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3

作者:老赵语文

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

(全国甲乙卷通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报告

命题新方向: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与诗教与礼制传统文化相关的社科论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自研学旅行、核心素颜等内容的三则材料构成非连续性文本,同时伴有图片,考查对文本信息的准确感知和驾驭能力。选择择题出现了流程图的形式,包含的信息要点更丰富,带有很强的综合性。 文言文阅读关注教考衔接,命题课内课外相结合,语言文字运用按九省联考题型命题,作文采用近年高频出现的读写结合形式,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引出话题,考查学生对诗意生活的思考,贴合高考命题的风向。

  命题新情境:命题注重创设个人体验类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3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先秦两汉时期,就诗礼文化中的诗教与礼制的互动关系而言,两者或离或合,大略经历了五次历史性演变。

先周时期,诗教与礼制天然遇合,生成诗礼文化的初级国家形态。诗教争礼制最初经历了从自然状态,过渡到舜以来初级国家形态的漫长历程。当原始部落社会迈进初级国家的门槛时,朴素自然的民间礼俗一变而为初级国家形态的礼制。于是,礼制建设向诗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这是帝舜发出的对子弟开展诗教的命辞。从此,诗教与礼制相结合,共同启动了诗礼文化建构的历程。

西周时代,诗教与礼制水乳交融,生成诗礼文化的高级国家形态。西周初创,即十分重视诗礼文化建设。在周太师整理规范前代已有诗作的基础上,以周公旦、成王诵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创制了大量新诗,以施于王室与公室典礼。其中,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规范,重在明等级;以“六艺”为核心的贵族教育内容,重在调人情。于是,诗教与礼制二者相互倚重,相与为用,紧密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春秋时期,诗教与礼制渐次分离,制度之教演变为文化之教。平王东迁,王室渐次衰微,原本以和合礼制为主要任务的诗教,逐渐从礼制系统中淡出。转而演变为儒、墨、名家的道德修身和言辞进身手段。此时开始盛行的歌《诗》、引《诗》以“言志”的文化活动,显示出诗教脱离典礼轨道的倾向。此时的《诗》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化的礼制,而是独立的大学文本了。诗教因西周传统礼制的变革崩坠而趋向没落,诗教对建构诗礼文化的影响力自然就减弱了。

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相互乖离,《诗》成为少数经师传习的文学文本。当时,七雄争霸,礼崩乐坏,就连儒家在传播《诗》上也有心无力,其他学派如纵横家引述《诗》句完全是出于论辩术的需要,法家则危言耸听地说如果用诗、书、礼、乐治国,“敌至面削,不至必贫”(《商君书·去强》)。秦王朝建立后,更是以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毁灭诗礼文化,《诗》既在被灭之列,诗教自然也无施展空间,这样它就从国家和民间两个领域完全退出。只能奄奄一息地苟活于少数经师之手了。

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礼文化上升为皇权制国家的政教样板。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诗教走向了它的终极形态——政教化。当时,上有官学,下有私学,形成了诗教彬彬之盛的局面,国家政教道德得到了强化。当时的学者翼奉说,《诗》和《易》《春秋》一样,“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汉书·吴奉传》)。足见《诗》和其他儒家经典一道,参与了汉代国家礼制的建设。

从诗教与礼制关系的离合与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诗》与礼共生互动的基本类型;进而从诗礼文化的起落兴衰中,既可透视出历史文化的运行与演变规律,也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提供历史借鉴。

(摘编自郝建杰《诗教与礼制的离合》,原文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尚处在原始社会的帝舜要求对子弟开展诗教,标志着诗教开始与礼制相结合。

B. 西周时代周公旦等人创制新诗用于王室和公室典礼,诗教与礼制已水乳交融。

C. 春秋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渐行渐远,秦朝时达到极点,诗教从全社会彻底消失。

D. 汉武帝时期官学、私学都重视诗教,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教走向了政教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C项,“从全社会彻底消失”错误。原文为“秦王朝建立后,更是以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毁灭诗礼文化,《诗》既在被灭之列,诗教自然也无施展空间,这样它就从国家和民间两个领域完全退出。只能奄奄一息地苟活于少数经师之手了”,并没有说彻底消失。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首段开宗明义,概括说明先秦两汉时期诗礼文化中诗教与礼制互动的总体情况。

