液?这个护士节 撕掉标签

作者:锦观新闻

视频加载中...

说起护士的工作,打针、输液、发药似乎已经成为了刻板印象,而提到护士这个职业,脑海浮现的形象似乎永远都是面带微笑,身穿白衣的女孩。但实际上,这份工作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医院奔波的护士也不仅仅只有姑娘。在第113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为了撕掉固有标签,打破刻板印象,记者走访了多家医院,和不同科室、专业的护士们聊了聊他们的工作。

精神科护士

标签:每天打针、输液、发药

撕掉标签:倾听、共情才是核心

“昨天晚上睡得怎么样?”“今天怎么感觉不是很开心?”“能给我说说发生什么了吗?”5月7日,早上8点左右,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护士长李春芽正在进行着日常的查房工作。不测血压、不查脉搏、不看伤口,了解患者情况,李春芽得先从面部表情入手;不打针、不输液、不发药,在交流中找到患者的“心结”,这才是精神科护士最重要的工作。

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身医学科的走廊两侧,挂满了患者的绘画作品,走廊尽头的植物区,患者亲手栽种的植物长得郁郁葱葱。聊天、画画、散步、做手工……陪着病区的患者做这些事情,是李春芽每天的工作之一。通过各类活动放松患者情绪,医护人员也在这个过程中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这是心理治疗开展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作为精神科护士,我们很少给患者打针输液,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与患者多交流,走进他的内心,找到病症源头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倾听、共情、支持性的心理护理才是我们最核心的工作。”李春芽说,虽然听起来这些工作很轻松,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走进患者内心并不容易。

每天走进病房的瞬间,要及时捕捉患者的表情,结合患者说话的语气、行为动作判断患者的情绪。一旦发现患者情绪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干预、疏导,如果是患者和家属发生了矛盾,甚至还要涉及家属情绪的安抚,“我们最在乎的,其实是患者身体以外的需求。”

护士只是打针输液?这个护士节 撕掉标签

肛肠科护士

标签:工作只用护理病人

撕掉标签:要照顾病人,也要维持科室运转

晨间护理、输液治疗、检查术后排便情况、健康宣教……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肛肠科的住院病房中,护士魏珍珍从早上8点开始,就一直在病区来回穿梭。忙完手上的事,准备歇口气,护士台的呼叫铃又响了起来,放下刚拿起的水杯,跑向病房,水杯里的水丝毫未减。

“上可照护病人,下可通厕所下水道。”这句话已经成魏珍珍和同事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调侃。当她还是一个护理系学生时,也和很多人一样,觉得护士的工作就是打针输液。但真正站上了护士的岗位才发现,事情并没有书本中说的那么简单。

如果说护士长是科室的大管家,那么总办护士就是科室的小管家,每天的工作除了对病人进行基础性的护理以外,还要管理科室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纸巾没有了要去申领,灯泡坏了帮助联系维修,就连厕所堵住了也要帮忙疏通。身上的白衣代表着使命,赋予了力量,病房外,柔柔弱弱,拧不开水瓶的小女生,一旦回到病房,就变得“十项全能”,遇到突发情况,10斤重的心电监护仪也能提上就跑。

“不要说我了,就连我们护士长这个月都帮忙通了好几次厕所了,说简单点就是,不仅要照顾病人,还要维持整个科室的正常运转。”魏珍珍说,“我们现在是分组管理,每组护士只需要负责半条走廊的病房。尽管如此,每天每个病房来来回回十几次,步数基本也是一万步起。”

护士只是打针输液?这个护士节 撕掉标签

手术室护士

标签:给医生递钳子

撕掉标签:配合医生完成所有外科手术

即便影视剧中对手术室的护士有所刻画,大众对于手术室护士的标签总是“给医生递钳子的人”。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不止于此,“递钳子”也并非大众想象的那样简单。手术室护士既是主刀医生与麻醉医生最亲密的“战友”,也是无影灯下默默守护的“绿衣天使”。

记者了解到,手术室护士主要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构成,前者负责台上的手术配合,后者负责台下的配合。四川省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谢易霖作为器械护士,最近正在学习心脏手术的配合。

5月9日下午2点左右,谢易霖快速地扒完盒饭便匆匆往手术间赶去,为一场心脏手术开台做准备。将心脏瓣膜置换需要的测瓣器、专用持瓣杆等必备器械一一准备好后,他又忙着将可能使用到的其他器械和工具摆好。“手术中病人病情的变化会导致手术术式的改变,一台简单的手术我们一般要准备50多件器械,稍微复杂一些的手术可能会有上百件器械。”谢易霖说。

手术台上,谢易霖专注地观察着手术的状况,医生不用开口,不需抬头,一伸手,他便能准确地将需要的器械递到医生手中。“不同科室的外科医生在手术方式上会有些差异。”谢易霖告诉记者,所以在手术室里“递钳子”实际上是件“讲究事”,“在血管吻合要求极度精细的手术操作中,不同的医生会使用不同的精细持针器和血管缝线,我们也一定要递得足够精准,才不会影响手术进程。”

护士只是打针输液?这个护士节 撕掉标签

【文末彩蛋】

不仅是“现役”护士,这个护士节我们也采访到了5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大三本科同学,作为“预备役”护士,他们最近正在为专业学习而苦恼,学习摸索中也渐渐认识到今后临床护理工作可能存在的困难。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对这一职业充满信心:“护理的专业性和精准性很强,这一专业值得我迎难而上,克服所有困难。”“我有信心成为一名好护士”“即使知道自己今后可能会经历职业化的阵痛期,但我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满怀憧憬,迎难而上,面对采访镜头,他们说:“我希望成为一名老年专科护士”“我希望自己获得患者的认可”“希望未来有患者需要的地方,都有护士存在。”……

少年未来可期,南丁格尔精神代代传承。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摄影/视频 胡瑰玮 朱馨月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奕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