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物是人非!辞职9年再看如今体制内的生存状态

作者:微客财富

老李,一位曾身披警服、肩扛正义的公安战士,如今已离开他热爱的岗位九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目睹了公检法系统的变迁,看着如今的体制内生存状态,物是人非,感触颇多。

1、公职人员不愿“发声”

身份+言论=争议。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互通发达的时代,社交媒体成了大家表达心声的地方。对于公职人员来说,他们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的言论行为确实容易引发广泛关注甚至争议。即便是正义之举,大家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都不愿参和其中。

回忆起往昔岁月,那时的我们可以互相分享工作,与同事们相互调侃打趣;那时的我们敢于直面不公,对于任何不公平的事情都义愤填膺,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说真话,为正义发声。

那个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年代,似乎再也回不去了。

物是人非!辞职9年再看如今体制内的生存状态

2、形式主义愈发严重

每天各种开会,上班8小时有5小时就在做会议记录;每周各种考核、评比,若是单独考核那是一波接一波的接待,汇报;若是多人考核,直接“一锅炖”,忙的你焦头烂额,表面功夫一定要做足。

这还不算,工作情况日日报、周周报、经验总结月月报、年度述职一个都不落。

最为不切实际的管理要求之一,莫过于领导层在集体会议上提出的所谓“满意率评价”目标,要求所有工作必须实现当事人100%的满意度,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这根本就是不接地气,完全忽略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被拘留、批捕或判刑的当事人,你会因为干警的回访而对整个司法程序感到满意吗?

物是人非!辞职9年再看如今体制内的生存状态

3、选择摆烂的人越来越多

摆烂,说好听点就是躺平。

离开体制这9年,我和还在体制内的领导也交流过,听他们说现在体制内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年轻人初入职场便显得颇为“通透”,而老人则显得非常“圆滑”。

他们对待工作往往选择一种“躺平”的态度。

年轻人啥都不会,也不学,更不吃画饼那一套,干活你还得看人家心情,哄着干完搞不好还得返工;

“老人”就不用说了,啥都会,但是也仅限于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已,因为他深知,干得越多犯错的概率越多,追责的风险就越大。而且他也明白,升职加薪也并非单靠努力工作就可以的。

物是人非!辞职9年再看如今体制内的生存状态

4、同事之间互相挖坑

回想昔日,公检法的同事关系融洽,相处自在。那时,大家下班后能够毫无顾忌地聚在一起,即便是有小人在背后搬弄是非,领导们也多会“护短”,以宽容之心对待。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职场氛围已大不相同。同事间互相提防、互相警惕,尤其是在下班后的社交活动中,人们往往不敢轻易提及工作相关的话题,生怕与不熟识的同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或隔阂,以免成为下一个被举报的对象。

说了这么多,只是感慨时事过迁,物是人非,并不是想吐槽如今的体制内不好。还是想表达,无论自己身处何处,无论什么时候,真心希望体制内的机制越来越好,坚守在岗的兄弟姐妹们,发展前景更好,在自己的工作上更有价值感和归属感。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