B. 中间五段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具体论述诗教与礼制离合关系的五次历史性演变。

C. 文章末段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本文所作研究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D. 文中引述《尚书》《诗》《春秋》《商君书》《汉书》等古典文献,有力支撑了作者的观点。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文中引述《尚书》《诗》《春秋》《商君书》《汉书》等古典文献”错误。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中未引述《诗》《春秋》。原文语句“当时的学者翼奉说,《诗》和《易》《春秋》一样,‘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可能会干扰选择,需要注意。故选D。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诗教与礼制离合的五次历史性演变中,第一次是开端,经历了最漫长的过程。

B. 诗教与礼制

离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第五次完全又回到了第二次的状态。

C. 从诗教与礼制离合的不同状态来看,诗教只有与礼制相结合,才有其历史价值。

D. 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这种状态后来应该一直持续,直到清王朝灭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项,“完全又回到了第二次的状态”错误。结合“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礼文化上升为皇权制国家的政教样板”“西周时代,诗教与礼制水乳交融,生成诗礼文化的高级国家形态”分析,“完全又回到了第二次的状态”错误。

C项,“诗教只有与礼制相结合,才有其历史价值”错误。结合从诗教与礼制关系的离合与演变的历史进程分析,于文无据。

D项,“这种状态后来应该一直持续,直到清王朝灭亡”错误。结合文本倒数第二段内容分析,推断错误,于文无据。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有明显价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也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对某省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学旅行对学生影响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未达到教育目的。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且容易使学生分心。还有教师认为开展研学旅行,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用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性质、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研学旅行虽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尚无教材,缺少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研学旅行有一定随意性。调查得知,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存在如表1所示问题。

表1 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调查

存在问题

人数

百分比

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193

63.90%

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125

41.40%

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55

18.20%

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

42

13.90%

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的研学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基地的教师以当地的导游为主,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表层,教育性不够。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由于研学旅行主题较多,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知识学习、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研学旅行应把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要根据各学段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精心选择研学地点,开发特色课程,形成学段衔接紧密、主题鲜明的系列研学旅行课程。以主题活动方式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高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摘编自都琦蕾、焦芳芳《核心素养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材料二: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包括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5个要素,不同的要素对应不同的维度与关键评估点,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5个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其中,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大类,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在有盛和安全。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

(摘编自郭璇瑄、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材料三:

在“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显著的特点是一个群体的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

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现在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

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来运用,让学生在研学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主要是:(1)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确立主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2)合理规划,保证它的系统性。(3)强化管理,确保它的安全性。比如活动的方案及安全预案、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研学旅行各环节的负责人及职责,这些必须做细,确保安全。(4)自愿选择,保证它的多样性。

(摘编自《研学旅行在中国 构建新教育新生态》,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1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不等同于学校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

B.中小学已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在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随意性。

C.培养实践能力是研学旅行的目标之一,能体现研学旅行的独特价值,对这种看法某市的学生普遍认同。

D.无论是对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还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评价,必都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5.根据材料内容,依次填入下面结构图①②③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课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B.课程实施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C.课程实施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D.课程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6.材料三的三位嘉宾发言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答案】4.C 5.D

6.第一问:①甲侧重于研学旅行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②乙侧重介绍文物部门是如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模式;③丙侧重于研学旅行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

第二问:因为三位嘉宾的身份不同。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对这种看法某市的学生普遍认同”错误,根据图1研学旅行对学生影响,可知问卷调查中显示,研学旅行培养实践能力占90.1%。学生普遍认同的是研学旅行培养实践能力,而不是培养实践能力是研学旅行的目标之一,能体现研学旅行的独特价值。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①“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可知①应为“课程评价”。

②“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大类,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可知②评价的是学习的效果,应为“终结性评价”。

③“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在有盛和安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大类,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的决定”可知③评价的是教育经验,应为“形成性评价”。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第一问:

“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研学旅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种方式。可概括为:甲侧重于研学旅行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

“游三孔,知天下”“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文物部门如何吸引学生,可概括为:乙侧重介绍文物部门是如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模式。

“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研学旅行,把它作为课程的实际的操作。可概括为:丙侧重于研学旅行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

第二问:甲是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乙是某文物部门负责人,丙是某校校长可概括为:因为三位嘉宾的身份不同。

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库布齐诗篇(节选)

肖 睿

她对姐姐说,火灭了,你闻到味道了吗?这场火可真大啊,烧了一天一夜。所有的树都死了,库布齐又变成沙漠了。本来它们都和我的大腿一样粗了,可现在它们比孩子的脖子都细。树躺了一地,密密麻麻的,望不到头。沙漠都被火烧得发烫,你感觉到了吗?我知道你为什么不愿出去,我的心也在流血。为什么你还在哭?人和树一样,水分是有定数的,眼泪流干你就瞎了。我不想再进城了。

她对姐姐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不敢再信你了。你说我们一定能战胜沙漠,这十年来我就跟在你屁股后面种树,到头来才知道跟人比沙漠更吓人,就剩一场空。你的心是铁做的吗?怎么就信库布齐能变成森林?

她对姐姐说,我梦到你梦到的那棵神树了,长得好高,顶子都能伸到天上去。枝叶茂密,阳光都穿不透。坐在神树下,我梦到了你梦到的那条路,它从我眼前伸出去,一直伸到沙漠的尽头。我从没见过这么干净宽阔的大路,像一条蔚蓝色的哈达铺在大地上。我终于明白你在想什么了,只要树能活下来,人就会有路。有了路,人就不会被困在这里。

姐姐告诉她,这里原本不是沙漠。最早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海洋,各种奇怪的大鱼遨游于海的深处,有的鱼长着翅膀,有的鱼薄如纸片,还有的鱼近乎透明。她说,那海水都去哪儿了?姐姐说,最早的时候土地都连在一起。后来大地都裂开了,变成一块一块,四散而去。这里的海水就漏走了,漏到了她们脚底下,漏到了地球的那一边。

姐姐告诉她,这里变成陆地之后,到处是水草丰美的原野和参天大树环绕的沼泽。那些奇怪的鱼也都纷纷上岸,长出了四肢、皮毛和爪子,变成古书中的珍禽异兽,比如会飞的老虎、长着鬃毛的大象、会喷火的灰猴。后来人来到了库布齐,他们砍伐树林,种上庄稼。他们围捕野兽,做成肉干。大多数动物都灭绝了。

姐姐告诉她,随着人变得越来越强大,更多的人来到库布齐,他们还带来了战争。起初他们拿着铁器打,后来拿着火器打,人们一遍遍地打仗,像是永远打不完。他们来回折腾着库布齐,森林绝迹,河水干涸。这里就变成了沙漠。

姐姐就像她们生长的沙漠一样,沉默寡言地应对着各种苦痛、梦魇与闹剧,却又是沙漠最可敬的对手。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死去,一遍又一遍地重新挖下新的树坑。虽然她们长得一模一样,但库布齐的父老乡亲都说,看两人的眼神就能分出来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她对外部还有好奇,会打量那些新鲜的人和事物,会听歌,思考什么是爱。姐姐不一样,休息的时候,姐姐总是看着天空。谁要是和她说话,她就眯起眼睛轻轻地笑,表示赞同,似乎种树就是她心里的全部事情。即使流泪,姐姐也躲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像一场小雨过后的清晨,树木随风摇晃,甩掉落在枝头的雨。

最初几年,人们觉得这两个小姑娘疯了。千百年来多少老祖宗都没干成的事,她们能干成?每当她们种下的树苗整批干死的时候,人们说,从来只有沙压人,自古没有人赶沙。她听到姐姐对他们说,我宁可治沙累死,也不让沙把我吓死。

有一天,姐姐把睡梦中的她推醒,说沙尘暴来了。她披好衣服,跟着姐姐跌跌撞撞冲出家门,冲到沙地里,看到几十亩沙柳树苗七倒八歪地躺在地上,都被这场尘暴压死了。她回头想安慰姐姐,却发现身后只有滚滚沙尘遮天蔽日。她大声呼喊,可声音刚冲出嘴巴,就被狂风扯成了碎片。风暴像一只大手般拨弄着她的身体,把她往离家更远的地方推动。她摔下了沙丘,站起来发现自己的额头摔破了,并且彻底迷失了方向。

风暴停息了,她却已经走到了沙漠的腹地。那时已是深夜,她仰望星空,星辰皎洁,如同风吹走了世间一切灰尘。哭泣和奔跑耗尽了她所有力气,寒冷令她孤独无依,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摔倒在地上,昏迷过去。在梦境中,她梦到姐姐睡在一棵巨大的树下,眼角挂着和她一样的泪痕。那棵树高大粗壮,每一枚叶子都在闪闪发亮,枝条纵横交错,在空中蔓延生长,如同穹顶。她梦到姐姐心中的呼唤,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她在这奇妙的梦境中回应着姐姐的呼唤,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她说你走过三条沙沟,翻过三条沙丘,在三颗最亮的星星下面,我就躺在那里熟睡。她梦到姐姐站起来,顺着她的指示,走过三条沙沟,翻过三条沙丘。她梦到姐姐对她说,天上的星星都很亮,我找不到你说的最亮的三颗。她在梦中开始唱歌:

趁着两匹铁青马膘好

把它们安慰好再走

这辈子牧人的宿命

就是在草原上晃悠

山岩中间哺育的

苍鹰的雏鸟

到底是什么力量

让它们在草原上逗留

她说,你听到我的歌声了吗?姐姐点点头,说这首歌是我教你的。她梦到姐姐开始唱这首歌的下一段:

沼泽中生长的

美丽的莲花

到底是什么力量

让它们左右摇曳

两个少女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连广阔的沙漠和无情的北风都无法阻止这歌声流传。两个人的歌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两个人的心跳越来越响、越来越响。她睁开眼睛,看到姐姐站在自己面前,眼角挂着未干的泪痕……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库布齐火灾后,妹妹对姐姐的悲痛感同身受,决定留下来陪伴姐姐,显示出对姐姐种树治沙的理解。

B.姐姐向妹妹讲述库布齐的变迁,交代出自己种树的缘由,表达了姐姐对库布齐环境恶化的痛惜之情。

C.小说结尾部分,妹妹梦境中唱响的两首歌曲,选用草原上典型、丰富的意象,以表现草原风光的美丽。

D.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诗意,这种语言风格与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相协调,具有独特审美性质。

8. 小说两次描写了梦境中的神树,有何作用?(6分)

9. 小说从妹妹的角度讲述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7. C(“以表现草原风光的美丽”错误,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对草原的深情)

8.①梦境中的神树代表着姐妹的理想——种树成功,进而修建道路,走出沙漠困境。这是姐妹种树的动力根源。

②两次描写梦境中的神树,营造诗意的氛围,增添了小说的浪漫色彩。

③梦境与现实交织,更加凸显了姐妹战胜恶劣环境的勇气和信念。(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从妹妹这一治沙者的角度讲述故事,使读者更容易体会治沙过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让读者感同身受。

②从妹妹这一女性的视角讲述故事,使情感表达更为细腻、动人。

③从妹妹的角度看待姐姐,表现姐姐对妹妹的引领,有利于塑造姐姐坚定、勇敢、顽强的性格。

④将故事的重心从挑战自然转到探索人物的内心,表现人物面对困难的挣扎与坚守, 使故事主题深入到灵魂与精神的层面。(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3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饰,因宰予以遗孔子焉。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王曰:“何故?”对曰:“臣以其用,思其所在观之,有以知其然。”王曰:“言之。”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故臣知夫子之无用此车也。”王曰:“然则夫子何欲而可?”对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德也大矣。”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子贡对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子曰:“?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

(节选自《孔丛子·记义》)

材料二: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节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①髡(kūn):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②陈仲弓,陈蹇,字仲弓,东汉人。元方:陈纪,陈建之子。③伛:驼背。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天下诚A有欲治之B君能行其道C则夫子虽徒步D以朝E固F犹为之G何必远辱H君之重贶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窃,私下,私自,与《促织》“窥父不在,窃发盆”中的“窃”词义相同。

B.之,代词,否定句中的前置宾语,与“句读之不知”中的“之”用法不同。

C.材料一中的“二三子”,诸位,你们;材料二中“三子”意为三位先生。

D.府君,指太守,与《孔雀东南飞》“府君得闻之”中“府君”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昭王要给孔子赠送华丽的安车,宰予当面拒绝,他认为孔子以治国修身为乐,崇尚义德,清正廉洁,喜好节俭,不喜欢外观华丽之物。

B.子贡认为孔子的道德与天一样高,与海一样深,而宰予在楚昭王面前只说了孔子的一些事实,没有说尽孔子的高美,对其说法不以为然。

C.客人引用《易》中“二人”句,意在说明属下与太守应该保持同心一致,进而批评元方不应为了肯定自己父亲的人格而否定太守的决定。

D.元方因客言“何其谬也”而“故不相答”,客以“因伛为恭”为喻,说陈元方好比驼背的人直不起腰来,却假装是对人表示恭敬才弯腰一样。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

(2)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

10.CEG【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天下果真有想要太平的君主,能够推行他的学说,那么夫子即使徒步来朝见,他一定也会这样做,何必劳烦在远方的您重赏呢?

“天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是假设的句子,而“则夫子……”是说孔子的做法,二者之间断开,即C处断开;

“则夫子虽徒步以朝”,“夫子”是主语,“徒步”是状语,“朝”是谓语,后面断开,即E处断开;

“固犹为之”,省略主语夫子,“固犹”是状语,“为之”是谓语和宾语,后面G处断开;

“何必……乎”是反问句式,中间不断开。

故在CEG处断句。

11.C【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私下,私自,偷偷地。句意:私下里看他的语言不离开道。/看他的父亲不在,偷偷地打开盆子。

B.正确。否定句中的前置宾语;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夫子经过也不会看它一眼。/不懂得文句知识。

C.错误。材料中的“三子”意为三个做儿子的。句意:你们觉得宰予的话说的怎么样?/这三个做儿子的。

D.正确。句意: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太守听到这个消息。

故选C。

12.C【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进而批评元方不应为了肯定自己父亲的人格而否定太守的决定”错,原文“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是客人认为元方说的太守是明君,自己父亲是忠臣的话是假话,“否定太守的决定”说法错误。

故选C。

13.(1)语言以实在为贵,才能让人相信,舍弃了实在还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呢?

(2)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贵”,以……为贵;“信”,相信;“称”,称赞。

(2)“何”,怎么;“高明”,高尚明智;“刑”,惩罚。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派宰予到楚国出使,楚昭王把一辆装饰华美的车子,想通过宰予送给孔子。宰予说:“夫子不会要这辆车子。”楚昭王问:“什么缘故?”宰予回答说:“我凭借它的用处,考虑它放在哪里来看这件事,就知道会是这样。”楚昭王说:“请为我说说其中的道理。”宰予回答说:“自从我侍奉夫子以来,私下里看他的语言不离开道,他的行动不违背仁。他看重仁义崇尚道德,清净朴素喜欢节俭。做官有俸禄,却不积累财富。不合心意就会离开,退职也不会有可惜的想法。他的妻子不穿彩色的衣服,他的妾不穿丝绸,他的车子器物不加雕饰,马不吃粮食。他的学说能够推行就高高兴兴地治理,不能推行就欣然保护自身,这就是他能成为夫子的原因。像那些外观华丽奢靡的东西,美好而不合礼制的音乐,夫子经过也不会看它一眼,遇到了也不会听。所以我知道夫子是不会用这辆车的。”楚昭王说:“既然这样,那么夫子究竟想要什么呢?”宰予回答说:“如今天下道德败坏,夫子的志向是想要振兴道德并推行它。天下果真有想要太平的君主,能够推行他的学说,那么夫子即使徒步来朝见,他一定也会这样做,何必劳烦在远方的您重赏呢?”楚昭王说:“从今往后才了解孔子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宰予回去之后,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说:“你们觉得宰予的话说的怎么样?”子贡回答说:“宰予没有说尽夫子的美德。夫子的品德高尚可以比天,深厚可以比海。像宰予的话,只是说出了夫子做事的实际情况。”孔子说:“语言贵在实在,才能让人相信,舍弃了实在还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呢?是子贡的华丽语言比不上宰予的实在语言啊。”

材料二:

颍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的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经》上说:‘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一把钢刀,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同一个心思的话,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那么,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所以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因为驼背装做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啊。”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苏轼

胶西②高处望西川③,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④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注】①黎眉州:黎

,四川人。②胶西:指密州。③西川:四川西部,苏轼的故乡眉山和瓦屋、峨眉两山都在西川。④六一:六一居士,指欧阳修。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诗人登高远眺所见之景,“孤云落照”既是眼前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

B.颔联中诗人借助想象描写瓦屋、峨眉的景象,将内心情感融入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

C.颈联中诗人将自己与欧阳修进行比较,表达出自己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

D.前四句侧重描写景物,富画面感,后四句侧重抒发情怀,感情浓烈。前后关联密切,章法井然。

15.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C

15.①“且待渊明赋归去”借用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的典故,传达出诗人志向难酬、不满时政、思乡且欲归隐的想法,表现了作者孤独、不得志的情感;

②“共将诗酒趁流年”写出诗人想和友人在流逝的岁月中共同饮酒作诗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期待与朋友相聚的温情。

【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C.“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分析有误。颈联是说如今再无爱好人才的贤能的欧阳修了,表达出对恩师欧阳修的敬仰。故选C。

15.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炼句)的能力。

炼句是鉴赏诗歌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解释句意,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

诗歌的最后两句“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的意思是:请你暂且等着我回归家乡田园,到时我们一起趁着美好时光饮酒赋诗。

第一句诗人用到“陶渊明”的典故,借用了其作品《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一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渴望归隐。由此可知,苏轼当时不满新法,故诗人想借此表达自己壮志难酬、对当时的时政不满以及思乡归隐的想法,不难看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不得志。

第二句“共将诗酒趁流年”表现出诗人想要和友人共同饮酒作诗,这是一幅相聚的温情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秦风·无衣》中,强调在备战时刻,全城动员,从“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到“修我甲兵”,可谓是全副武装,整装待发。

(2)《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举古人之例,呼应“惟有饮者留其名”,表达诗人的忧愤不平之情。

(3)王湾羁旅漂泊,希望鸿雁传书,写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也写到了“鸿雁”,并说它与“鱼龙”一样都不能传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修我戈矛 修我矛戟 

(2)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3)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3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右玉多堡,且多是古堡。它们在右玉的土地上星罗棋布,有一座,也有一座,梅花间竹般错落有致。右玉的堡或方或圆,或空或满,有平地而起的突兀,也有跌落尘埃的怆惋,有厚实的可载史册的记忆,也有喧嚣后留下的溟蒙与空灵,看上去倒像一些“不著人间一点尘”的神仙,风姿绰约,飘飘然有出尘之表。现在右玉冬天的风是小多了,

岁月如同一把锋利的雕刀,把每一座古堡的墙垣都剥蚀出形态各异的浮雕。断壁残垣处,留有明显的夯筑层,宛如树木的年轮。墙身与墙根的土壤泯然一色,枯黄里夹一点点焦墨,像是画师随意勾勒出的枯笔。一棵落光叶子的榆树,从墙脚下面伸出,突兀地拐一个弯儿,呈九十度角向外生长。坚硬的春风缠绕在摇曳的树枝上,嗡嗡作响。一些零星的如同蛇窟一样的小洞点缀在残墙上——这是漫长的光阴烙印在右玉古堡上最明显的痕迹。

17.下列句中的“拐”与文中加点的“拐”,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用手肘把他一拐。 B.别把话说拐了。

C.一直往前走,再向右拐,就到了。 D.他走路一瘸一拐的。

【答案】C

【解析】C项和文中的“拐”都是“转弯”的意思,A项是“用臂肘碰”,B项是“错的”;D项是“跛行的”。

18.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他成长的回忆,有他梦想的舞台。

B.这是我的家乡,有花草,有大树。

C.有清新的空气、温暖的关系,是林立的高楼、疏离的关系。

D.他给花园做了规划,种玫瑰,种蔷薇。

【答案】B

【解析】B项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这里”“那里”是泛指,表明到处都有。A项表达对二者的肯定;C项是只对“这里”的肯定;D项是具体位置。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改成:“层层绿植把铺天盖地的白毛风挡在十三边长城的外面了,而我的故乡、蓝瓦白墙、鸡鸣犬吠也被密密匝匝的森林所遮掩。”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

【答案】①原句用“铺天盖地的白毛风”作主语,与前一句中的“风”保持一致,且用被动句,与后两句协调;改句以“绿植”作主语,与前句中“风”前后不一致。②原句使用两次“被遮掩”,节奏有力,句式灵动;而改句用一个“被遮掩”,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解析】比较原句与改句的区别点,从原句使用的句式和用词等进行分析。

(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运动可以分为两大类:① 。动态运动通常是指那些需要心脏泵出大量血液(与休息时的身体供血量相比)输送到工作肌肉才能维持活动的运动,比如跑步、越野滑雪和足球等。以常见的跑步运动为例,与休息时相比,跑步时心脏泵入身体的血流量可能会增加三至五倍。举重、体操或攀岩一类的静态运动则需要身体调用骨骼肌施加力量来克服阻力,比如推或拉一些大重量物体。虽然心脏也在静态活动中向骨骼肌输送了更多血液,但这类运动的重点更多放在训练肌肉移动重物的能力上。例如,为了用哑铃做弯举,肱二头肌必须足够强壮才能举起所需的重量。

而一些运动,比如划船或骑自行车, ② ,因为它们需要心脏泵出大量血液的同时,也需要大量肌肉力量来维持运动。

如果不经常运动,我们的心脏会变得僵硬,无法像以前那样泵血。而日常运动(尤其是像跑步这样的动态运动)可以 ③ 并防止僵硬。顺应性的心脏在充满血液时会扩张得更多,从而在每次心跳时泵出更多的血液。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案】①动态运动和静态运动②既是动态运动也是静态运动③保持心脏的顺应性

【解析】①根据前边标点冒号和后文“动态运动通常是指……举重、体操或攀岩一类的静态运动……”得出。②根据后文“顺应性的心脏在充满血液时会扩张得更多,从而在每次心跳时泵出更多的血液”得出。③根据后文“顺应性的心脏在充满血液时会扩张得更多,从而在每次心跳时泵出更多的血液”得出。

21.根据某心脏协会研究,当运动量超过一定标准时,心脏就会改变大小和形状,从而导致其功能发生一些变化。请根据上述材料,推断过量的动态运动和静态运动会给心脏带来什么变化。(3分)

【答案】过量的动态运动会使心脏变大(心室增大),过量的静态运动会使心壁增厚,并导致心脏功能受到损害。

【解析】动态运动会使心脏泵入的血液量增加,所以运动过量心脏就会变大(或过量动态运动要容纳和泵出更多的血液,所以心室会增大);静态运动会增加心脏的压力,所以运动过量会使心壁增厚(或心脏会因过量静态运动施加的压力增加而增厚),同时心脏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即受到损害)。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本试卷文学类文本阅一文书写了一对姐妹扎根于家乡,谱写生命诗篇的故事。从这对姐妹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在艰苦的地方、困难的时刻,越能写就波澜壮阔的诗篇。这对我们了无诗意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请以“生命的诗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

【审题提示】

本题为“引语式材料+话题”作文,材料由卷中现代文阅读Ⅱ《库布齐诗篇》的题目和主旨引申而来。本题引导考生思考生命应该有的状态。小说提示考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可以拥有诗意的人生,由此引导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谱写人生命的诗篇,这对考生有较强的价值引领,能够解决青年人的一些人生问题。写作时既可以从概念的角度谈人生诗篇的含义,又可以谈谱写生命诗篇的意义,也可以谈如何谱写生命的诗篇。值得注意的是试题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有一定的契合。

【参考立意】

①在艰苦的环境中书写生命诗篇

②用理想信念、浪漫的情怀谱写生命的诗篇

③抛开风花雪月,书写“大我”的诗意人生

④追求诗意人生,为个人(民族)发展提供动力

⑤在平淡、庸常的生活中发现诗意之美

继续阅读